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終於有人將基礎中醫精要寫成了武俠小說! (#可參考第8樓之閱讀心得#)

中醫的五行生剋,我個人剛學中醫時,就有深刻印象

十二經絡+五行生剋+六經或八綱辨證,是中醫治病及預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中醫六法及四氣五味,則是經常在生活中運用到。


氣機的升降,其實也沒這麼難理解


一臟一腑、一表一裡、一陰一陽、一升一降、一手一足

在同名經也是一樣的情形

如同樣是陽明經的胃和大腸,同為腑、同為表、同為陽經,但一則降、一為升,且一在手、一在足


同樣是太陰經的脾和肺,同為臟、同為裡、同為陰經,但一則升、一為降,且一在足、一在手

脾和胃、肺和大腸


有興趣可以到中醫世界的網站,有很多東西可看可學


http://www.relativehumanity.com.tw/chinesemedicine.htm
lls613 無私分享所研,眾人受惠,有目共睹。
Seamaster1120 求真求實精神,足為初學者之典範。

隔行如隔山,要求朝九晚五之上班族接受一全新學問(中醫),頗為困難 ! 既需要金錢,亦需要時間,其中更考驗著自已大不如前之領悟能力 !

此刻遇得此一小說問世,算是為不瞭中醫者一種較無負擔,且能認識中醫如何治證的簡捷途徑。而透過此一貼文之推薦,意外再獲同好分享了人體"氣機疏泄",與引經據典的"瀉南補北"治症機理。如此點滴累積,即可於教學相長下,幫得自己也助得他人 !

樂見此樓之拋磚引玉,以期能累積更多健康而有益眾人的內容接連呈現 !


Seamaster1120 wrote:
前幾天打球扭傷了腳...(恕刪)


自從接觸中醫知識以來
從慢慢認識經脈與草藥
進展到停止倚賴西藥
到今天終於體會了什麼是針灸療法
真是厲害 !

gmfong wrote:
自從接觸中醫知識以...(恕刪)


請問你的針是自己扎?還是找中醫?

茶醉癮 wrote:
請問你的針是自己扎...(恕刪)


巧遇丈人老鄉是退休的老中醫
知道小弟對中醫有了興趣
指點治症穴位後
要我......自行體驗 !
最近找到不錯的中醫,用辨證方法治好以往的舊疾, 真的很慶幸老祖宗留給我們這麼好的中醫。
想要找一些入門的中醫書籍,但都過於艱澀 ,感謝樓主的推薦。

akirachin wrote:
想找一些入門的中醫書籍,但都過於艱澀...(恕刪)

初探中醫時也如同 akirachin 一樣,覺得中醫書籍艱澀,甚曾趴在《黃帝內經》上睡著過。怎料遇得一小說而認識到中醫如何治症,順勢仿效作者由紫蘇葉而觸及中醫領域。

此樓貼文已見多位初觸中醫者,或開始藉整理筆記,或分享一己所學,甚或請教中醫前輩之經驗,進而分享大家,這也刺激了小弟偷懶不得,每日定抽時間吸收中醫知識,縱然僅認識一經脈穴位或一味草藥也行!

雖然透過小說學中醫並非正途,但藉由此途徑讓一般人減少對中醫之誤解與畏懼,仍是值得推薦的。(日前贈予他人此書,已得不少正面回應)

此樓雖非高深之中醫探討,卻也希望更多人能分享學習中醫的心得,好讓中醫初學者能藉此建立學習的信心!
已經下單訂購此書。 希望能此討論區,向各位請教中醫相關常識,做為保健之用。

akirachin wrote:
已經下單訂購此書。...(恕刪)

一早見到這畫面……

再見得三大網路書店皆呈出相關網頁,應該呼之欲出了!

相較前冊封面,明顯暗了些

akirachin兄看完第一冊後恰巧接上,省了等待期了!



Seamaster1120 wrote:
一早見到這畫面……...(恕刪)

博客來標示 : 購買後立刻進貨
待進了貨再出貨,應該是連假後的事了
還是先把不熟的經脈背好
下一冊就能進展得快些 !
(第一冊提到的"七日黃"真的厲害)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