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心臟冠狀動脈斷層影像(CCTA)顯示高鈣化分數731及斑塊推估最大阻塞60%,高血脂,高尿酸、輕度高血壓,輕度高血糖

西醫只有檢查比較行,建議看看中醫試試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中醫我不懂,沒啥想法;但是中藥一直是團迷霧。隨便一片草藥或礦物,裡面就有上千種成分;不同季節或不同產地成分及濃度也不相同。怎麼下藥,真玄。

2025-07-19 20:41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這可能是中醫的硬傷。再加上台灣有在大量種植及發展中藥嗎?大陸的中藥聽說農藥殘留厲害?

2025-07-20 10:35
恭喜
另外,請問您一天吃幾個蛋? 印象中您生酮飲食一天吃兩顆蛋以上!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第一餐中午11:30;防彈咖啡加4~5顆,豬油煎荷包蛋。是有點嚇人。我會加40~50CC油在防彈咖啡中;冷軋橄欖油,草飼奶油,椰子油,中鏈脂肪酸。配方在首頁。吃這種儀式感餐食要有十足的信念才行,、、。

2025-07-21 11:47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看來膽固醇主要來源真的是肝臟自己製造的;食物吸收的不多。降血脂藥效成果驚人,只是不知是否對心腦血管疾病真有預防功效。感覺還是生活習慣及飲食改善比較實在。不會有藥物副作用而令人擔心。目前減一顆降血脂藥。

2025-07-21 21:09
bin888 wrote:
西醫只有檢查比較行,...(恕刪)


中醫藥的發展受限,中醫教學及養成不易、、、、、

我近半年來處理我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引發的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鈣化問題。
沒有症狀只是聽醫師建議,自費花了兩萬塊做了CCTA檢查;把自己嚇得不輕。

在心臟科,腦血管科,新陳代謝科,腎臟科,肝膽胃腸科,睡眠障礙科、、、、、
來回轉悠、、、、、

得到的教訓就是、、、、、
"目前的醫療保險制度,都只是為了"治病"。
我們要的是促進健康,才能遠離疾病;而沒"病症"醫院醫師是沒法管的,所以健康"沒藥醫"。
我們要用治病的醫療體系來維護自身的健康,是需要智慧的。
用你自己的智慧,保你自己的健康。
想當個甩手掌櫃,就只能等著醫師來幫你治病。"


"我都會先過濾網路上的看法,整理條列出統一的理論方法,分門別類,和專科醫師討論專科問題,討論治療方法修正或稱妥協。
找出醫師認同,醫院有資源配合,適合自己的醫療及生活型態的改善方法去執行。
同時規劃、執行、驗證、改進(PDCA)。邁向成功。
我個人經驗是,你必須是這個治療計畫主持發起人。
不要把壓力放在一位醫師身上;因為每位醫師資源有限,要多找幾位不同科別醫師協助分攤醫療檢查壓力,及專業知識共享包覆。
就好像我要成為一位運動選手,肯定需要多位不同專長的教練來訓練,協助我達成目標。每個教練各有專業範疇,兜起來才完善。"

"健檢報告沒有紅字,就代表身體健康嗎?治療及預防是有不同的檢驗標準範圍的,而健康更是要保證你能甩開疾病好幾條街,讓他望塵莫及;想靠近你都不可能。
看健檢報告要看連續幾年的趨勢,不是只看數字顏色。
專注在單項檢驗數據意義不大,一定要組合對比關聯起來看才有真實意義。
你知道健檢報告項目的合格範圍是怎麼訂出來的嗎?
為甚麼血壓血脂標準一直在降低?
為什麼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隨著醫療藥品手術的大力介入,仍然居高不下?
治病與促進健康的方法是大不同的。殊途亦不同歸。
值得想想?"

要促進健康就要從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入手;目標你自己要清楚明白。
醫師是教練,醫院是健身器材訓練場地及成果驗收的生化檢驗室。
要有成果必須要靠自己,方法方向把握在自己手上。
醫師像一把榔頭,用途是看見釘子就砸;清楚什麼才是危害健康的釘子,你自己要比醫師清楚才行。
治病他行,要健康必須自己來。
以上是我的心得,不是醫療建;"請諮詢你的醫師"。

5 個不容忽視的動脈阻塞隱性跡象(即使您感覺良好)


章節:
0:00 - 毫無徵兆的致命症狀
5:10 - 大多數人忽視的信號
10:20 - 你的腿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15:30 - 你的追踪器已經知道了
20:40 - 你忽略的警告
25:50 - 你的耳朵可能告訴你什麼
31:00 - 10 - 你忽略的警告25:50 - 你的耳朵可能告訴你什麼
31:00 - 100 開始


@DrSarahSeniorWellness
1 天前
以下是此資訊影片中討論的關鍵健康指標和行動步驟的細分: - 01:55跡象 1:牙齦炎和牙齦出血 - 慢性發炎和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跡象。 - 07:25跡象 2:小腿脫髮 - 表示血液循環受損和潛在的周邊動脈疾病 (PAD)。 - 12:15跡象 3:靜止心率和 HRV - 靜止心率上升和心率變異性 (HRV) 下降如何發出潛在代謝壓力的訊號。 - 21:15跡象 4:勃起功能障礙 (ED) - 通常是血流問題,可能在心臟症狀出現前幾年出現。 - 26:40跡象 5:耳垂皺褶(弗蘭克徵) - 與全身微血管損傷相關的視覺線索。 - 30:55行動計畫:如何偵測、監測和逆轉軟斑塊。 - 31:35步驟 1:進行正確的測試(CIMT、OGTT、發炎面板、高級脂質)。 - 34:40步驟 2:追蹤您的長期健康趨勢(HRV、靜止心率)。 - 35:10步驟 3: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改變狀況(降低胰島素、更明智的運動、優先恢復和減輕壓力)。
williamwu1107 wrote:
2025.07.16做了血液及尿液檢查。
7.23要去門診見醫師;改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回診。
看一些資料,衡量我的病況;我覺得比較偏重內分泌代謝異常問題。
雖然好像心腦血管症狀比較明顯。

體重幾乎沒變 78公斤 身高 171 腰臀比 94/101=0.93 ;BMI 26.7
血壓 110/70 脈搏 65
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略高;維持原樣沒怎麼變。A1C 5.8,空腹血糖 108
胰島素濃度及胰島素阻抗變比較差。 空腹胰島素 6.7,胰島素阻抗 1.79
血脂 進步最大;年初測出TC 313,LDL 239,HDL 推算值 58,TG 82。
07/16檢測結果大幅改善;TC 152,LDL 67, HDL 實測值 73,TG 64。
腎絲球過濾率略差 78.37;最後一次去年年初體檢還有95?不知是否是吃了降尿酸藥物引起的?
尿酸 3.7 優; 過往長期檢查(有案可查,連續10年)一直都高於7以上。3個月前開始吃降尿酸藥。

目前的改善方案加上吃藥控制,結果應該是成功的。
結論應該是目前看來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低。
心中大石終於暫時可以放下。


A1C 5.8,糖化血色素
空腹血糖 108
APO A1 189.8,載脂蛋白A1,HDL中的主要結構蛋白
APO B 64.7,載脂蛋白B,LDL中的主要結構蛋白
Insulin 6.7,空腹胰島素濃度(血液)
LDL-C 67,低密度膽固醇
HDL-C 73,高密度膽固醇
TC 152,總膽固醇
TG 64,三酸甘油脂
UA 3.7,尿酸(血液)
Crea. 0.96,肌酸酐(血液)
eGRF 78.37,推估腎絲球過濾率
CK 145,肌酸磷化酶
Bil-T 0.59,膽紅素總量
ALT 17,肝功能指數(發炎指數)
AST 24,肝功能指數(發炎指數)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LP(a) 17.9 ;載脂蛋白 a;小於 30,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2025.1.20測試值;一般受基因決定,不太會改變)
TC/HDL-C 2.1 ; 小於 3.5,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HOMA-IR 1.79 ;小於1 優,1~1.4正常, 1.5 ~ 1.9,輕微胰島素阻抗
TG/HDL-C 0.88 ;小於 2,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APO B/APO A1 0.34 ;小於 0.5,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LDL-C/HDL-C 0.92 ;小於 3.5,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non-HDL-C/HDL-C 1.08 ;小於3.5,心腦血管疾病低風險



今天去回診我的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看了檢驗報告後,減了一顆血脂藥,怡妥 10mg。三個月連續處方簽。
驗血單及心血管發炎指數檢查單;

高敏感性 C反應蛋白 hs-CRP;
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
維他命B12 Vitamin B12;
葉酸 Folate;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我最近回顧一下有關"尿酸"的討論;感覺這次血脂猛降低的原因,有可能是我開始吃降尿酸藥的原因?尿酸由7降至3.7。以前吃降血脂藥沒這麼猛過。

2025-08-05 10:16

URIC ACID Foods to AVOID: KEY Cause of Weight Gain, Diabetes, & Heart Disease | Dr. David Perlmutter
避免食用高尿酸食物:體重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 大衛·珀爾馬特博士


觀看次數:188,377次 2024年8月1日 級別-全新級別
註冊以取得您的終極血糖指南:https://levels.link/youtube?utm_campa...

高尿酸不僅會導致痛風,也是代謝健康和腸道健康惡化的標誌,並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攝取嘌呤會導致高尿酸水平,但我們食物系統中的其他成分也是罪魁禍首。 David Perlmutter 博士和 Casey Means 博士探討了高尿酸的問題、可能導致高尿酸水平的食物和飲料、為何尿酸會導致大腦健康惡化,以及對腸漏症和免疫系統的擔憂。 📍 David Perlmutter 醫學博士和 Casey Means 醫學博士討論的內容:
00:00 — 簡介
02:07 — 為什麼尿酸水平對代謝健康很重要
05:56 — 果糖是高尿酸水平的驅動因素
11:27 — 高果糖玉米糖漿導致肥胖
12:54 —多少水果和脂肪之間的主要區別

26:20 — 飲酒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
29:50 — 超加工食品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
39:33 — 腸道通透性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挑戰
50:15 — 免疫代謝是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之間的聯繫
57:33 — 什麼原因導致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功能失調? 🔗 連結:成績單和節目說明:https://www.levels.com/podcasts/261-u...
在 YouTube 上訂閱: / @levels
各位正在與血糖,糖化血色素及胰島素阻抗奮戰的糖友要注意了。
服用降血脂藥物會使血糖控制更困難。

我看到一篇關於他丁類藥物副作用的論文;我很慶幸是經由一位十分氣憤的醫師讀者大聲地暴露出來;否則我們可能看不到,因為被醫界集體慣性的忽視漠視裝作沒看見。準備讓這篇論文逐漸慢慢褪色消失。

這篇論文似乎說明了我這半年吃降血脂藥控制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不良副作用的可能原因及改善方法。
這近三個月的藥物內容如下;及血液檢查報告

他汀類藥物會提高A1C及血糖值,提高胰島素阻抗並降低GLP-1的分泌量達50%;連續服用他汀藥物16周後,下降趨勢沒有停止。
原因是影響破壞腸道菌生態(有益梭菌),解決方法是同時補充UDCA 500mg/day;
或者與醫師討論如何停止用藥?

"醫學情境下的「告知選擇」:
醫生告知病情與治療方案:
醫生向病人詳細說明病情、治療選項、可能的風險與益處,並讓病人理解並做出選擇。
病人自主權:
這項原則強調病人擁有選擇權,醫生有義務告知病人,確保病人在了解資訊後能進行「知情同意」,自主決定其醫療安排。 "




Statins Slash GLP-1 Levels: Human Controlled Trial
他汀類藥物降低GLP-1水平:人體對照試驗





AI 摘要
GLP-1 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一種由腸道分泌的天然荷爾蒙,主要作用是促進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時會延遲胃排空並增加飽足感,進而抑制食慾。 GLP-1 受體促效劑(俗稱「瘦瘦針」)為模擬此天然荷爾蒙的藥物,除了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外,其減重效果也廣受肯定。
GLP-1 的作用機制
促進胰島素分泌:: GLP-1 在血糖升高時,會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儲存。
抑制升糖素分泌:: 它也會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有助於穩定血糖。
延遲胃排空:: 讓食物在胃中停留更久,使用者會長時間感到飽足,進而減少進食量。
降低食慾:: 透過影響下視丘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應用與效果
治療糖尿病:: 主要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輔助減重:: 因其能降低食慾、增加飽足感,成為控制體重的重要工具。
心血管保護:: 部分研究顯示,這類藥物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常見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胃腸道症狀: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食慾不佳、腹脹和嘔吐,通常在初期使用時較明顯,隨時間會減輕。
誤嚥風險:
由於具有延遲胃排空的作用,在接受全身麻醉或深度鎮靜時,可能增加誤嚥(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飲食運動仍重要:
藥物效果再好,仍無法取代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體內GLP-1
透過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可以幫助身體分泌更多的GLP-1:
細嚼慢嚥,放慢吃飯速度。
吃飯時專心,避免分心。
避開超加工食品,多攝取纖維質。

觀看次數:


2025年8月25日 #心臟健康 #心血管疾病 #他汀類藥物
一家主流期刊發表的人體試驗數據顯示,他汀類藥物會導致胰島素阻抗,並降低人體GLP-1水平。這本該是頭條新聞!為什麼沒人討論?為什麼醫生都不知道?為什麼患者沒有被告知這些風險?有關參考文獻和書面分類,請參閱 StayCurious 代謝通訊:https://open.substack.com/pub/staycur...

所有通訊均可在https://StayCuriousMetabolism.com找到

章節
0:00 – 他汀類藥物導致胰島素抵抗並降低 GLP-1
1:18 –這篇他汀類藥物論文讓我不高興
2:40 – 看看細胞代謝數據:他汀類藥物、胰島素抗性和 GLP-1
5:24 – 糞便移植:揭示微生物組的核心作用
6:06 – 機制分解:他汀類藥物如何引發胰島素抗性並降低 GLP-1
6:34 – 補充 UDCA 的人體試驗可逆轉他汀類藥物誘導的代謝損傷指南




@Amy-tl2xe
1 小時前
我馬上把這段影片寄給我的心臟科醫生。自從服用瑞舒伐他汀(10毫克)以來,我的糖化血紅素(A1C)升到了6.1。我身材非常健美,體重130磅,飲食也很健康,所以A1C水平不應該達到那種程度。

@Michael-pn2ye
1 小時前
Nick,你覺得他們是不是因為想繼續銷售他汀類藥物而被掩蓋了?

@LibertyManor
1 小時前
哇!謝謝你!我會把這個訊息告訴我的醫生。我們一直在討論我是否應該服用低劑量的他汀類藥物,但我因為擔心糖尿病風險而猶豫了。非常感謝你分享這些資訊。

@tnthomas1954
42 分鐘前
這可能是我今年看過的最有趣/最重要的影片了。我服用阿托伐他汀已經好幾年了,很想和我的醫生討論一下,但我的醫生幾乎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真讓人沮喪。

@Xzelian
40 分鐘前
我現在是,而且永遠都是「反對他汀類藥物」的。先不說80%的絕對風險和微不足道的3-4%的絕對收益比。他汀類藥物會增加或加重胰島素抗性的風險。從「膽固醇導致動脈阻塞」這個早已有缺陷的舊範式來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問題是,這個舊範式已經被證明是錯的。所以,隨著胰島素抗性的惡化,你猜醫生會怎麼做?他們會增加血清胰島素的使用量。但事實已經充分證實,長期使用血清胰島素會導致動脈阻塞,形成鈣化。明白這裡的問題了嗎?用來緩解病情的藥物最終會導致病情惡化,而這種病情最終會被另一種加重病情的藥物不當治療。如果這還不是循環論證,我就不知道還有什麼是了。

@michaelpadula2943
58 分鐘前
太棒了!謝謝你,尼克!

@richardandrews5281
47 分鐘前
我喜歡這個影片。請提供一段視頻,說明製藥公司不會為了利益而將患者置於人民之上。想想你說的,這不是醫療建議。即使是你自己也需要保護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試圖相信醫生是如此令人沮喪。我希望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說明為什麼只有部分藥物研究向公眾披露。這對世界人民來說究竟公平嗎?世界需要像你這樣將邏輯置於經濟利益之上的醫生。

@amd4929
1 小時前
幹得好,謝謝尼克👍🏻

@SkyKing1717
33 分鐘前
大約25年來,一直有醫生想讓我服用他汀類藥物,但我一直拒絕。我想,奇蹟般地,我竟然還能堅持下去! 😄

@compulsiverambler1352
1 小時前
我的BMI在18.5左右徘徊,一年多來一直堅持純傳統食材的飲食,幾乎每天都會鍛煉到氣喘吁籲,但仍然有膽囊炎發作、脂肪肝症狀和高膽固醇(疑似坦普爾綜合徵,這意味著我的體重需要比大多數同身高的人輕,因為我的骨骼和肌肉像鳥一樣)。坦普症候群讓我更容易患上各種代謝綜合徵,許多患有托拉氏症的兒童即使體重不超標,膽固醇也已經很高了。所以,在了解這些之後,我絕對會拒絕他汀類藥物,正好趕在我去膽固醇診所就診之前,謝謝。

@firstchoicefarm7767
26 分鐘前
謝謝Nick!這篇論文不僅有趣,而且你關於這篇論文沒有得到應有關注的評論也非常到位。

@crivensro
1 分鐘前
賓果!現在我知道一年前發生了什麼事了!在家庭醫生的巨大壓力下,我開始服用瑞舒伐他汀(5毫克)。不到兩週,我常常半夜餓醒,白天的食慾也急劇增加。我以前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事。三個月內,我的體重增加了30多磅。後來,由於其他嚴重的副作用,我停用了這種他汀類藥物。停藥後,半夜的飢餓感和食慾的增加持續了好幾個月。一年過去了,儘管我每天均衡飲食,攝取1400卡路里,體重仍然沒有增加,而且我剛剛被診斷出患有胰島素抗性。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服用他汀類藥物了。如果一年前有人大力宣傳這項試驗,我絕對不會服用任何他汀類藥物。順便說一句,我自己就是醫學博士,直到現在才聽說過這項試驗…

@Svensvenson7777
39 秒前
太棒了,我是一名藥劑師,近十年來一直在呼籲反對他汀類藥物和飲食心臟假說。我從未聽說過這項研究,但我把它分享給了我認識的每一位藥劑師、醫生和執業護士。

@DW-DdoubleU
8 分鐘前 (已編輯)
感謝您提供的資訊。上週,我多次超音波檢查發現右頸動脈有斑塊,並且有中風家族史,因此開始服用10毫克瑞舒伐他汀和小劑量阿斯匹靈。除此之外,我56歲,退休,非常健康,每週進行5-6天高強度間歇訓練和肌力訓練,每週練習3天瑜珈。我吃天然食物,以蛋白質(每磅1克)為主,富含纖維,同時限製糖分。過去5年來,總膽固醇緩慢但穩定地上升,現在超過250。

@jerrycash5606
57 分鐘前
謝謝 Nick。很高興知道

@barbaraberwick8993
39 分鐘前
問題在於大藥房以及他們操縱每個人的權力。我有個朋友在埃及當藥劑師。他們都有一份「推薦名單」。如果他們從推薦名單上開藥,就能得到回報。在埃及,人們首先會去找藥劑師,而藥劑師在許多情況下都像醫生一樣行事。想像一下,一個普通人去看醫生,卻不知道你信任的人出於經濟原因讓你購買可能對你有幫助也可能沒幫助的藥物。我認為這裡也有類似的回扣給醫生,然後他們操縱每篇研究論文的重點,操縱哪些人被排除在數據之外,等等。我希望羅伯特甘迺迪能以某種方式打破這個腐敗且極為強大的體系。我希望人們能夠拋開政治,團結起來清理這個腐敗的體系。


@garybednarz
40 分鐘前 (已編輯)
當我被告知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時,我拒絕了,而且再也沒有服用。我母親後來告訴我,她也有類似的經歷,也拒絕了。當我們被告知需要服用這種藥物時,媒體已經對此有很多負面報道,那可能是 25 年前的事了。我聽過很多理由支持我的決定,但我告訴醫生的主要原因是,我聽說這種藥物容易導致糖尿病。我說我沒興趣。但醫生堅持認為這仍然符合我的最佳利益,並給了我一袋樣品。我很不情願地同意服用盡可能低的劑量,而且我也只打算服用這些。他告訴我,藥物不是這樣運作的。他說,你服用 500 毫克,然後你逐漸增加到 1000 毫克,之後我們再尋找目標劑量。所以,在藥架上放了很久後,我把藥丟了。

nya
3 分鐘前 (已編輯)
當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達到144的時候,醫生建議我服用他汀類藥物,但我堅決不吃。後來我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超過180才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當時我的總膽固醇只有220!不用了,不用了,不用了。
這是上一篇視訊的中文簡介;可以參照看看。


逆轉他汀類藥物引起的代謝損傷,許多醫生卻毫不知情

@@@@@@@@@@@@@@@@@@@@@@@
醫學情境下的「告知選擇」:
醫生告知病情與治療方案:
醫生向病人詳細說明病情、治療選項、可能的風險與益處,並讓病人理解並做出選擇。
病人自主權:
這項原則強調病人擁有選擇權,醫生有義務告知病人,確保病人在了解資訊後能進行「知情同意」,自主決定其醫療安排。
@@@@@@@@@@@@@@@@@@@@@@@

AI 摘要
知情同意的四個主要原則通常為 告知(Information)、理解(Comprehension)、自主(Voluntariness),以及同意(Consent)。 這四個要素結合了在臨床醫療或研究中,給予受試者充分的資訊,確保他們理解這些資訊,並在沒有強迫的情況下,自願同意參與。
一、 告知(Information)
提供參與者關於研究或醫療行為的詳細訊息,包括目的、方法、潛在風險、預期效益,以及替代方案。
二、 理解(Comprehension)
以參與者能理解的語言解釋所有資訊,並解答他們的疑問,確保他們充分了解研究內容。
三、 自主(Voluntariness)
強調參與者有自由做出決定的權利,不受任何強迫或不當影響。
四、 同意(Consent)
在參與者充分理解並自願做出決定後,獲得其明確的書面同意,才能進行後續的醫療處置或參與研究。
這四個原則共同構成了知情同意的核心,旨在保障研究參與者或病人的權益與尊嚴。

@@@@@@@@@@@@@@@@@@@@@@@@@@@@@@@@@@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