• 15

PM2.5防霧霾口罩(CNS 15980) vs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 哪一個過濾效果更強?

8924132 wrote:
小弟這不就是好奇您前(恕刪)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如果你有辦法就去拿到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CNS 14776)、防塵口罩(CNS 14755)、醫療用N95口罩、N95口罩>PM2.5(2.5微米)、防霧霾口罩(CNS 15980)都遠比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來得好

1.一般民眾 戴口罩的最主要關鍵 是防止飛沫
2.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於一定要使用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
如果只是要防止飛沫 可以使用的口罩種類就變多了
1.拋棄式口罩:只要最外層是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2-1.重複可水洗防潑水布口罩(套)
2-2.重複可水洗一般布口罩(套)+裡面放一片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chih_haohung wrote: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如果你有辦法就去拿到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CNS 14776)、防塵口罩(CNS 14755)、醫療用N95口罩、N95口罩>PM2.5(2.5微米)、防霧霾口罩(CNS 15980)都遠比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來得好

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跟一般醫療用口罩主要差別在防血液滲透
帶電過濾層是一樣的東西
為什麼您認為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就比較好?

chih_haohung wrote:
1.一般民眾 戴口罩的最主要關鍵 是防止飛沫
2.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於一定要使用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
如果只是要防止飛沫 可以使用的口罩種類就變多了
1.拋棄式口罩:只要最外層是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2-1.重複可水洗防潑水布口罩(套)
2-2.重複可水洗一般布口罩(套)+裡面放一片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如果您認為不用帶電的過濾層就能有效防飛沫
那把醫療口罩拿去洗跟可重複水洗的口罩差在哪?

再來,一個老問題
您一直強調「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那要大家把一般醫療用口罩留給醫療人員做什麼?
8924132 wrote: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跟一般醫療用口罩主要差別在防血液滲透
帶電過濾層是一樣的東西
為什麼您認為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就比較好?
 
 
你確定 一般醫療用口罩(符合CNS 14774) vs 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需同時符合CNS 14774、14775、14776)
就只差在防血液滲透?

拜託你好好看看下面這一張表格吧

 
 
 
8924132 wrote:
如果您認為不用帶電的過濾層就能有效防飛沫
那把醫療口罩拿去洗跟可重複水洗的口罩差在哪?
 

靜電吸附原理是要針對乾燥的物體 針對水珠怎麼會有靜電? (你全身溼答答的狀態下 有曾被靜電電到過嗎?)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 防飛沫的效果主要是靠最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為什麼政府說針對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消毒要用乾式(電鍋乾蒸法) 不能溼式,是因為水氣會永久性破壞過濾層的靜電吸附能力啊!

靠靜電吸附原理來過濾的拋棄式的口罩 都有一個前提 有一定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某個標準的過濾能力,也就是當濕度太高的時候,過濾效果會大打折扣的! 你直接把這個拋棄式的口罩泡過水然後馬上再去測試 測試數值一定是非常難看的
 
針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無法有效過濾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因此我把它認為過濾層是可有可無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即使水洗也不會破壞它的防潑水效果的 可重複水洗的布口罩如果它不是防潑水的材質當然 主要就差在是否能防潑水(也就是有效防止飛沫)

8924132 wrote:
再來,一個老問題
您一直強調「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並無法有效過濾 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
那要大家把一般醫療用口罩留給醫療人員做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靠依附在飛沫中才能傳播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是可以有效防止飛沫的,因此它是可以對於一般民眾或是醫護人員有很大程度的保護效果的
chih_haohung wrote:
 你確定 一般醫療用口罩(符合CNS 14774) vs 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需同時符合CNS 14774、14775、14776)
就只差在防血液滲透?

拜託你好好看看下面這一張表格吧

原來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真的比較好啊

chih_haohung wrote:
靜電吸附原理是要針對乾燥的物體 針對水珠怎麼會有靜電? (你全身溼答答的狀態下 有曾被靜電電到過嗎?)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 防飛沫的效果主要是靠最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為什麼政府說針對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消毒要用乾式(電鍋乾蒸法) 不能溼式,是因為水氣會永久性破壞過濾層的靜電吸附能力啊!

靠靜電吸附原理來過濾的拋棄式的口罩 都有一個前提 有一定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某個標準的過濾能力,也就是當濕度太高的時候,過濾效果會大打折扣的! 你直接把這個拋棄式的口罩泡過水然後馬上再去測試 測試數值一定是非常難看的

針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過濾層無法有效過濾平均大小0.1微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因此我把它認為過濾層是可有可無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即使水洗也不會破壞它的防潑水效果的 可重複水洗的布口罩如果它不是防潑水的材質當然 主要就差在是否能防潑水(也就是有效防止飛沫)

既然醫療口罩外面有疏水層,裡面有吸水層
就可以避免您所說帶電過濾層的「溼答答」狀態

帶電過濾層「可有可無」的意思是
醫療口罩拿去洗也無所謂?

chih_haohung wrote:
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靠依附在飛沫中才能傳播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的外層的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是可以有效防止飛沫的,因此它是可以對於一般民眾或是醫護人員有很大程度的保護效果的

2019新型冠狀病毒可不只是透過飛沫傳染吧?
8924132 wrote:
帶電過濾層「可有可無」的意思是
醫療口罩拿去洗也無所謂?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拿去水洗 當然中間層-過濾效果(靜電吸附原理)就被破壞了(不可逆)
但我個人是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根據CNS 14774測試條件,是無法有效過濾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因此我認為即使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中間層-過濾效果(靜電吸附原理)就被破壞了(不可逆)也沒關係

因為我一直強調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最大的防護主要是在防止飛沫啊!



另外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 飛沫噴到物體表面 人的手再去摸就會變成接觸感染
只有這二種傳染途徑
chih_haohung wrote: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拿去水洗 當然中間層-過濾效果(靜電吸附原理)就被破壞了(不可逆)
但我個人是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根據CNS 14774測試條件,是無法有效過濾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因此我認為即使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中間層-過濾效果(靜電吸附原理)就被破壞了(不可逆)也沒關係

因為我一直強調 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最大的防護主要是在防止飛沫啊!



另外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 飛沫噴到物體表面 人的手再去摸就會變成接觸感染
只有這二種傳染途徑

飛沫傳染跟氣溶膠傳染的差別
chih_haohung wrote:
但我個人是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根據CNS 14774測試條件,是無法有效過濾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因此我認為即使一般醫療用口罩(CNS 14774)中間層-過濾效果(靜電吸附原理)就被破壞了(不可逆)也沒關係(恕刪)

雖是這樣, 我還是要請教您, 中間層 (靜電吸附原理), 通當這靜電是不是只有單面的? 因為我拿它吸附冰箱或輕衛生紙, 是只有其中一面才能吸咐. 但我最近網上購買的口罩, 靜電那一面向和之前的不同, 它是朝內層也就是朝向貼嘴邊的那一層, 這設計似乎不合邏輯, 這樣不就靜電容易被呼出的水氣弄濕失效? 買到問題產品嗎? 另外, 中間熔噴製程不織布是不是也具備一定的防水性呢?
soln wrote:
雖是這樣, 我還是要...(恕刪)


1 不好意思 我沒有研究耶

2 PP(聚丙烯)過濾用熔噴製程不織布的確有一定程度的疏水性,但防潑水效果遠不及PP(聚丙烯)防潑水用紡黏製程不織布
chih_haohung wrote:
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平均直徑大小為0.1微米,理論上不管是 PM2.5防霧霾口罩、防塵口罩[可以有效]、醫療用口罩(一般醫療用口罩、 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可以有效])、醫療用N95[可以有效]、N95口罩 通通都無法有效過濾。但好在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依附在飛沫/口沫內才能進行傳播,無法直接藉由空氣傳播,飛沫/口沫的直徑大小約為3-5微米,無論是哪種病毒,經由飛沫傳染的範圍大約在1公尺內,2公尺以上就幾乎沒有傳染力!
 


這一段似乎有些錯誤存在,先前有在網路上看到有關N95的介紹,提及「0.3微米」實際上是最難以過濾的顆粒,而0.1微米的顆粒雖然較小,但因粒子運動模式不同,反而是相對容易過濾的。

再麻煩樓主確認一下~~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