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更新~為什麼有人說吃中藥會洗腎讓我來告訴您答案

小弟就是這樣,堅持無磺無加料的藥材,生意卻苦哈哈,看附近同行生意大好真的很受傷又無奈.
台灣中藥房的水準真的是有待加強,昨天去買黃耆,問中藥房有沒有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結果老闆說他們只有晋耆和北耆,而且不知道有什麼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這家還是在桃園地區幾十年的老店了.

現代的人如果有科學知識,願意好好念一些中國的醫書,要自己當儒醫來為全家人做保健,其實並不難,甚至功力應該可以勝過一大堆不學無術的中醫師,但是如同作戰要有精良的武器,治病也要有品質好的藥物,無奈醫和藥是不同領域,即使一個人懂醫理,懂開方,但是藥的品質卻不是個人所能控制的.

很遺憾地,今天(還有以前)去買中藥的經驗,都讓我對中藥房老闆的專業度感到失望,連願意花錢買好藥,在台灣都是那麼的難.

前面有網友提到西藥的某家藥廠,真的是內行人才說的出來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原廠藥的品質比較好,但萬不得已要用台廠藥時,那家藥廠的品質,的確還是在台廠裡面比較可以信賴的.

最近自己吃了一個助眠藥,以前吃原廠藥,20分鐘內可以睡著,但吃了北部某大醫學中心換用的台廠藥後,2-3個小時後也沒什麼睡意,而且隔天睡醒後,還會有昏沉感(原廠藥不會).

連西藥這種單一成份的化學物質,都會有這麼明顯的效果差別了,更不必說中藥這種和產地,氣候,炮製方式息息相關的植物性藥物了.

中藥真的是一個良心事業,期望像樓主這麼有良心的人,能為台灣的中藥界開創新的氣象,讓我們這些自己研究中醫的人,可以買到品質有保障,又有治療效果的中藥.

如果有網友自認家裡是良心賣藥,又有專業度,歡迎PM小弟,我必然會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你們!

dino1234 wrote:
台灣中藥房的水準真的是有待加強,昨天去買黃耆,問中藥房有沒有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結果老闆說他們只有晋耆和北耆,而且不知道有什麼蒙古黃耆或膜莢黃耆,這家還是在桃園地區幾十年的老店了.

現代的人如果有科學知識,願意好好念一些中國的醫書,要自己當儒醫來為全家人做保健,其實並不難,甚至功力應該可以勝過一大堆不學無術的中醫師,但是如同作戰要有精良的武器,治病也要有品質好的藥物,無奈醫和藥是不同領域,即使一個人懂醫理,懂開方,但是藥的品質卻不是個人所能控制的.

很遺憾地,今天(還有以前)去買中藥的經驗,都讓我對中藥房老闆的專業度感到失望,連願意花錢買好藥,在台灣都是那麼的難.


看來還真有點糟糕 中藥房對黃耆的分類是都說晉耆和北耆沒錯
可是很多卻不知道生物學名 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就是北耆
可能是這位老闆資歷太深 所以當初在叫中藥商去上培訓班的時候 沒去上 或是叫自己的子女去上吧
不然有上過課的應該都知道 這是很基本的知識
不過也有一些上過課的 也是不知道的啦

因為 我最近就是去上培訓班 發現有些現象 還蠻痛心的 不過這現象應該是在之前也就有了

有些人就是想說這是去為了以後可以領牌照用的 所以就隨便聽聽
有些人上課不是在睡覺 不然就是在玩手機 不然就不知在幹嘛
有些人是在去了一兩堂就翹課了 有些是第一天有看到在來都沒看到人 有些是突然出現來上各課之後消失
有些是下了課自己坐在位置上溫習 有些是下了課在教室外面抽菸畫唬爛

當然也有一些人上課很認真的聽講 下課也會去跟老師或同學討論一些事情
不過 這些上課很認真聽講 下課又找老師同學討論的 就跟我想得差不多 大概十個裡面也只有兩三個
想當然的 未來 大概就會跟我之前講的一樣 良心用好藥給人的藥店十間裡面只有兩三間是一樣的

也難怪 別人不給我們中藥商有繼續發牌照和營業的機會 因為肯認真學的真的不多
我回來問我媽它們當初十幾年前在培訓的時候是不是也是相同的情況 答案是一樣的

我實在搞不懂那些人到底在想什麼 既然有機會可以去上課為什麼不好好把握
而且搞不好他們這一生就只有這個機會可以接觸到最多中藥方面的相關知識了
還不好好的學 大家唯一的目的就是考試過關 老師洩題講題庫
一聽到會考精神比喝了蠻牛還好

不過也沒關係啦 反正這是世界本來又是如此

我想我只要做到我該做的就好了 這段期間我覺得我得到了相當多的知識
雖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從課外或厚的跟字典一樣的書中得來的
但至少我漸漸可以把所學到的專業和外面的經驗所給慢慢的統合結合起來

而且我也發現我會的東西比他們多蠻多的 我很慶幸生在中盤商的家庭
因為這緣故不管是上游或下游都不會對我們有戒心 可以吸收到很多前人的知識
所以不會像藥店一樣 大家都留一手 諜對諜跟防賊似的 或是自認為很厲害
在藥材方面我可以問到進口貿易商也可以跟著他們出去看和學東西
在藥理和一些用藥民間驗方方面也可以問那些中醫師或藥店
所以在無形之中 我發現其實我在累積經驗和專業知識上比人家快很多和多很多

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的 因為我知道我讀這些和做這些並不是為了自己或是生意更好
而是為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說真的我從小到大 讀書都還這麼認真過 也沒讀到這麼開心的


okman0419 wrote:
因為看到這篇討論 各...(恕刪)
.

請教一下台北南京西路的"生元行"賣的中藥品質如何..謝謝
加油!!!中醫就要靠你們把招牌擦亮,讓大家對中醫有信心。
中藥商的素質參差不齊。

還是要挑選好的中藥商。
e=2.71828182845904523536 π=3.14159265358979323846 e ^ (i*π) + 1 = 0
vontakao wrote:
中藥商的素質參差不齊...(恕刪)

有些不懂醫的人亂建議網友吃西藥,也是太糟糕了
看來還真有點糟糕 中藥房對黃耆的分類是都說晉耆和北耆沒錯
可是很多卻不知道生物學名 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就是北耆
***************************************************************************
看來樓主也沒有把主題說清清楚,既然你是中盤商.應該對黃耆的品種在店裡應該很多種,應該把圖片PO出來比較一下讓網友更清楚明白,不要嘴泡 。
***************************************************************************可能是這位老闆資歷太深 所以當初在叫中藥商去上培訓班的時候 沒去上 或是叫自己的子女去上吧
不然有上過課的應該都知道 這是很基本的知識
不過也有一些上過課的 也是不知道的啦

因為 我最近就是去上培訓班 發現有些現象 還蠻痛心的 不過這現象應該是在之前也就有了

有些人就是想說這是去為了以後可以領牌照用的 所以就隨便聽聽
有些人上課不是在睡覺 不然就是在玩手機 不然就不知在幹嘛
有些人是在去了一兩堂就翹課了 有些是第一天有看到在來都沒看到人 有些是突然出現來上各課之後消失
有些是下了課自己坐在位置上溫習 有些是下了課在教室外面抽菸畫唬爛

當然也有一些人上課很認真的聽講 下課也會去跟老師或同學討論一些事情
不過 這些上課很認真聽講 下課又找老師同學討論的 就跟我想得差不多 大概十個裡面也只有兩三個
想當然的 未來 大概就會跟我之前講的一樣 良心用好藥給人的藥店十間裡面只有兩三間是一樣的

也難怪 別人不給我們中藥商有繼續發牌照和營業的機會 因為肯認真學的真的不多
我回來問我媽它們當初十幾年前在培訓的時候是不是也是相同的情況 答案是一樣的
****************************************************************************************************************************
請問樓主你當時是為什麼原因去上中藥培訓班,是令尊叫你去的嗎?有沒有領到牌照?上培訓班就是為了要領牌照嗎?
媽媽去上課也是要去領牌照嗎?你跟媽媽應該都是培訓班最認真的的那幾位吧?那真的就能把中藥弄懂嗎?

***************************************************************************
我實在搞不懂那些人到底在想什麼 既然有機會可以去上課為什麼不好好把握
而且搞不好他們這一生就只有這個機會可以接觸到最多中藥方面的相關知識了
還不好好的學 大家唯一的目的就是考試過關 老師洩題講題庫
一聽到會考精神比喝了蠻牛還好
不過也沒關係啦 反正這是世界本來又是如此
***************************************************************************
聽說上培訓班只有上162小時,就能把這浩瀚的中醫全部貫通搞懂嗎?
*************************************************************************************************************************
我想我只要做到我該做的就好了 這段期間我覺得我得到了相當多的知識
雖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從課外或厚的跟字典一樣的書中得來的
但至少我漸漸可以把所學到的專業和外面的經驗所給慢慢的統合結合起來

而且我也發現我會的東西比他們多蠻多的 我很慶幸生在中盤商的家庭
因為這緣故不管是上游或下游都不會對我們有戒心 可以吸收到很多前人的知識
所以不會像藥店一樣 大家都留一手 諜對諜跟防賊似的 或是自認為很厲害
在藥材方面我可以問到進口貿易商也可以跟著他們出去看和學東西
在藥理和一些用藥民間驗方方面也可以問那些中醫師或藥店
所以在無形之中 我發現其實我在累積經驗和專業知識上比人家快很多和多很多
***************************************************************************
看來你已累積了很強的中藥知識 可賀
看來你對中藥店很酸,但不知你是不是中藥店幫你養大的,你老爸不是中盤商嗎?不是靠中藥店起家的嗎?
今天你說中藥店連晉耆北耆都分不清楚,是誰之過,你不是說你很慶幸生在中盤商的家庭,對上有貿易進口商,對下中藥店,那我問你中藥店都是靠你們中盤商拿什麼貨就賣什麼貨,你們中盤商說這是晉耆就是晉耆,說北耆就是北耆,我想你父親以前應該是這樣對中藥店的老闆這樣說的吧,不知你父親現在會不會分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就是北耆,不知你父親有沒有對進口商好好的把關,哪一種才是正確的藥材?應該你父親賣的中藥店應該賣的多是正確的藥材,那你應該告訴網友去哪幾家中藥點買才能買到好貨 。還有記得下一次去中藥店抄貨或送貨要教導中藥店老闆說甚麼是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 或是其他中藥名稱在網路上常用名稱已有了別的名詞了,以免中藥店常被罵說無知,因為廠商有義務教導店家,或開班請中醫藥師來上課說明藥材的真品種好壞 我一定第一個報名,尤其你對中藥知識那麼強更應該去教導店家不是在網路亂講,讓消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產生恐慌,中藥店一路生存下來,被擠壓,被批判,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還被你攪和得一文不值,想當初還沒有西醫那麼發達時,中醫藥救活了都少人的性命,到現在也有多少頑劣病症不是靠中醫藥延續生命。
台灣中藥材分進口的中藥材及本地產的藥材,現今本地產的中藥材因為長期的採伐數量已很少了,山林又受國家保護,不能再亂採,只有零星幾味草本藥材有栽培供應市場而已 ,一家中藥店的藥材種類約在500種左右 幾乎全部仰賴進口,大陸還未開放以前,在台灣的中藥店老闆幾乎沒有看過中藥材的原植物 我想包括樓主的父親(中盤商)也沒有看過 甚至連進口商也很少看過 因以前都是從香港轉運回台灣的 到香港的藥材都已是變成飲片了,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從365味藥材,至明朝本草綱目1892味,中間刪刪補補,再至清末本草備要只剩460種 ,(台灣中藥店皆以此為藍本) (現在大陸版本中藥學藥材品種已到五千種以上了)那時的版本對藥材品種的描述就不是很明確,那是因為以前還沒有植物分類學,大陸療福廣大,交通不便,傳達有所誤差,而且每一種植物同物異名,同名異物,地方俗言俗用,地方習慣用藥,同科同屬不同種也長得很像,不同科不同屬也有的長得很像,所以在以前種種不利的條件之下,才會產生現今中藥店一個困境,還好只有幾味有所爭執而已,但這幾味藥只是品種上的問題,他大致的功效也都還在,就以黃耆來說有人說北耆功效較好 晉耆較差 但在瘡口難於收口,增強免疫系統也一樣有效 ,以現代藥理分析來看有效成份,也沒有差很多,反過來說中醫用藥也很少只有用單味藥 他是在一個君臣佐使的思維之下 對症下藥來達到改善機體 使病症消除為原則,既不傷身體,有可強壯身驅除病魔。
***************************************************************************
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的 因為我知道我讀這些和做這些並不是為了自己或是生意更好
而是為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說真的我從小到大 讀書都還這麼認真過 也沒讀到這麼開心的
***************************************************************************
我是漫遊至此,看到你的大論,引起很大的共鳴,有感而發,你有心讓中醫藥更好,這是非常好的,值得嘉許,但要用對方法,才不會更誤導,小弟不才,若有造次,請多包涵。***************************************************************************
linlin1122 wrote:
看來樓主也沒有把主題說清清楚,既然你是中盤商.應該對黃耆的品種在店裡應該很多種,應該把圖片PO出來比較一下讓網友更清楚明白,不要嘴泡 。

我有空會把照片慢慢拍出來 以便有些人常動不動就拿這點來做文章
因為我的時間真的不是很多 如果您想知道 我可以把我一星期的行程報告讓您知道
以免又說我愛嘴炮
linlin1122 wrote:
請問樓主你當時是為什麼原因去上中藥培訓班,是令尊叫你去的嗎?有沒有領到牌照?上培訓班就是為了要領牌照嗎?
媽媽去上課也是要去領牌照嗎?你跟媽媽應該都是培訓班最認真的的那幾位吧?那真的就能把中藥弄懂嗎?

我自己要去的 因為我是念資管畢業的 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有培訓班的機會
因為那是可以讓我有機會再聽很多專業人是講課的 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
雖然有些愛嘴炮的人一定會講說 那你既然要接家裡事業 為何不去學校念就好
只是我是畢業後才有想要接家裡的事業 剛開始也沒啥興趣 只是後來越做越覺的該好好努力
其實 我有這個想法 只是因為我妹也在北京念中醫 加上家中欠缺人手所以我只好先回家幫忙
等情況和時間允許一點 我想我會在回學校念書 頂多就從大一念起

沒事不要扯到人家爸爸媽媽上一代的事 很多事沒辦法講的很清楚 就跟中藥界的發展一樣
如果您這麼清楚 我想請問您 台灣所有的中藥商去上培訓班是否都只是想領牌照的 ?
linlin1122 wrote:
聽說上培訓班只有上162小時,就能把這浩瀚的中醫全部貫通搞懂嗎?

上培訓班沒辦法把所有中藥弄懂 所以不要以為我們中藥商上培訊班就只是想把所有的藥都弄懂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 然我也可以請問您
就算中醫藥相關科系的學生他們上了四五年的課有把所有中醫藥相關知識給學會嗎?
傷寒雜病論中醫相關科系是否有全都教完呢?
同理 用在西醫上面 讀七年的醫學院也都能把浩翰的西醫給全部貫通嗎?
如果答案是不行的 那我們中藥商只上那162小時怎麼可能全都學完
所以我不知您酸這個的目的和用意是幹麻
linlin1122 wrote:
看來你已累積了很強的中藥知識 可賀
看來你對中藥店很酸,但不知你是不是中藥店幫你養大的,你老爸不是中盤商嗎?不是靠中藥店起家的嗎?
今天你說中藥店連晉耆北耆都分不清楚,是誰之過,你不是說你很慶幸生在中盤商的家庭,對上有貿易進口商,對下中藥店,那我問你中藥店都是靠你們中盤商拿什麼貨就賣什麼貨,你們中盤商說這是晉耆就是晉耆,說北耆就是北耆,我想你父親以前應該是這樣對中藥店的老闆這樣說的吧,不知你父親現在會不會分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就是北耆,不知你父親有沒有對進口商好好的把關,哪一種才是正確的藥材?應該你父親賣的中藥店應該賣的多是正確的藥材,那你應該告訴網友去哪幾家中藥點買才能買到好貨 。還有記得下一次去中藥店抄貨或送貨要教導中藥店老闆說甚麼是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 或是其他中藥名稱在網路上常用名稱已有了別的名詞了,以免中藥店常被罵說無知,因為廠商有義務教導店家,或開班請中醫藥師來上課說明藥材的真品種好壞 我一定第一個報名,尤其你對中藥知識那麼強更應該去教導店家不是在網路亂講,讓消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產生恐慌,中藥店一路生存下來,被擠壓,被批判,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還被你攪和得一文不值,想當初還沒有西醫那麼發達時,中醫藥救活了都少人的性命,到現在也有多少頑劣病症不是靠中醫藥延續生命。
台灣中藥材分進口的中藥材及本地產的藥材,現今本地產的中藥材因為長期的採伐數量已很少了,山林又受國家保護,不能再亂採,只有零星幾味草本藥材有栽培供應市場而已 ,一家中藥店的藥材種類約在500種左右 幾乎全部仰賴進口,大陸還未開放以前,在台灣的中藥店老闆幾乎沒有看過中藥材的原植物 我想包括樓主的父親(中盤商)也沒有看過 甚至連進口商也很少看過 因以前都是從香港轉運回台灣的 到香港的藥材都已是變成飲片了,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從365味藥材,至明朝本草綱目1892味,中間刪刪補補,再至清末本草備要只剩460種 ,(台灣中藥店皆以此為藍本) (現在大陸版本中藥學藥材品種已到五千種以上了)那時的版本對藥材品種的描述就不是很明確,那是因為以前還沒有植物分類學,大陸療福廣大,交通不便,傳達有所誤差,而且每一種植物同物異名,同名異物,地方俗言俗用,地方習慣用藥,同科同屬不同種也長得很像,不同科不同屬也有的長得很像,所以在以前種種不利的條件之下,才會產生現今中藥店一個困境,還好只有幾味有所爭執而已,但這幾味藥只是品種上的問題,他大致的功效也都還在,就以黃耆來說有人說北耆功效較好 晉耆較差 但在瘡口難於收口,增強免疫系統也一樣有效 ,以現代藥理分析來看有效成份,也沒有差很多,反過來說中醫用藥也很少只有用單味藥 他是在一個君臣佐使的思維之下 對症下藥來達到改善機體 使病症消除為原則,既不傷身體,有可強壯身驅除病魔。

我並沒有對中藥店很酸 我只是在酸一些沒良心用藥的店家 如果您有把我這篇文章五十幾頁的相關回答都有看完
我想您應該會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在酸中藥店 如果您只是突然看個頭在看個尾 然後就想來發表高見
那我只能把您當成那些嘴泡人士

至於中藥商的發展始 我在之前就有講過了 只是不知道您是否有時間去翻閱這棟大樓的文章

有些事不要扯那麼遠 動不動就問人家父親母親是否怎樣 很了不起嗎

我可以很老實的跟您說 我爸沒有盡好對進口商把關的責任啦 他也跟一般商人一樣
有時後會進一些便宜的藥材進來賣 因為客人有那些需求 他要養五個小孩 他能不賣嗎

他也沒有很多中藥學上面的知識 他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藥童出身 從我曾祖父那時在做就慢慢
學藥摸藥而來 他也沒有去上那些什麼培訓班的課 上課的是我媽 所以要他講什麼學名科種他都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是藥的好壞種類跟品質那些 而這些都是他長期間慢慢摸藥 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
從家裡進的藥 到去進口商那進的藥 跟去大陸參觀時看的藥 都是這樣慢慢摸慢慢累積來的

我不知道林天樹跟張賢哲這些現在中醫藥界的前輩是否也是以這種方式的
就我所知以前人的學習方式好像都是這樣 如果這樣是錯的要來被您質詢那我也無話可說
而且我也沒說不懂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的中藥房就罪該萬死 我只是說只能說那老闆太資深
可能沒去上課所以不知道 因為我知道有上過課的應該都知道這些常識
所以我不懂您說我酸的點在哪

易混用誤用藥材這種事不是一時間就能講清楚的 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累積和歷史背景而來
而且也是最近這十幾年來才開始在慢慢宣導的
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骨碎補和密蒙花 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用的都不是正品 可是有那幾間改過來的
如果您家是開中藥店的您家有改過來嗎?
我知道有這些我才開始去進那些過來 我也有在跟藥店說 只是要改的不多
我之前去上中醫藥委員會辦的易混用誤用藥材研討會回來 拿藥給我爸看
我爸也只是說 對阿 他們以前是用這種 只是後來不知後來是誰進進來賣 後來藥店看那個漂亮
和客人喜歡 才都用那個 不然他剛開始學藥的時後 看到的碎補跟蒙花都是正品

如果您這麼了解 不知道是否可以解釋給我聽 我很想知道
linlin1122 wrote:
我是漫遊至此,看到你的大論,引起很大的共鳴,有感而發,你有心讓中醫藥更好,這是非常好的,值得嘉許,但要用對方法,才不會更誤導,小弟不才,若有造次,請多包涵


小弟才不才 發文用錯的方法 引來許多人的批評和指教
不過這樣也能讓我了解更多和懂得如何去改進 所以很歡迎大大的賜教

如果只是關著門只認為自己的最高明 那麼中藥商就永遠也沒辦法進步
要去知道人家在質疑我們什麼和去改進那些缺點 並補足當中的不足
我想這才是新一代的中藥商所要去做的事

我發這篇文的目的除了是罵那些沒良心的藥店之外 主要也是想聽取各界的批評和指教
當然這棟樓蓋了五十幾頁 也有累積許多的各界的經驗和指教了
如果您有時間不訪也可以看一下 就會知道我是否用錯方法了

不是我酸你培訓的事.是你自己講的.大部分的人去那裡.只有在唬爛.玩 不專心.那你可是最近才去上課的吧?你可知道以前去上培訓的同學有的都已在中藥界累積了都少年的經驗.有的甚至幾代了.回想當時去上培訓課時是要讓社會大眾從新對中藥店牌照從新認證而去上的.他還有起了一個作用.讓同業同行之間更彼此了解溝通往來.有更廣闊學術討論空間.因以前同行很容易相忌.故步自封.閉門造車.現在都能坐下互相來研討.

以當時時代.相信家父也沒有那個能耐去左右進口商.更何況把關.這我能體諒.致於老爸要養5個孩子.所以買一些較便宜的貨來賣.為了孩子.那中藥店的老闆有的要養7個十個甚至更多.你說他們賣便宜貨有錯嗎?我相信每家中藥店接到客人的藥單.一定會問你要上等藥材或是要較便宜藥材.那是由客人決定.一分錢一分貨.這道理我想客人一定知道的.何況每一個行業的產品多有上等.中等.下等之分

致於藥的品種.不是你說了就可以改變的.上次我有說過他受時代背景.地理環境.植物分類.地方習慣用法等等.如泡製就分了那麼多種.也有人說不用泡製.用藥就要他的屬性藥效.有些藥材你把它泡製了.他的功效還在嗎?值得深思.
你說這一味藥材是正品.這可能是你進口商或盤商對中藥店講的.可能在台灣可以這麼說.在大陸就不一定了.甚至藥物學更不能那麼鐵定了.何況你及父親都是從事藥商工作.並非學者更不能說得那麼肯定

這20幾年來我費很都心思時間去探討台灣本草及中藥材學.為了對他更深入的認識.起初先去跟台大高木村恩師學習植物分類.跟他跑遍台灣每個角落.去跟中藥材核對作比較.也常去大陸藥材市集去參觀.對本草學更不敢亂斷言.

蒙花中藥店有馬錢科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花蕾及花序。
及瑞香科植物結香Edgewarthia chrysantha Lindl.的花蕾或花序。
馬錢科的密蒙花台灣叫老蒙花 瑞香科植物結香花叫新蒙花.我想你一定要說老蒙花才對.新蒙花是錯的.兩種作用照目前記載來看都能滋養肝腎,明目消翳.沒有人作藥理分析或人體實驗.大家都不敢說.哪一種才比較有效
本草備要記載說密蒙花產蜀中,葉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如果照本草備要記載來看應該是新蒙花.為什麼.因為新蒙花是瑞香科瑞香科經冬葉才不會凋落.花是頭狀花序而蒙茸.馬錢科尤其這一屬.到冬天葉都掉光光的.花是密聚的花序.所以說哪一種才對.是要聽你們的.或是要照書來說呢.還值的爭論.

骨碎補來源品種就不只有以下幾種..
1.中華槲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 Diels (水龍骨科)
2.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水龍骨科)
3.崖薑(崖薑蕨) 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l.)Ching(水龍骨科)
4.大葉骨碎補Davallia formosana Hayata (骨碎補科)
5.海州骨碎補Davallia mariesii Moore (骨碎補科)
6.光葉槲蕨Drynaria propinqna J.Sm. (水龍骨科)
7.杯狀蓋陰石蕨〈杯狀蓋骨碎補〉Humata griffithiana (Hook.) C. Chr. (骨碎補科)
8.馬來陰石蕨Humata pectinata (J. Smith) Desv(骨碎補科)
所以你能說出你家賣的是哪一種品種嗎?他的基原學名?.這一種品種是最有效得嗎?這一種品種才是對的嗎?

能請你把你家得敗醬草PO上來看嗎.看是真品或偽品.讓大家見識見識.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