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c4388 wrote:SARS是蝙蝠冠狀病毒,傳播方式是口沬和接觸,當年SARS說近距離醫療口罩無效,也就是可能在公車上近距無法有效防護,這次同樣是冠狀病毒,政府說有效就信了吧...上次看新聞醫護好像是用比較厚的外科口罩...
SARS是發生在2003年,當時台灣的醫療用口罩的規範還是2003年版的(舊版),且這個次微米(只有說小於1微米)是怎麼樣的測試標準,我現在已找不到當時的規範了,但可以肯定不會比2018年版的(新版)嚴苛
一般醫療用口罩頂多防護到3微米的病毒、細菌、粒子,SARS的病毒也是冠狀病毒,直徑大小也是0.1微米,一般醫療用口罩防護不了SARS的病毒是很正常的。而2003年的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也是有相當大的風險無法防護SARS的病毒,但目前的外科手術醫療用口罩絕對是可以防護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小是0.1微米),因為是依照2018年版(新版)的規範。

oyc4388 wrote:慢慢找不只N95,R95和P95也都買的到,N95好像不防口沫...NOISH N95是絕對可以防止飛沫的,因為外層也都是使用防潑水不織布
美國NIOSH標準在全世界的認可度比較高。按口罩中間層的濾網材質分為N、R、P系列,根據過濾效率每一種又可分為三個級別。N用於可防護非油性懸浮微粒。R、P用於可防護非油性及含油性懸浮微粒,而P系列使用的時間相對較長。N95口罩就是N系列中過濾效率≥95%,MMD=0.3微米(非油性懸浮微粒)的口罩。在“SARS”時期,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醫務人員使用NIOSH認證的N95口罩。但N95口罩不等於醫療用防護口罩,醫療用N95口罩規定它的過濾效果要達到N95口罩要求,也要具備醫療用口罩的測試規範(美國標準ASTM F2299-03)[共5項],同時具有血液阻隔能力和表面抗濕性。
ASTM F2100標準就是一個醫療用口罩標準,該標準將口罩分為三個等級: 低防護 (Leve l)、中防護 (Level 2)和高防護(Level 3)。Level 3口罩可在手術室使用,也叫外科口罩 (surgical mask)。ASTM認證包括細菌過濾效率、顆粒過濾效率、合成血液穿透阻力和壓力差四個方面的要求。Level 1能阻擋95%的細菌微粒,可以用於一般社區使用者;Level 2與Level 3 則需要口罩阻擋至少98%細菌和微粒。醫療用N95口罩需要同時滿足FDA(採納ASTMF 2100標準:共5項,同時具有血液阻隔能力和表面抗濕性)的上市要求和NIOSH對於N95口罩的要求(過濾效率≥95%,MMD=0.3微米(非油性懸浮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