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老公的糖尿病,靠飲食控制進步了


erwin_cat wrote:
血糖的問題回答不了...(恕刪)


對於管住嘴這句話實在不能贊同再多,我是親身的體驗,從長期體檢報告赤字或邊緣值,到堅持吃好油(而非少油)、少鹽、少糖,報告數據恢復正常,現在吃到外面的食物反而不習慣,調味普遍太重,漸漸也減少外食的次數,跟許多相同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分享,有少數人願意嘗試,大多數都被投以不可思議的眼光,但我總不能拿刀架在脖子上恐嚇人家,或是請個藥廠業務來曉以大義,也只能笑笑的請他們加油,畢竟每個人信仰的生命價值不同,決定權都在自己的手中。

神秘月光貓 wrote:
對於管住嘴這句話實...(恕刪)


有慢性病的人都知道要少吃飽合油脂類,就算是好油,一樣要限量,
吃的盡量自己做才可以控制用什麼油,外食那些東西,有成本壓力,不可能給你用好油.
所有油脂都有總熱量控制的必要性,沒有一種油可以真的清血管,降血糖的.
您好,我今年才32歲,不愛運動,但就在上個月買一盒48顆金莎在一個禮拜內幹掉後,開始覺得左手的小指跟無名有輕微的麻木感,右手沒事,我被嚇到後,在五天前養成每天健身房的習慣,但就在昨晚泡溫泉,我是整個身體泡下去只露出脖子以上。泡了10分多鐘發現兩手臂有麻木感,我馬上起來坐著,但全身麻感+頭暈,讓我覺得隨時要暈倒的感覺,過了一天,我覺得呼吸不像平常一樣了? 感覺總有一種吸不太夠氧氣的胸悶感,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病的前兆,2/23回台才要看醫生。我只是懷疑自從吃完金莎後發現此症狀,有可能是糖尿病?
sendakgg wrote:



我也是不喜歡吃...(恕刪)
早在1990年代以前,那時後的人不知道血糖高有什麼問題,會怎麼樣。
英國牛津大學的專家學者就進行了一項很有名的研究,把五千多名一開始發現的糖尿病人分成兩組,一組自然的飲食控制,一組用胰島素及藥物治追蹤了將近二十年(1977-1997),發現用藥物積極治療的那些病人總死亡率下降,也比較不會有心血管的併發症。
從此醫學界奉為圭臬,積極的控制血糖後續的確比較健康。

這個研究震古鑠今。目前人類全世界再也沒辦法有再重現這樣的研究了。因為需耗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外,對自然的飲食控制病人組別,不用藥也不道德。
https://www.dtu.ox.ac.uk/ukpds/

另外還有並駕齊驅的研究是DCCT/EDIC study。

erwin_cat wrote:
1.血糖控制得漂亮不代表她身體其他方面都沒問題
//血糖正常去類推胰島自我調節能力有錯??
2.糖尿病的存活率是5年50% 10年後剩下30%依此類推
--->實在太神了,都知道5年後有一半掛的機會,10年後7成要掛?,賣藥的無誤.
人的身體是慢慢凋零的,很多人的思維是吃藥導致她這樣.
--->很多人80歲胰島素也很正常怎麼說??怪了,一定會壞掉??
很多人的記憶力40歲就不行了,我的記憶就比20歲時還優,因為那時對身體很壞,現在知道養生.
很多人都沒吃藥結果在落在左邊已經死了你當然看不到,沒死得繼續吃藥看她身體漸漸衰老就推導成吃藥害他變成這樣.
--->在家好好養生的人,去那裡找的吃藥不吃藥的對照組??只能找到那些身體有毛病來求醫的.
數字是客觀的告訴你的是你身體狀況目前是如何,這不是一個數字遊戲..
西醫採的是方法論大規模的統計找出一套對大多數人有效的方法,
--->到底那裡有效了??一輩子補胰島,然後洗腎??我一定是錯了,洗腎絕不是治療造成的..
他的胰島素細胞可以一直維持在40歲這個水平嘛..這個才是大問題吧.
--->>說了半天就是要吃藥可以維持在40歲的水平??吃藥退化你負責??人家不吃藥,自己負責.
如果服藥的話總死亡率會下降6%,相關死亡率會下降10% 視網膜病變下降21% 33%的尿蛋白,最重要的小血管病變會降低24%.
--->太神了,我都不知道樓主的老公大限到幾歲,閣下乃神人也,這個統計數字大大的有問題.
目前新的降血糖藥物(排糖藥)可以有效的保護糖尿病人的腎臟功能
另外針劑的胰泌素注射可以保護心臟免於發生心血管疾病
最近幾年糖尿病藥物一日千里,真正可以降血糖外,還追求可以保護心臟、腎臟
在國外很多人是因為太貴沒錢用不起,在台灣醫師還要拜託病人配合用

別人都上月球了,我們還在殺豬公。
樓主妳好 恭喜妳先生有這麼棒的太太 細心照料 方便請妳分享 果菜汁嗎?

lintinghow wrote:
目前新的降血糖藥物(...(恕刪)


同意+1..
其實沒有前人的犧牲又怎會有新療法的誕生..
現代醫學一直在進步..進步的動力包含錯誤的經驗吸收..
跟人的成長方式沒兩樣,但太多人無法認清這事實..
把醫學神化或妖魔化..
好比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一般..
藥物治療-->古早的主流
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以往的主流
運動+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回復健康可停藥並定期追蹤)-->現今的主流
運動還分強度的研究何者效果更好..(目前為強度高者為佳)..
個人有幸因工作關係養成了吸收新知更新自己的認知的習慣..
順道一提...糖尿病用藥中有一顆被發現抗老化功能在進行FDA 驗証中..
這些都是現代醫學的成長...供參考囉


我先生只用飲食運動控制沒吃藥五年,原本空腹血糖225,最近一次驗空腹血糖105,已經算很接近健康人了

很推這種作法,會真正痊癒,而不只是控制

林艾瑪888 wrote:
老公大我十歲,平時...(恕刪)



不錯的心得資訊 謝謝分享
Lisa_Hsu worte:
我先生只用飲食運動控制沒吃藥五年,原本空腹血糖225,最近一次驗空腹血糖105,已經算很接近健康人了 很推這種作法,會真正痊癒,而不只是控制


恭喜你們,不過可以"不吃藥"是不是真的比較好,依然有待商確。
就我前幾樓提到的,在英國UKPDS的研究發現,使用藥物治療組是遠遠打敗了只用飲食運動控制。
藥物從體內生理機轉調整失調的部份,可以帶來額外的心血管保護,依然不可忽視。
飲食調整、運動、藥物應該是三方面平起平坐,缺一不可,而非一味的認為藥物就是等於嚴重,等於生病,或是用盡其他方法就是不想吃藥,這在慢性病的觀點來說不正確。
慢性病的藥物就像騎車帶安全帽,是保護,是往上加分。
應該中性的看待它所帶來的好處及缺點等。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