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魚罐頭沒什麼問題?

fisheriestw wrote:
碰不得?
請問你吃完後對健康有啥不良影響?
沒有嘛!!!
那碰不得的原因是啥?

蕃茄鯖魚罐頭便宜又營養。 ^^
漁獲捕撈後,在船上急速冷凍,甚至直接在船上進行罐頭作業。
魚肉在140度的高壓蒸煮,菌跟寄生蟲完全消滅。連魚骨都煮得軟爛,鈣質好吸收。
所以沒有防腐劑、沒有不新鮮。

寄生蟲組織?有是正常的。
現撈的魚寄生蟲多,養殖魚寄生蟲少,
但大家愛吃現撈的,還有人愛吃生魚片。
這都是可解決的,只要用高溫烹煮或低溫冷凍把寄生蟲殺死就好。
至於吃到寄生蟲「屍體」,就當成額外的蛋白質。

罐頭的營養成分跟現煮的差不多,
甚至可能比現煮的更高。
(如果現煮烹調用煎炸,營養會流失。現煮魚肉吃不到骨鈣)

罐頭最大的問題在於調味過重,油鹽糖太多。
其次的問題在於缺乏蔬菜,營養素不均。
因為食材特性,大多數蔬菜不耐高溫高壓烹煮,
所以做不出蔬菜罐頭,只有玉米、菇、鳳梨、蘆筍等耐高溫高壓。

罐頭因為調味太重,如果燙過再吃較沒問題。
但相對的,把好魚油也濾掉不少。
吃罐頭最好配新鮮蔬菜,均衡營養。


有人提到吃新鮮蔬果的問題,蔬菜還好,
水果約六七分熟就採收(此時不能吃),因為運送需要時間,
所以採人工催熟+防黴劑,到了市場差不多九分熟。
(如果預期颱風將至,前幾天搶收的蔬果,一定生的更誇張,還有農藥殘留問題)

若採收最好吃的新鮮全熟水果,配送到市場已爛掉了。
各位有發現,水果會熟爛,但不太發黴嗎?
無論要不要剝皮,吃水果請先洗過。


想想國外的水果怎麼來的?
入關後到市場的流程差不多,但入關前呢?
低溫運輸是必須的(更好的有低氧),空運至少1天,海運至少一周。
新鮮度上差了一些,價格卻高很多。所以還是多吃當地蔬果。
不管有沒有什麼問題,感覺罐頭就旦加工後的食品,多少都不是新鮮外也加入人工的東西在裡頭了
現在海洋資源已經枯竭了, 能有魚罐頭吃都是蠻幸福的了,,,,,,,,,,
也許再過幾十年, 大家只有人工合成食物可以吞了,,,哈哈,,,
PS: 我愛魚罐頭,,,,
測試了一段時間,有的罐頭吃了很累,這些恐怕都有許多添加物,除了肉以外,其他最好不要吃或燙過,

有的吃了還好,這些可能比較少添加物,所以每天吃來測試,測試一段時間,覺得還是不太好,但是勉強可以接受,


所以現在買罐頭都要經過選擇,偶爾備用一些好的罐頭,沒有關係,

盡量可以的話,盡量吃高檔冷凍的,聽說最好的產品是高檔冷凍的,因為可以馬上冷凍的船很貴,成本高,對嗎?


好的罐頭(添加物少的)未必輸給外面菜市場的,就備用一些,偶爾急用,

謝謝大家的分享


hjfrank wrote:
蕃茄鯖魚罐頭便宜又...(恕刪)


我吃這個都不太舒服,不知道是不是番茄偏酸的關係,還是其他成分?

hittaku0413 wrote:
漁獲捕撈後,在船上...(恕刪)


漁獲捕撈後,在船上急速冷凍,甚至直接在船上進行罐頭作業。


這是不是只有一部分特殊的船才有?

台灣有這樣作業嗎?

我看台灣的罐頭工廠好像都是在陸地上,漁船回來後才在陸地做罐頭,漁船在外面,然後回來這一段時間,有點擔心魚是怎麼保存?

直接在外海煮有點難度?

冷凍成本高?

放防腐劑?

似乎檢查也查不出防腐劑?但是台灣的國家機關檢查公信力有點懷疑...............無奈
chliju wrote:
漁獲捕撈後,在船上急速冷凍,甚至直接在船上進行罐頭作業。
這是不是只有一部分特殊的船才有?


正確,是只有少數作業船才有海上罐頭作業。
中國有,台灣沒有。

chliju wrote:
漁船在外面,然後回來這一段時間,有點擔心魚是怎麼保存?


遠洋漁船,一定要配備低溫冷凍設施。
釣過魚或買現撈的就有經驗,「魚不冷凍,腐敗很快」。
遠洋漁業一次出海作業好幾個月,若無冷凍設備,魚早腐敗光了。

新鮮漁獲,只能-18度冷凍。
若製罐漁獲,除-18度冷凍外,也可浸泡濃鹽水-9度冷凍。

對漁業有興趣可上網估狗。
我不是對魚罐頭沒信心

而是對台灣人的食品加工衛生沒信心

現在各種超市跟傳統市場很普及

想吃魚就去買來自己煮吧
Josephpyj wrote:
我不是對魚罐頭沒信心
而是對台灣人的食品加工衛生沒信心
現在各種超市跟傳統市場很普及
想吃魚就去買來自己煮吧


這是最正確的!衛生問題!想吃自己買自己煮!
罐頭、外食,都不能確定裡面到底有什麼「料」。
好一點的是吃進些老鼠肉、蟑螂腳,反正都煮熟,對人體無害。(對心理有障礙)
反而高油鹽糖、菸灰、頭髮之類的料,對健康才有害。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