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請教一個小問題

健康就像保險,越早開始投資,保費越低回報越快。晚投資也不會來不及,只是回報率會越來越差。
一日二餐、吃好的肉、用好的油、斷糖、低醣、運動、泡澡、不菸不酒。以上都做到雖然麻煩,但成果會很值得。當然,最廉價的方案就是吃藥。保健食品就免了,大部分是吃心安(酸)的,把錢省下來買高品質食材還比較實際。
不喜歡一直吃西藥, 最近有人推薦可以買七葉膽茶包來泡,想試試
當然源頭還是要控制體重跟生活作息啦
去爬山、快走,把體重降下、讓心肺功能更健康
血壓自動下降

我本來都一百四十多,醫師說可吃藥可不吃
我選擇不吃(我家族遺傳高血壓)
然後開始瘋狂打高爾夫,密集時一週下場三四次甚至五次,而且不太坐高爾夫球車,所以日走一萬兩千步以上
一個多月後血壓恢復到120上下.......
但....打的太密集,雖然球技變好(八九十杆),打到手受傷....修養中,換每天5-10km跑步機
joshwang wrote:
24小時監控血壓的血壓計如何

醫院會有標準的24小時監控的血壓計,只是要付租金(健保不給付)...馬偕是2000元
joshwang wrote:
今年59,上週因暈眩(恕刪)


能飲食或運動控制就先優先
,吃藥是最後的,藥很毒的
剛進股市的萌萌噠小白,請大家多多關照。
anseltodo

藥不毒, 是反應太快會不舒服, 例如血壓一次降太多會頭痛, 血糖降太猛也會暈眩. 救急症還是需要吃藥的

2022-10-12 14:15
很多疾病都是不可逆的
不會有恢復健康的可能
像高血壓跟糖尿病都是
藥肯定就是要吃一輩子
該看醫生就去看醫生
盡早控制病情才是最重要的
自己瞎折騰只會有害無益
舒張壓怎麼量都90幾, 這已經風險很大了, 該吃藥控制了
另外, 直接找個大醫院專科醫師看一陣子, 不要再來網路上求醫了,
會來網路上問的, 基本上就是逃避心態
這裡的人多數只會告訴你減肥運動, 不用吃藥, 然後拿自身例子說得天花亂墜,
這只會讓你失去戒心, 心血管的損傷是累積出來的, 拖愈久愈不利
高血壓的成因很多, 甚至有很大部分是本態性,
而且年紀愈大, 血管狀況自然會變差, 血壓的水平會升高是正常的(但不代表你可以放任這情況)
就算是要靠長期慢性處方箋控制,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藥性適合你, 長期吃藥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該吃藥卻不吃, 才是最大的危害
achun1212 wrote:
血壓高原因很多,若是體質、代謝問題,運動飲食都沒屁用,那只能長期吃藥。
不要厭惡長期吃藥,若還能靠吃藥治療已經是很幸福了。


如果不想長期吃藥,或是吃藥效果不好,也可以自費動手術,需經過醫師評估,
各教學醫院都可實施,需自費大約台幣18萬,需住院2~3天
但是有醫院不採用此手術


以前高血壓標準是140/90
2017年之後高血壓標準是130/80

普遍的正常值大都是11X~12X / 6X~7X

當量到有15X / 9X時,不管是以前的看法還是現在的看法都已經偏高了
若還不想吃藥身體無礙,那就平時多運動控制飲食(BMI想辦法達標準)
通常BMI達標,血壓自然而然就會跟著降下來了
不過有些人BMI雖達標,但仍高血壓這種就很麻煩了(人很瘦但血壓高)

總之一切醫生說了算
好比氣球一直在充氣狀態,久了氣球就沒彈性一樣
長期血壓高會讓血管失去彈性導致硬化,
然後心血管疾病就上身了,老一輩的長輩尤其是男性,
一直糾結一吃降壓藥就得吃一輩子,且會影響性能力,
所以抗拒不吃,然後就讓血管慢慢失去彈性,硬化......
相關疾病就跟著纏身;明明乖乖服藥都能避免的........

以下是我的經驗談與您分享,但只供參考,建議您還是要跟醫師討論後再自行決定:
我是家族遺傳,母親約40歲時,就高血壓一直服降壓藥控制血壓
現在已經高齡82歲,吃藥已經40幾年,目前血壓一直控制得很好
除了失智,抽血檢查項目都沒任何紅字;
而我呢,因年輕時常熬夜,吸菸,32歲體檢時就高血壓了,那時約莫是收縮壓140幾舒張壓90幾
即使因此戒菸,開始每天規律運動跑步,跑馬拉松,血壓還是降不到標準值以下
所以我也開始服降壓藥,
隨著年齡增長,血壓值會變得更高,所以醫生也一直調整用藥,最近幾年血壓一直很穩定沒改藥
目前57歲也吃降壓藥吃了25年了,
至於男人最在意的,關於性能力,20幾年來我認為沒差,
只在最近兩年才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也可能是年齡的關係,跟長期服降壓藥有沒有關係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現在有犀x士,威x剛....也不影響我的性生活....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