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優良橄欖油 辨識DIY ! [眾網友協助更新於 1F]

台灣人的烹煮習慣, 用橄欖油真的合適嗎?

chentcj wrote:
食食課課教室 第52...(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v-2F1O1hQ


讚 我看完了 資訊很棒!!!

我會更心在第一頁! 感謝
好油能降低國人得心血管和情緒方面疾病,國人開始注意是一件好事。
不可置否,近年來台灣人因心血管疾病或憂鬱症死亡的機率很高!
好油可以可增強血管彈性,細胞膜和細胞膜和細胞和中間的介質健康不容易受傷害。
細胞健康,疾病就能減少,國外有研究拿生活習慣不好(吸毒,抽菸,酗酒,脾氣暴躁.... )的年輕人做研究好油能有好情緒。

建議從6分50秒開始看

其實"冷壓初搾"+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一定貴,並且易腐敗,所以瓶身是綠色,避免因光線或溫度破壞。
油是什麼顏色,其實是看那家農場採收時的成熟度而定!

另外,提醒大家一件事,這是我在網路看到一則很荒謬的介紹橄欖油等級的差異後,有感而發。
1. 不管任何混合比橄欖油,都是添加本質都是橄欖油,沒有什麼歐盟允許加芥花油,大豆油....
2. 最佳 -->最次等 : 冷壓初搾> 高溫加壓萃取(有利用溫度) > 溶劑萃取(這種油要食用必須再精煉,拿掉溶劑成分)。以上只是大部分製油方式,冷壓還可以再多壓幾次,後面再用溫度萃取。


小弟非專業人士,只是因為身體皮膚不好,家人又都有高血壓,心臟病問題,才去注意。





metta-sati wrote:
你的網址 前面說綠色 後面又說 黃綠色...

但我看國外138家測試 都是黃色


圖片裡, 看起來的確都是黃色的, 但有沒有發現, 有些稍微偏綠

不是那種真的很綠的顏色的啦

另外(天然)葉綠素是種不穩定的顏色, 很容易會變成很難看的顏色

消費者如果只去了解, 電視上啥啥(假)專家, 說一些表面的分辨方式, 就總是有相對的造假方式可以騙到你

消費者真正該去知道的, 那些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



舉一個簡單例子, 發煙點

一堆人在講啥extra virgin olive oil發煙點可以到攝氏200度, 所以煎煮炒炸沒問題, 真的嗎?

仔細找找網路資料, 卻是有的160度, 有的180度, 有的200度,

每個人去找資料的時候,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

實際上, 其實extra virgin來源不同, 發煙點可能就不同

發煙點, 影響因素有幾個,

1. 游離脂肪酸的量, 這就是你們所說的酸值, 而這在精製過程中會被降低, 也因此, 精製過的油, 發煙點一般都較高

2. 油脂成分中三酸甘油酯組成, 本身的穩定度, 這些煙, 是因為油脂開始裂解, 經過一連串變化產生的

3. 抗氧化劑可提升油脂穩定度, 比如維生素E的含量

因此不同的加工程序, 橄欖的品質, 新鮮度, 油脂的儲存...等等很多條件, 會去影響到發煙點

查詢到的發煙點, 可能從攝氏100-220都有可能

而這很多也只是各廠商將數據中較漂亮的抽出來亮相罷了

你實際自己使用過, 再去判斷不是比較有意義

真正好的橄欖油的確有可能發煙點較高, 因為原料新鮮, 加工嚴謹, 儲存與容器又好, 即便沒精煉, 初始游離脂肪酸就低了

當然如果偷偷稍微精煉一點點, 仍標示為virgin, 那也沒辦法啊





但我自己是反對virgin用在煎煮炒炸上的, 除非你很相信你的來源,

virgin, 未經煉油脂油脂的最大缺點, 就是很依賴原料來源(與加工), 原料差, 一堆毒素會在裡面

相反的, 它的最大優點, 就是保留原料的天然, 很多天然有益的東西不會被去除掉

拿去煎煮炒炸, 不就都不見了, 只是提供個炸油的功能, 這拿精練的橄欖油去使用, 不也一樣?


這些會不會很難懂, 其實不會, 市面上很多這種科普的書(千萬別去看啥某某權威, 某某專家寫的那種...)

例如馬鈴薯拯救了一鍋湯?, 這就是一本關於烹調的科普書籍, 這能讓你了解很多廚藝手法背後的原因

比如為什麼要加酒?


還有....PURE跟POMACE真正的問題, 並不是經過啥化學精煉甚麼的, 然後營養都沒了啥的

實際上這些都是成本

但因為橄欖油是被如紅酒(或說鮮奶)般炒作的東西

所以如果可以用virgin, 或甚至extra virgin來賣都不夠了, 幹嘛要去精製

可能就是因為來源不夠好, 所以不精製, 沒辦法吃阿....

但精製後, 不能吃嗎?見仁見智啦, 我是敢吃....

不過別再跟我說, 叫我以後都吃這種油好了.....我會怕的.....
感謝樓主用心PO文分享喔
也感謝網友幫忙資助資料

我同意沒搞懂前,話不要說得太大,我也同意,要討論也要有建設性,不要只是酸
^^
樓主寫的那篇白人黃人..., 還真的是這樣沒錯... 一定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做到最好
可惜台灣人急功好利,為了近利正義當是屁
----------------------
以健康觀點來看,初榨橄欖油能不能拿來煎炸東西我是不曉得
但是以烹調美味的觀點來看,似乎是不太適合的,因為我聽jamie oliver說過,初榨橄欖油不適合煎炸
(地中海烹調,大多是用初榨橄欖油低溫烹煮而成)

還有,精製油本身就是個差勁的東西,
http://www.ttet.com.tw/bg/quality/index.php
這篇文章,大統益公司老實的把大致製油過程公開,誠實這點我很欣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ug/16/today-life6.htm
有教授研究發現,一般的沙拉油在尚未烹調之前,因為製程需要250度高溫溶出溶劑的關係,本身即已含有反式脂肪
(若對照大統益的製油過程推論,不只沙拉油,只要是精製油都有此問題)

雖然大多數的油上面的反式脂肪都標示為0,但我是不相信了(連乳瑪琳都是0,屁!!)

但haggen dazs早期的反式脂肪都老實標出喔(最近大概也學奸巧了,統一改為0)
其實

真的希望有人推荐一下...相對可以信任的橄欖油...

同事改用"安麗"

女王用"BORGES百格仕"


....黑心商品如此多,

難不成,要自己DIY製油...真正是"冷娘卡好"...

弄個什麼部...GMP認證的人還是廠商的人??

汽車用的機油,TOTAL MC3,小弟想,私訊請進機油的人...

順便進橄欖油好了....,稱橄欖油先生,或橄欖油倉庫....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啊曜 wrote:
Costco我買的是...(恕刪)


那我周末得去Costco再看看了,不是每間Costco都會進一樣的貨,我這一帶的Costco以前是沒有寫acidity,後來就都是進olive+grape seed+canola的三合一油,我就都去別的地方買油了

但是橄欖油我從來都不拿來炒東西的,除了涼拌以外,最多就是熱的東西已經煮好了關火以後淋一些橄欖油

但通常需要加熱的我家都是用葡籽油了
然後要表示...樓主一直說外國人如何華人如何等等

難道你沒有過於激動?

只有認同膜拜你才不是酸?

很多人都說了,感激你的好心,但很多事情不是這樣網路搜尋集結就能判定

就像我之前回覆裡面已經聲明我不確定朋友說的是不是正確,只是覺得容易記住才分享

也完全沒提到我朋友是專業好嗎 ==

她家裡有橄欖園所以我個人相信她的說法,而我也早強調她只是跟我講對於沒研究的人來說很容易記住的一個方法

你卻自動幫我加油添醋扣上一大堆莫須有

你這樣的理解跟表達方式真的覺得沒有謬誤嗎

再說除非像是其他網友提供的可確定品牌或廠家可以讓網友購買時容易辨識以外

你一直強調的顏色味道或者氣味這些都得買了打開才能知道,而且不是專門有研究過的人很難使用這些方法判定
奧麗塔橄欖油 有相當多等級
在全聯或一般上架的橄欖油
上面寫"精製橄欖油"
就是已經是末端製程的了
若是初榨的 一瓶接近一千元
所以盡量不要買賣場賣的奧麗塔
因為義大利品油師推薦的奧麗塔是在賣場價上看不到的
我長年住義大利妹妹的說法

在義大利買的初榨綠色橄欖油(秋末或冬初時直接從工廠買一年份),放了一年多後也會變成接近黃色。所以我們常用顏色來判斷橄欖油是否新鮮。

義大利橄欖油比西班牙要高級,至少義大利人是這麼跟我說的。這裡基本只有初榨橄欖油和純淨橄欖油這兩種在賣"


看來台灣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油品分級,還真不知怎麼來的

義大利人都從小吃橄欖油長大,人人識貨,詐騙應該少得多也玩不起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