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

給證嚴法師的一封信--令人失望的慈濟醫生

我覺得這不是只有慈濟醫院的醫生才有的情形
應該有一些醫院的醫生也會是這樣~
每家醫院寫的理念都很遠大呀~要檢討應該是醫生吧~
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forum/discuz/archiver/?tid-40144.html

醫生的態度讓家屬跟病患的感受
這篇文章很多媽媽有回應

一個好的醫生也是會很多人去表揚他的

對照另一位同樣的婦科醫生
他的態度
讓媽媽有了相當不好的經驗
這個討論串裡我看到一堆沒知識又愛湊熱鬧好顯示自己很有正義感的____
反正現在的社會罵醫生沒醫德是很天經地義又很簡單的事,比喝水還簡單

很多人說自己也有小孩很感同身受
請你們回去"仔細"看看自己的小孩,然後拿出尺來
量量看一歲多的小朋友手指有多粗
顯微手術可以接斷指,但是也有個極限好嗎
就算是大人的手指,手指的神經血管也都已經很細了
何況是一歲多的小孩,而且還是指尖!
手術用的顯微鏡不是那種可以看到細胞的顯微鏡
說穿了就是放大倍數比較大的放大鏡
要接那麼細的神經血管,就算看得到,有沒有那麼細的針線可以縫都還是個問題
就算硬接,接回去的神經血管還有沒有用也都還是未知數
直接縫回去或者認賠殺出把斷端修平縫起來(應該就是第一個醫師講的截肢)
指尖也沒有人在對血管神經的,就算是大人也一樣,縫回去會不會長就看…看命了

再來,那些質疑為什麼找整形外科的,說什麼又不是要整形的
拜託你們,不了解又不做功課,就閉上你們的嘴可以嗎
接手指不找整形外科,不然請問你們,要找什麼科?
下次你們斷手指的時候記得說你們不要找整形外科啊

還有,那些愛講急救的,不要再亂用這兩個字了
這件事裡面根本沒有急救,指尖被切掉並不會危及生命,何以言救?
等空腹時間有什麼不對?小朋友沒辦法乖乖配合,要手術當然就是得全身麻醉
空腹時間不夠,到時候手術成功但是小朋友因為aspiration pneumonia死掉了,這樣很好嗎?
那些喊要急要快說等太久的,要不要冷靜下來想想到底是病況急,病人急,還是家屬急?
如果是我小朋友生病受傷,我也會很急,可是不代表醫護人員就得放下其他病人馬上來處理
也不代表如果沒有馬上接受治療就是被延誤就是醫療疏失
不過我想這邊很多人根本搞不懂這件事吧

至於那位小朋友的爸爸寫的文章
坦白講,當初的對話真的是這樣嗎?我想你們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
醫生講的話和家屬聽進去記得的不一樣,這種事我看多了
你們以為他會一字不漏照寫嗎?中間有沒有什麼對話沒有寫進去的?
即使他是不會亂發文亂講話的人,都一樣啦
更別提文字沒辦法完整傳達對話的語氣和情緒這件事了
光看文字就可以讓大家這麼激動,台灣人還真的是很容易被煽動耶

說到這裡,我想我一定也是要被公幹的啦
不然就是有人會說重點不是這個而是醫生的態度
隨便你們講,我不認識那個醫生,我也沒有在現場,所以我不知道他態度怎麼樣
要說我沒有同理心的也請便
我只能說很抱歉,同理心不是在網路論壇上用的,也不是拿來說嘴用的
更不是看法和你們不同就叫沒有同理心
nikkisixx wrote:
這個討論串裡我看到一...(恕刪)


唉~可以蓋摩天大樓了~
很佩服你可以寫這麼多字~
加油~不要太衝了~

ycweng wrote:
- 律師也不是酒店小姐....出來幫當事人(公司)打官司還要耐心對當事人解釋可能的法律細節跟分析官司可能走向?(訴訟策略一切交給我決定,記得付帳單跟出庭就好了....)

- 某些有心做事的部長也不是酒店小姐....出來當公僕幫人民服務還得應付部分愛秀的立委跟某些嗜血的媒體?(政策決定了就定了,大家相信我的專業,為何要開公聽會或發佈說帖?)

- 上市公司董事長也不是酒店小姐,為何每季還得開法說會去面對發問犀利尖銳的投資法人機構跟外資內資分析師?(要投資或推薦我家股票,就乖乖信任我的領導就對了,別問那麼多問題....)

- 公務員也不是酒店小姐,為何應付日復一日的枯燥重複性工作還得對洽公民眾擺出和藹的態度?(我的薪水又不會因此增加.....)

很多情況,確實換一個就算了,但有些情況如急診,一般是不能選醫師的,既然走了臨床醫生這條路,好好耐心解說也是醫、擺出不耐煩的姿態也是醫,但如果選擇後者,除了原先本來就有的一定比例真奧客外,就可能面臨"客戶"流失、還得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新"奧客"帶來的後續問題跟困擾就是了。


說的好
nikkisixx wrote:
這個討論串裡我看到一...(恕刪)


603樓的,或許你講的沒有錯!
醫生的一切作為都是專業判斷,
但是,就是缺乏同理心,同樣一件事,如果醫生能夠以比較好的口氣或說法去修飾,
那家屬也就不會那麼擔心,
我們不是專業,所以以專業著稱的醫生,更應該在醫術專業判斷外,表現出醫德的專業吧!!

現在的各行各業不是這樣嗎??
一直在說人家亂投訴或者報章亂報導,不也是同樣的意思嗎??
大家站在自己專業部分處理事情,但都忽略掉彼此間該有的關心及關懷。

現在改成 醫方-病方 辯論嗎?
還是 專業-不專業 辯論?
ycweng wrote:
這位大大,話倒也不能...(恕刪)


我了解您的意思
只是您舉的那些例子當中只有律師立基點有些雷同
其他部分都是無關生命的

我之所以會舉那樣的例子是因為
酒店小姐跟醫師
面對的是金錢商業行為跟生命的最大不同

jeffchung1220 wrote:
現在改成 醫方-病方 辯論嗎?
還是 專業-不專業 辯論?


我覺得倒像 爽不爽的辯論

病人狀況:

是橫切、斜的被切斷,沒有傷到骨頭,指甲與一小塊肉掉下來(母親說法)

手指頭斷掉(父親說法)

醫生建護處理方式:

要把小兒子的手指頭切掉(父親轉述慈濟急診部外科醫生說法)

直接把斷掉的手指頭,再鋸掉一些,讓傷口比較平整(母親轉述慈濟急診部外科醫生說法)

這有可能不能縫合(母親轉述北醫急診醫師說法)


手術縫合風險:

如果要接上去很簡單,十幾分鐘時間,但小孩子要全身麻醉,會有風險,是插管法療,萬一甦醒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將會有可能變成「吸入性肺炎」,最怕的就是引發敗血症(母親轉述慈濟整型醫師說法)

麻醉師也全部說明了有關於麻醉有可能帶來的風險,他說丹尼爾目前又有感冒,痰的情況比較嚴重,麻醉風險等級五級中,他被列為第二級(母親轉述北醫麻醉醫師說法)

畢竟,全身麻醉在一個一歲大旳孩子身上,都是有風險的(母親的說法)

麻醉師告訴我們全身麻醉的風險,而我也十分清楚麻醉師所講的道理。(父親轉述慈濟麻醉醫師說法)

其他非專業人士說法:

要在黃金4-6小時把一小塊肉縫回去,即使了解要冒生命風險(父、母親認知)

這只是個縫合手術,隨便找個醫生幫忙開刀都好(父親說法)

若是他們應該還是會在第一時間讓孩子以全身麻醉的方式開刀縫合起來(母親轉述北醫護士們說法)

我們離開了新店慈濟醫院,小兒子在轉院之後,立刻得到了及時的急救(父親說法)

我們的朋友的叔叔,因為透過關係,知道台北醫學院有他熟識的醫生,過去就可以開刀(母親說法)

我們朋友的叔叔再次電話「叮嚀」後,只見到一個沒有穿醫師服的醫生來到了急診室,好心而且用緩慢溫柔的說話的方式告新我們,他們會盡力搶救,請我們不要擔心(母親說法)


我的想法:

醫、護人員冷靜處理、分析可能風險,是冷酷無情的人,應該像我們一樣慌亂無措,心急如焚,不管其它門診及重症開刀病人,優先處理我們小朋友的傷,才是好的醫護人員

北醫急診室會不會有另一對父母,焦急的等待手術室,希望醫生能快點為他們受重傷危及生命的小孩開刀,只因為他們沒有關係,沒辦法受到醫院的重視,必須等待有關係,不危及生命病人的指頭肉縫合手術完成後,才輪得到他們

「一個一歲三個月大的孩子,在將近九個小時的時間內,忍著痛、不吃不喝,手指頭斷掉,流著血而沒有止痛針的情況下」,不是因為父母疏於照顧所造成的嗎?

醫生沒有依我們的要求來醫治病人(父母是醫師?有專業知識?),沒有將我們病人視為第一優先處理(即使有其它重症病人?)等於醫生對不起我們、醫院對不起我們、慈濟對不起我們,證嚴法師對不起我們,真是無限上綱的可以



  • 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