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ann81 wrote:但是我都花錢看診了拿到的藥卻不能使用那我勢必得再去看一次重新掛號拿藥因為別人疏失我浪費時間又浪費錢(恕刪) 拜託台灣看醫生才多少錢,不懂怎麼好意思把這個說得多嚴重一樣,你時間真這麼珍貴,怎麼又有時間上mobile01寫這種意義不明的文章。
iiaann81 wrote:各位好小弟本身對某些~這間骨科以往已經有去過了(恕刪) 自己注意就好了,我有吃抗擬血的,每次去看病都會說一下其中有一家他用雙螢幕,雖然很多看不懂但左下角是有一個小小的格子有備註啦?我也有拿錯藥過但還沒出門就請他換正確的了沒錯如果是不認識字的像你的情況或我的情況可能就GG了但你讀書有沒有用就看這時後了不是人都不小心弄錯,我覺得自己小心就好像每星期看到有人騎機車和大車比時間,結果不是一出事直接被收走怎麼能沒安全關念呢?
樓主可以上「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查詢申請藥害救濟需要的資料。另外,樓主既然知道自己對某些消炎成分過敏,那是否了解自己對那些消炎成分不會過敏?除非出生至今從來沒吃過任何止痛或退燒藥,否則至少會有一、兩種解熱鎮痛成分可以使用,告知醫師開立這些成分的藥物應該是不錯的方法。如果真的不想使用ibuprofen相關藥物,那等於直接封殺了所有非類固醇解熱鎮痛劑附帶普拿疼了,臨床上曾經遇過和樓主情況類似的急診病患,看診醫師直接開了Fentanyl(一種類鴉片成分)貼片來止痛,雖然不用擔心過敏問題,但是警語裡的「可能會發生嚴重或致命性的呼吸抑制作用」著實讓在場醫務人員繃緊了神經一陣子。最後,感覺樓主是容易過敏的體質,那麼比NSAID更重要的,樓主可能要留意一下是否也會對某些抗生素過敏?
1.對某些消炎止痛類藥物(NSAIDs),例如Ibuprofen過敏,不代表對全部的消炎止痛藥一定都會過敏。我的病人裡有不少人對Ibuprofen過敏,但是卻對Diclofenac、Naposin、Ponstan這些不同的消炎止痛藥不會過敏。你對哪些藥物過敏,只有當你吃過(發生過敏反應)以後才會知道。2.塗抹的外用藥膏含有消炎止痛藥物,理論上你如果對該藥物過敏,應該只會在局部的皮膚引發紅腫癢等症狀,不會引起鼻子過敏(腳和鼻子的距離那~~麼遠)。如果塗抹在腳上的藥物會引起鼻子過敏,那你的全身應該都會有過敏反應了(蕁麻疹、眼睛腫、嘴唇腫等等)。所以我不認為你的鼻子過敏是因為塗抹的消炎止痛藥物引起的,請你不要自己做錯誤的結論。3.台灣這種便宜、快速、品質好的健保制度,是建立在醫療人員普遍過勞和被剝削之上。醫師快速的看大量病人,出錯的機率的確會比看少量病人高一點(但是你這件事我不認為有出錯)。如果你希望在台灣這種健保制度下可以得到好的醫療品質,建議你如前面網友說的,每次都自己主動提醒醫師或是在拿藥時都詢問一下藥師,是否有開到可能會讓你過敏的藥物。結論:你的權益沒有受損,也不需要去特別捍衛。如果你看病要用這種以"消費者"的角度要求醫療提供無瑕疵的品質,我會祝福你早日找到這種品質的醫療--不過前提是你得願意付出相對那麼高額的代價(我猜在美國的醫療制度應該會比較讓你滿意,因為他們一個門診大概都看十多個病人,可以好好地跟病人討論)。如果你認同我的話,請你多體諒台灣過勞的醫護,做個聰明的好病人,也會讓你在目前的健保制度下過得比較愉快。家醫科醫師 敬上
blackpipi wrote:3.台灣這種便宜、快速、品質好的健保制度,是建立在醫療人員普遍過勞和被剝削之上。 這次的病毒又對原本過勞的醫護人員造成更大的負擔也許有天健保倒了,人們才懂得珍惜可以去查看看為何婦產科醫師愈來愈少,嚴重不足..被告過幾次就轉科了台灣已經是新生兒存活率最高的國家了
iiaann81 wrote:各位好小弟本身對...(恕刪) 像這種過敏到附註裏面一般很少人會注意到所以我也不覺得說這個是刻意的疏失也不會有人想要故意沒注意說真的遇到這種事也就提醒別人一下,下次多注意就好了真的不爽就換別家看雖然生病是難受的事情,我想大部分人也都體會這種痛苦不過還是要避免情緒化的行為和你的醫護人員持續的溝通討論,這樣才會是雙贏的策略
laurent5680 wrote:像這種過敏到附註裏面一般很少人會注意到所以我也不覺得說這個是刻意的疏失也不會有人想要故意沒注意(恕刪) 現在都連上電腦開處方籤,是否從電腦程式去判斷提示.如消炎藥或抗生素過敏,在醫生開處方籤時,只要開到相關藥物,就跳出警示.(以藥物歸類為警示,只要開到該類藥物就警示,讓醫生有所判斷.)如果,電腦程式能直接判斷是否踩到紅線,那更棒.家裡也有人是對消炎藥或抗生素過敏,嚴重時是呼吸困難.現在除了在醫院的個人診斷病歷書上註明,還有健保卡上貼標籤,還有提醒醫生.至於,醫院電腦有沒有標註? 不知道! 但常去的診所電腦內是有標註!
身為一位專業人士,對自己的工作態度要嚴謹.認真.不馬虎。這種心態不但是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保證。雖然要多花一些時間,但是為了維持本身的高度專業.贏得信賴是值得的不反省自己卻想把責任錯誤推給別人,這對自己的專業是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