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3

被判定糖尿病..人生依舊是彩色的DX..

比卡超123 wrote:
推薦你吃炳翰人蔘粉...(恕刪)


我這棟樓 不歡迎推銷神丹妙藥垃圾食品的廣告..

昨天註冊01帳號 今天回四篇文..神丹妙藥 糖尿病.灰指甲.手腳冰冷.膝下無子...

根本治百病了..別這麼瞎好不好..

別侮辱這棟樓病友的智慧好嗎? 沒人會相信你的神丹妙藥的啦..














bob19620102 wrote:
好快,又三個月要放...(恕刪)


恭喜板大放板得高分. 小弟月底複診, 應該是有進步, 但不會是很好. 最近空腹竟又上到 120左右, 要再努力!
版大加油!!!

維持血糖的仙丹妙藥只有

飲食控制
多運動
充足睡眠
勤量血糖
聽醫師指示規律服藥

最重要的是...

"爬完這棟摩天大樓!!!"

bob19620102 wrote:
好快,又三個月要放榜...(恕刪)
今天看到一篇不錯的糖尿病衛教報導..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糖尿病!糖尿病衛教師:血糖控制好壞的關鍵在於...(點我)

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衛教師認為糖友本身的控糖效果取決於許多生活習慣。(攝影/陳稚華)

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且每年以25,000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中。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一起來看看糖尿病衛教師、醫師教你如何如何正確控糖.......

「有些中老年人通常都是在做健檢抽血時,才發現自己的血糖偏高,甚至已經被診斷為糖尿病了。」成美診所護理師也是糖尿病衛教師的陳美華表示。

陳美華說,常有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病人到診所就診,75%都是在原本治療的地方醣化血色素控制不理想,想換個地方試試,25%才是因大醫院就診不便、候診太久,直接在住家附近的內科診所開原處方的藥。

血糖控制得好與不好,關鍵在於......

陳美華直言,「真正會將血糖控制得很好的病人,大多是遵從醫師醫囑且在家會血糖自我監測的人。」她表示,沒在做飲食控制與運動的人,只會在抽血數據不理想時,覺得醫師開的藥物效果不好, 而要求醫師要開更好的藥物,「但往往在已使用2-3種降血糖藥物且合併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卻忽略了本身的胰島素功能可能越來越不好,所以吃的藥物效果也變得很有限。」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於2015年曾建議3項系統性照護的重點,「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是因同一種治療方式並不適合每一位病人,以醫師的專業、及尊重病人治療意願、以病人為決策者等,做出最適當的醫療決策。

再來是「糖尿病採終生照護」,陳美華提到,在醫療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存活年齡增加,但相對的有更高機率合併心衰竭、脂肪肝、骨質疏鬆、牙科疾病、聽力損害等疾病,因此更需全方位幫病人做照護,避免其他疾病產生。

血糖藥吃太多會洗腎?護理師:血糖沒控制好更易洗腎

而在「加強對糖尿病病人的宣導」方面,陳美華指出4大重點,包括:

1.規則服藥,切勿自行改藥

血糖藥依作用機轉的不同,有分空腹或飯後吃,陳美華觀察有些上班族可能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服藥,或者工作太忙時常忘記吃藥。「也有些人喜歡自己當醫師,自行調整藥物,原本1天2次的藥,覺得血糖不高又不喜歡量血糖,就自己改成1天吃1次,或隨性的想到再吃。還有的病人說看到一堆藥就會怕,怕吃太多藥會洗腎,但其實是血糖沒控制好才更容易洗腎,且容易產生其他的併發症,先把血糖控制好,才有減少藥物的機會。」

2.均衡飲食、三餐定時定量

至於飲食的部分,陳美華認為糖友應三餐定時、控制份量並均衡飲食。「含醣食物(全穀根莖類、水果、低脂乳品類)要注意份量,多吃葉菜類的蔬菜可降餐後血糖,也要避免喝含糖飲料,並攝取足夠水分,每日需攝取1,500-2,000cc的白開水。」

3.維持理想體重:減重5%能改善血糖

「肥胖的病人適當的減重5-10%,有助改善胰島素阻抗。」陳美華指出,養成運動習慣,一週至少運動5天、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對改善血糖很有幫助。「現在網路上的運動影片非常多,像『科學7分鐘』就是一種較高強度的運動且在家就可以做;老年人膝蓋不好,也可以選擇做毛巾操。」

4.血糖自我監測:打了胰島素還是要測血糖

陳美華也強調,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應有量測血糖的習慣,「尤其是剛開始服藥、飲食控制的患者更要自我監測!」她表示,因為剛開始使用藥物有時會有「假性低血糖」的現象,也有些老人一聽到自己得糖尿病就嚇得什麼都不敢吃,容易引發低血糖的現象。「施打胰島素病人也要量血糖, 自己學會調劑量,不然一直打固定的劑量,劑量不夠,飲食也不控制,血糖就會降不下來。」
檢視相片

陳美華強調,「施打胰島素病人也要量血糖、調劑量,不然一直打固定的劑量,劑量不夠,飲食也不控制,血糖就會降不下來。」(圖片來源/stevepb@pixabay)

前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視鏡室及超音波室主任、成美腸胃專科診所院長陳炳諴,也表示,「糖尿病人剛確診為糖尿病時,常會經歷焦慮、害怕擔心低血糖的病症及憂鬱無望等感受,我們都要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協助。」

除了基本的飲食、藥物、運動外,陳炳諴認為以下幾點對糖友來說也非常重要:

(1)家人支持、協助糖友,控糖更有效

陳炳諴表示,血糖控制較不理想的病人,通常都是已罹患糖尿病有2-3年以上、甚至病程更久的青壯年患者,「這些人其實對糖尿病的併發症都很清楚,但可能覺得自己還年輕、工作又忙,且糖尿病併發症通常還未出現,所以服藥順從性很差。」
也常聽有些糖友因家族有人洗腎,更害怕自己要洗腎、也想積極治療,但身邊沒人盯時,一不注意又大吃大喝起來,「所以有家人的支持真的非常重要,讓糖友的主要照顧者(常是妻子、丈夫或子女)一起幫忙照護,他們的配合往往都可以讓病人的血糖控制得更好。」



(2)勿聽信偏方...「生酮飲食」要小心!

陳炳諴也提到,常會遇到一些病人,平時血糖控制不好,但最近流行什麼對降血糖有幫助的藥物他們都很清楚,「更有些腎功能不好的人常看一些電台說吃了某偏方對身體很好,卻往往忽略或許別人吃有效、但腎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只會增加腎臟負擔。」

「雖然這種心態或許每個人都有,但每種治療方式並不適用每個人。像『生酮飲食』在使用前一定要先告知醫師,因為需要做藥物上的調整;且血糖自我監測非常重要,才不會因為低血糖的問題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3)充足睡眠

陳炳諴也建議糖友更要注意每日應睡足7-8小時,「睡眠不足會增加壓力賀爾蒙,造成身體發炎,造成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不佳導致血糖升高。」
檢視相片

陳炳諴表示,常聽有些糖友因家族有人洗腎,更害怕自己要洗腎、也想積極治療,但身邊沒人盯時,一不注意又大吃大喝起來。(攝影/陳稚華)

(4)避免抽菸喝酒:尼古丁會減少胰島素分泌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菸鹼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減少胰島素分泌、使血糖升高,吸菸也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除了血糖控制不好會引發併發症,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陳炳諴進一步指出,空腹喝酒易造成低血糖,且過度飲酒會增加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胰臟癌的發生率。「男性每天最多飲用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天最多飲用1個酒精當量。」

※1酒精當量(約15克酒精) =約相當於啤酒375 cc (酒精濃度4%)=水果酒150 cc (酒精濃度10%)=高粱酒30 cc (酒精濃度53%)

(5)生病或做檢查時請告知醫師

糖尿病病人如果受傷時,陳炳諴建議患者要到照護的診所讓醫師看診,勿自行塗抹其他不明藥膏,「因為不正確的治療方式除了傷口易感染不易癒合外,嚴重者更會增加截肢的風險。」

陳美華也提醒糖尿病友,想把血糖控制好,除了按時服藥、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有良好的照護團隊給予整體照顧外,「最重要的還是患者本身要有心想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這樣才是最完善的照護。」

護理師小檔案_陳美華

現任:成美診所護理師
經歷: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
專長:成美診所CDE衛教師執照、成美診所糖尿病共照網衛教師執照

醫師小檔案_陳炳諴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科主治醫師、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視鏡室及超音波室主任
現職:台南成美診所院長
專長:胃腸肝膽專科疾病、內科專科疾病、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BOB大您好~
小弟今年41歲,糖尿病已14年了!仗著年輕長期控制不良又煙又酒~
每次回診醫生除了搖頭無言外加藥加量.從發病時的吃藥到現在的胰島素
從每天晚上的24單位打到早上24單位晚上16單位加每餐必吃的糖祿及每日的降血脂藥
因有血糖機的需求而拜讀了BOB大的文章,看了各位大哥大姊的努力與毅力
我想我沒理由繼續墮落吧~
三個月前開始調整飲食,運動(騎自行車)從一開始的30分鐘到現在的一小時
體重89KG,現在84KG 糖化11.7到現在的9.7,慢慢的看到了變化(雖然很慢)
藥量胰島素早上24醫生調整為20,晚上16調整為14糖祿每餐不變加每日降血脂藥
但現在有個問題想請教BOB大,我晚餐前測血糖平均109左右,用餐完約晚上八點
八點半開始運動一個小時,之前正常打14的胰島素運動完一定低血糖藥立即補糖
最近開始停了晚上的胰島素想以運動調整但運動後平均血糖為135,早上起床測
血糖平均為145(過高)想問BOB大應該怎麼調整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胰島素該繼續打嗎?跟醫生反映只說要繼續不能停這讓我好困惑阿
因想控制血糖而運動調整飲食.但又遇低血糖藥立即補糖進身體,
好想有點本末倒置~
希望能聽聽BOB大及各位板上大哥大姐的建議能讓我有改進的方向及目標
謝謝各位~~~

MARK660608 wrote:

BOB大您好~
小弟今年41歲,糖尿病已14年了!仗著年輕長期控制不良又煙又酒~
每次回診醫生除了搖頭無言外加藥加量.從發病時的吃藥到現在的胰島素
從每天晚上的24單位打到早上24單位晚上16單位加每餐必吃的糖祿及每日的降血脂藥
因有血糖機的需求而拜讀了BOB大的文章,看了各位大哥大姊的努力與毅力
我想我沒理由繼續墮落吧~
三個月前開始調整飲食,運動(騎自行車)從一開始的30分鐘到現在的一小時
體重89KG,現在84KG 糖化11.7到現在的9.7,慢慢的看到了變化(雖然很慢)
藥量胰島素早上24醫生調整為20,晚上16調整為14糖祿每餐不變加每日降血脂藥

但現在有個問題想請教BOB大,

我晚餐前測血糖平均109左右,用餐完約晚上八點
八點半開始運動一個小時,之前正常打14的胰島素運動完一定低血糖藥立即補糖
最近開始停了晚上的胰島素想以運動調整但運動後平均血糖為135,早上起床測
血糖平均為145(過高)想問BOB大應該怎麼調整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胰島素該繼續打嗎?跟醫生反映只說要繼續不能停這讓我好困惑阿
因想控制血糖而運動調整飲食.但又遇低血糖藥立即補糖進身體,
好想有點本末倒置~
希望能聽聽BOB大及各位板上大哥大姐的建議能讓我有改進的方向及目標
謝謝各位~~~




我沒有打胰島素的經驗 所以 紅字部分 我不敢給你意見.

我覺得 你跑一趟醫院 問一下醫生或醫院的衛教師比較保險..

你墮落太久 讓身體一直停留在壞學生放牛班的不良環境太久了..

很高興你能有所省悟要開始改變..但是 千萬急不得..

手段如果一時太激烈 你的身體會受不了的(起伏太大..)

你之前墮落太久 不控制飲食 不乖乖打針吃藥 讓醫生的藥越開越重...

現在 你浪子回頭 至少你要先讓醫生相信你..

如果我是醫生..你這壞小孩 誰知道 你會不會真的認真控制飲食跟努力運動?..

如果你不是認真的 我貿然答應你減藥或不打針..那豈不是害了你?..

你這問題 仔細看上面那篇衛教師的文章就有答案了不是嗎?..

不用急 也急不得..只要你的胰臟還沒被你完全操死 操到功能是0的話..

乖乖聽醫囑 該打針就打針 該吃藥就吃藥 絕對可以成功慢慢減藥甚至停針停藥的..



建議花個半個月時間 慢慢爬完這棟樓看完所有討論文章 你就會看到很明確的方向跟彩虹..
謝謝BOB大哥的建議與鼓勵~
我繼續努力再來跟各位報告進度~
謝謝啦~~~
上週的抽血檢驗結果出爐:
空腹血糖 : 119
偏高應該是因為抽血的時間已經是10:30,雖然是空腹沒有進食,可能身體已經自然補上血糖了吧?

糖化血色素 : 5.6%
跟糖護士App模擬的數值很接近 : 5.7%


adam1491 wrote:
上週的抽血檢驗結果...(恕刪)


強~~
回報上週檢查報告:
107/6 空腹168
糖化11.6
107/8 空腹88
糖化6.2
107/11空腹91
糖化5.7
藥物劑量維持不變 再繼續加油

謝謝BOB大 謝謝大家





bob19620102 wrote:
強~~...(恕刪)
  • 68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8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