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9

呼吸中止症與陽壓呼吸器討論<第一頁注意事項必讀>

DanielX wrote:
https://youtu.be/wle5ap5aZE4?si=O-pgm9MLSnw7ueFh


Most CPAP Users Never Hear About This Therapy Option - From CPAP to BILVEL
大多數 CPAP 使用者從未聽說過這種治療方案 - 從 CPAP 到 BILVEL

參考尼克叔的影片,不同廠牌呼吸機演算法給消費者的AHI真的是有廠牌偏見,有的廠牌偏向給出快樂數據讓使用者覺得機器真有效,實際上很多還有呼吸紀錄應該列為呼吸阻礙卻沒有列入AHI。


影片中他主要說明的是,雙陽壓機可以有比較好的機會解決令人討厭的Flow Limitation及RERA等問題;也就是一直在探討的UARS(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這群患者中有一部分人症狀不足以確診,但實際有睡眠呼吸問題,需要治療。
或者可以確診接受呼吸機治療,但是一般常用的自動調壓陽壓呼吸機無法提供治療效果;可能是呼吸機能力不足,又設定在APAP模式下工作,一直無法提供適當壓力;此時CPAP模式可能比較適當。

雙陽壓機在吸氣時,能提供比較小的吸氣壓力及比較小的呼氣壓力且穩定的吸氣流量;因為適當的壓差(PS)設定,可提升穩定的血氧飽和度,且不會升高中樞性呼吸中止及陣發性呼吸事件(陳施氏呼吸),且維持足夠使氣道撐開阻塞的呼氣末壓力。
雙陽壓呼吸機有比較多的治療參數可以調整使用,來達成最佳的治療效果。
較低的平均壓力,平穩的氣流量,較少的氣流受限時長,較高的平均血氧飽和度,較低的平均脈搏,較少的氣流洩漏、、、、
代表更好的睡眠品質。

看得出來有專業呼吸治療師以人工方式分析呼吸機治療紀錄;可找出隱藏的呼吸事件,可提高精進治療效果。有專業呼吸治療師協助,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建議第一台呼吸機找國內代理商購買的原因。健保醫院在此階段沒有提供資源協助XD。

雙陽壓機,一台比較貴,功能多的呼吸機。如果真能解決問題就值得,有錢買個新玩具玩玩也不錯。不管是什麼類型等級的陽壓呼吸機,與睡眠實驗室相比都是極度智障;大多數的呼吸事件都無法確認。

各別呼吸機製造商的陽壓呼吸機都沒有主觀特定故意的偏見,不會刻意美化或忽視AHI及其他呼吸事件的存在;它只是無能為力,因為是設計上沒有賦予它這個能力。

因為陽壓呼吸機能力欠缺,很多呼吸事件無法辨識,所以只能當作沒發生。
因此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你可以放棄所有不切實際的妄想?
幻想自動調壓呼吸機可以撫平所有呼吸中止事件,讓你一覺睡到天亮,AHI=0?別傻了!!!!

或許可以先試試最純粹的CPAP固定壓力陽壓呼吸機功能,輸入醫院提供的滴定壓力值,說不定能傻傻的一覺睡到天亮?
就讓它傻傻的在固定壓力下工作。

因為它傻,所以你必須比它聰明嗎!
別太為難它?否則就是你自在犯傻?

有興趣了解影片中使用的Prisma 25ST雙陽壓呼吸機,可以參考以下鏈接
我試用Prisma 25ST心得
馬達加斯加

減重就是最好的良藥...還有也可以嘗試訓練一下舌頭的肌肉

2025-06-22 15:56
請問我使用RESMED陽壓呼吸器將近一年,使用壓力設定在4-10,我有用膠帶封嘴加下巴帶,盡量減少漏氣,AHI一直控制在1以下,但最近一個月,AHI慢慢上升,今早看見AHI=4.1(漏氣為0),雖然低於5,睡眠品質感覺也還好。
我自己思考可能的原因,1. 有更換過另一類型下巴帶(舊的下巴帶損壞),2. 天氣變熱?
目前想是嘗試調高壓力範圍4-12,看是否能降低AHI!
歡迎有經驗的先進提供建議,謝謝。
williamwu1107

除非你的P95=P90且等於10;建議上限壓力先不要調高。10看起來對你應該合適。有需要的話可以請醫院幫你做一下壓力滴定測試;以客觀了解需要的壓力範圍是多少。已經有長期壓力數據可參考,可推估出壓力範圍

2025-06-23 18:02
williamwu1107

再不行?問問賣機器給你的銷售商吧?請他協助解決。

2025-06-23 18:04
deaddreamer wrote:
請問我使用RESMED陽壓呼吸器將近一年,使用壓力設定在4-10,我有用膠帶封嘴加下巴帶,盡量減少漏氣,AHI一直控制在1以下,但最近一個月,AHI慢慢上升,今早看見AHI=4.1(漏氣為0),雖然低於5,睡眠品質感覺也還好。
我自己思考可能的原因,1. 有更換過另一類型下巴帶(舊的下巴帶損壞),2. 天氣變熱?
目前想是嘗試調高壓力範圍4-12,看是否能降低AHI!
歡迎有經驗的先進提供建議,謝謝。


你的呼吸機的使用壓力統計數據能調出來看看嗎(3~6個月統計範圍)?找一下中位數壓力值(P50),將這個數值設定為壓力下限值,可能比較合適。下限值4可能太低,容易發生本該避免的AHI。或可先把原來的下限壓力由4調到6~7?建議慢慢往上調,別太急。
除非你的P95=P90且等於10;表示上限壓力可能有點低;建議上限壓力先不要調高。10看起來對你應該合適。有需要的話可以請醫院幫你做一下壓力滴定(Titration)測試;以客觀了解需要的壓力範圍是多少。已經有長期使用呼吸機記錄下來的壓力數據可參考,應該足夠可推估出適當的壓力範圍。
再不行?問問賣機器給你的銷售商吧?請他協助解決。
謝謝您的建議,我會找時間查看數據,目前先慢慢調高下限壓力,看看成效。
新手報到。請問有使用陽壓呼吸器的病友,有使用訂閱制的嗎?還是買斷呼吸器比較好?
williamwu1107

建議配上記錄整晚的血氧飽和度紀錄器(監測指尖型),及睡眠階段分佈時間紀錄器(運動手錶);要盡量在一兩個月內調適呼吸機設定及面罩能鬆緊穩定治療效果。最初的3個月很重要。

2025-06-24 19:54
Couch Patato

williamwu1107 謝謝回覆。我已經先在長庚租用兩期共一個月,之後又在科林租借雙陽壓一週,都蠻適應。

2025-06-25 10:03
Couch Patato wrote:
新手報到。請問有使用陽壓呼吸器的病友,有使用訂閱制的嗎?還是買斷呼吸器比較好?


建議先租用幾個月;等於付租金找個呼吸治療師當教練培訓,度過最難過的試用期。他為了要你買機器,會盡力協助;別客氣,有問題就摳他,隨叫隨應答。一般確認合用後租金可扣抵購機金額,不會吃虧。
記得要先在醫院做壓力滴定(Titration)測試,確認正確壓力範圍。面罩先用鼻面罩,適用性比較高。要先與廠商訂下目標;AHI、漏氣、每晚最低使用時間(以上代表陽壓呼吸機的舒適度及適應性)、血氧飽和度、睡眠周期次數及睡眠階段分佈時間等(以上代表睡眠品質狀況)、、、、、
建議配上記錄整晚的血氧飽和度紀錄器(監測指尖型),及睡眠階段分佈時間紀錄器(運動手錶);要盡量在一兩個月內調適呼吸機設定及面罩配戴的鬆緊(或者更換合適的面罩型式),目標要盡快確認穩定治療效果的搭配組合。
如果使用壓力會高於12以上,或治療壓力變化大,不穩定;建議先找耳鼻喉科門診,確認呼吸道情況;如有結構性問題要先排除;吃藥鼻噴劑甚至開刀都可選擇,多諮詢醫師。
如鼻甲腫大,扁桃腺腫大,鼻中膈彎曲、、、、可以考慮先處理再配戴呼吸機。
睡前溫鹽水沖洗鼻腔,噴類固醇鼻噴劑,嚴重的話可以短期吃抗過敏藥試試?
最初的3個月很重要。
Couch Patato

確實有鼻過敏的問題,目前服用中藥控制。

2025-06-25 10:18
williamwu1107 wrote:
記得要先在醫院做壓力滴定(Titration)測試,確認正確壓力範圍。面罩先用鼻面罩,適用性比較高。要先與廠商訂下目標;AHI、漏氣、每晚最低使用時間(代表機器的舒適度及適應性)、血氧飽和度、、、


〝記得要先在醫院做壓力滴定(Titration)測試,確認正確壓力範圍。面罩先用鼻面罩,適用性比較高。要先與廠商訂下目標;AHI、漏氣、每晚最低使用時間(代表機器的舒適度及適應性)、血氧飽和度、、、〞

這都沒說,就如同本棟開頭,睡眠檢測後醫生只說AHI 33是重度,建議配戴呼吸器就沒他的事了,也沒約回診。

目前使用近一個月,AHI 約在1~4之間。
偶有漏氣發生;我也在測試哪款面罩比較合適。還是有發生幾次半夜拿掉面罩情況。
血氧。配戴Apple watch 量測在95左右。
每晚最低使用時間。除了拿掉之外,都能全程配戴。

目前看來我會長期配戴,因此在考慮要買斷新機還是訂閱制(整新機)。我對科林訂閱制竟然是提供整新機覺得不可思議。
Couch Patato

williamwu1107 指尖式血氧能持續量測整夜變化嗎?疫情時有買一個,來找找看。

2025-06-25 14:08
williamwu1107

要有紀錄整晚血氧飽和度功能的儀器才行。

2025-06-25 16:59
andy0526 wrote:
長期精神很糟糕AHI通常10~20,試用了呼吸器,AHI剩不到1,但是精神還是非常糟糕,
很怕買了之後,結果對我本身沒有意義,
科林睡得美有訂閱制1個月1999元綁5年約,提前解約要多繳6999或7999元,
大家覺得這方案如何?
或是再找別家多試用幾天?有聽說有人的效果是來得比較晚?


應該說累積的睡眠債,要花點時間慢慢的還、、、恭喜您,繼續戴,很快精神會恢復正常。不是買了機器就能解決呼吸中止問題;還需要能戴著住。1999/月,如果提供保養維護及使用指導,能順利解決問題;很值得。

我覺得 :
"簽約時間五年太長了;我覺得半年到1年比較合適。不見得要用全新機,消毒整理過的機器就行,成本會低一些;如果使用期間感覺合適可提前解約,並提供優惠價購買新機。也可提供全新機方案,配戴穩定後;可考慮提前解約後機器折價買斷即可;如果不適應,可考慮提前解約付些補償金。很值得嘗試推廣的商業模式;感覺很棒,雙贏。"

這好像是為健保局設計的模式。先找立法委員去遊說看看。確診後有在治療的病患才有補助,廠商負責保養維修及解決使用者的問題。有持續使用才補助,廠商會拼命的維護病患持續治療。四贏,廠商,病患,健保局,醫院。五贏,還有社會獲利,提升勞動力,降低引起的共病症(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心梗)醫療負擔。
我記得類似的方法,國外的醫療保險已經行之有年。國內健保局在智障個甚麽?難道不知道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不治之症"嗎?如果不積極治療,會引發很多慢性病,後續治療更花錢,工作家庭社會成本會更高嗎?
  • 59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9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