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陣子總是會有一些吃飽撐著沒事的人出來想要四處跟人家打嘴炮
這篇文章從剛開始蓋 就引起一些中西醫學的論戰
我也從一開始就說我發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引起這些論戰
畢竟雙方都有好的地方 大家互相扶持中西合作 才是對人民好的
只是有些人都眼睛溶不下一粒砂 耳朵也聽不了些許的雜音
只要是跟自己支持的或跟自己的觀點有違背的 就好像要把人家踩死似的
也難怪這個社會和世界 會越來越多紛亂 特別是台灣的社會和政治
如果那些政客 可以拿出多一點時間 來想想究竟如何才是對人民是好的
究竟如何才能不引起朝野對立 不同黨派互相取所優點來為人民
我想 台灣現在的景氣應該不是這樣
無奈 就是這麼多莫名其妙的人
如果真的那麼行 怎麼不多利用點時間 想要怎麼去做到比較好呢
看來果然是印證了 台語一句 歹年當厚蕭郎
加藤老鵰 wrote:
撇開中西醫理論歧異與...(恕刪)
榮安邱我google了一下才知道是誰, 新聞上說他在死前的十幾年前就發現得肝癌, 後來得到許榮助的協助而逐漸好轉, 促使他回頭協助許榮助開發養肝丸. 如果新聞屬實, 中醫在他身上的確發揮了效果. 但醫生治病不治命, 如果他後來仍是揮霍無度, 以為只要靠養肝丸就ok, 那也怨不得誰了.
至於這兩位急診是送西醫的部分, 我想最大原因不見得是西醫可靠, 而是方便. 台灣(或說全世界)的醫療幾乎傾全力(包含人力及財力)在西醫上, 所以西醫醫院及診所遍佈, 醫學中心也不少. 所以急診當然是送西醫, 先穩定下來再說, 而且未必是他本人的意願. 至於許榮助出院後是靠西醫還是中醫復健, 那得問他本人才知道. 如果台灣的發展是中西醫各半, 會送哪裏還不曉得呢! 這也是很多人怕吃西藥又不得不吃的原因.
至於看中醫經書的部分, 我想這個世上除了中譯本讓本國人了解外國文化之外, 還有一種叫白話本, 讓現代人了解古人的話. 所以, 懂不懂文言文, 重要, 但不是最重點. 不過, 這一點倒是讓我想起來, 不知道在哪看到的, 他說相較目前西醫人材多為理科出生, 中醫或許比較適合有文科天份的人就讀, 可是重點不在看懂古醫書, 而是文科人材可能對於中醫文化較能理解...之類的.
對現代人講道, 就像對古人講數位科技一樣難. 所以小弟不材才認為必須在中小學的時候學習像黃帝內經這些東西, 所謂耳濡目染, 就算不懂, 聽久了也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中小學生所讀的教材何必一定拘泥在現在這些呢? 我想如果小學時候就有人教我了解這些東西, 而且多少有照做的話, 我想我的身體會比現在更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