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睡眠呼吸中止症陽壓呼吸機治療經驗整理分享


APAP is Ruining Your Sleep! Why I Hate Auto Titrating CPAP APAP Machines.
APAP 正在毀掉你的睡眠!為什麼我討厭自動滴定 CPAP APAP 機器


When you SHOULD Change your CPAP Pressure.
當您應該更改 CPAP 壓力時。

以前看過這篇報導,感觸不深;重新再看一遍,覺得值得分享。
主要說明重點是,絕大多數APAP(自動調壓陽壓呼吸機)不夠聰明(正確),針對呼吸事件的判斷很多誤判(如中樞性呼吸中止的誤判為OA/HA,以及將RERA誤判為OA/HA);因此造成不正確的升壓,而壓力過高後,會引發覺醒或再次引起中樞性呼吸中止。整晚不斷的重複,升壓引發覺醒,後降壓,誤判又升壓,高壓引起覺醒後降壓、、、、、、不斷重複,反而整晚睡不安穩;更嚴重的問題是半夜因為壓力太高而摘掉面罩。
呼吸機設計上的不足與缺失;加上我們太神話誇大了APAP的功能及適用範圍;過度信賴呼吸機自動調壓功能,反而造成治療效果不好。

他建議當利用APAP一段時間後,已經大致確定適當的壓力值後;建議調整設定壓力,改用固定壓力模式嘗試看看。
對某些病患來說,可能治療效果會比較好。他有範例說明,可對照看看。
這個適當壓力,是需要長期反覆調整確認的。身體狀態(體力、體重、內分泌)及老化都會影響。

轉換成CPAP模式(固定壓力模式),對一些患者來說,猶如打通任都二脈;以前在APAP模式下(自動調壓模式),氣血翻騰的現象都不見了。
影片下方,有很多病患,跟貼發文感謝的一長串;值得參考看看,看是否自己也有類似狀況。
其中一些跟貼的用戶,也有提到自身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還有使用心得,可以看看。
試試看,固定壓力模式,可能更適合你?

我一直建議當確定要使用陽壓呼吸機治療後,要再回醫院做一次治療壓力的滴定(Titration)測試。
千萬不要相信寬範圍的自動調壓模式(一般設定為4~20 cmH2O);以為當個甩手掌櫃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真的要使用自動調壓模式,壓力範圍設定一定要夠窄;建議在4~5左右。可先帶入醫院測定出來的壓力範圍。
使用一段時間後,再依實際情況,按照機器的使用壓力紀錄,請呼吸治療師再微調壓力範圍。其實自己來更適當。因為可能要微調幾次,才能找到適當壓力值。
要注意,壓力高了,反而容易引發覺醒及中樞性呼吸中止次數上升、、、、
這時要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自我的感覺很重要。

譬如說,我的使用紀錄,(Prisma 20A) P50(中值或稱中位數)壓力是6~6.5cmH2O;P95(百分位數)壓力是8.5~9.5cmH2O。
因此我設定自動調壓範圍是,下限6~6.5,上限8.5~10。
原則是下限不能太低,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呼吸中止事件為原則;我覺得P50的壓力值是個好的選擇。這個壓力適合多數的睡眠壓力需求;舒適且安穩。。
上限壓力不能太高,會讓你驚醒的壓力,就算呼吸道通了,睡不著也白搭。夠用為原則;不必預留太多壓力調整空間。別擔心,如果有不明原因(感冒呼吸道感染,藥物鎮靜劑,飲酒等),當真遇上壓力不足以打通呼吸道阻塞問題,引發血氧大幅降低時,你的大腦會適時地叫醒你,又會恢復正常呼吸;你絕不因此窒息而亡。
當然這種合適的壓力範圍會隨年齡,身體狀態,藥物,環境,壓力而有變化;經常觀察P50及P95壓力數據,適時修改壓力範圍,是個正確做法。
另外要注意,如果P90=P95=設定的最高壓力值;這時表示上限壓力需要適當調高一些。

記得數字是冰冷的,自己的感受是溫暖的。跟隨感覺走就對了。
治療目的是舒服睡覺,一覺到天明;早上起床神清氣爽,上班精神集中,開車不打瞌睡。至於AHI、、、、看看就好(不見得正確)。
重點是,睡眠時間要夠長(8小時),漏氣要少要穩定(面罩的選用及鬆緊度調整),要閉嘴用鼻子呼吸(有需要輔助用下巴帶或膠帶封嘴),壓力要盡量低(首要降低上呼吸道阻力;可每天三次溫鹽水沖洗鼻腔,尤其是睡前;低劑量類固醇鼻噴劑,每天一次即可)。壓力是否合適,要關注在是否能一覺到天亮,舒服且滿足的睡覺。
適當使用簡單設備輔助驗證效果;因為呼吸機的AHI數值不夠準確,無法代表真正的治療效果。
24小時血氧機,紀錄夜間血氧飽和度,平均值要>94%(92%也行)。呼吸機(Prisma 20A/SMART/SOFT)或多功能手表,有夜間睡眠模式紀錄分析,N1 N2 N3 REM;各階段時間分配有適當比例;其中N3(深層睡眠或稱恢復性睡眠),最重要,時間要夠長(最好20%以上)。順便要觀察及控制漏氣量是否夠穩定?漏氣大及不穩定會干擾呼吸機的運作,會無法正確判斷呼吸事件的偵測;造成無法有效治療。
引响漏氣量的原因是,壓力過高,面罩不適合或束縛力不足,或張嘴呼吸。
尤其是張嘴呼吸最致命;要找耳鼻喉科醫生協助檢查解決。
自己可嘗試治標方法試試看;使用下巴帶或膠帶封嘴,或者使用全面罩。
如果是上呼吸道結構性阻力大,開刀是必須考慮的方法,多找醫師詢問方法解決。

閉嘴用鼻子呼吸是成功治療的關鍵條件。

能做到這些;您已經算是穩定治療成功了。
至於何時可以脫離呼吸機?
慢慢做夢吧!!
美夢相隨,有夢最美。

以上不是醫療建議,只是個人經驗談。
想嘗試改變前,請先諮詢您的醫師。

https://youtu.be/mTKwIjxa6Dw?si=6btSAxmG0xF5B2et
F&P Solo Mask Headgear - This Is GENIUS!
F&P Solo 面具頭飾 - 這真是天才!



https://youtu.be/X_5SCnVSf_Y?si=p6rWRBbAZiQcy9gV
NEW! F&P Solo Cpap Mask Guide - Use The AutoFit Force!
新的! F&P Solo Cpap 面罩指南 - 使用 AutoFit Force!

剛出現時售價超過200美金
現在大概120美金
看介紹內容,好像設計得很不錯!我覺得可以試試。

https://youtu.be/1lTDj5P4DnM?si=ODCGij7M4pIu5Fqe
F&P Solo - 誠實的用戶回饋 - 7/10
輕柔舒適與漏氣問題,永遠在天平上擺盪。
建議購買前先試戴看看吧!?他有兩種類型面罩,要挑選喔!!鼻枕與鼻墊(托)。
120美金,還是有點貴。

順便介紹幾種老款,有特色,便宜好用的 面罩;能銷售這麼久,自有大批用戶在支持。
以下幾種面罩,重點是便宜。
這個系列的特色就是,面罩下方的左右固定鈎,是一條可移動的塑膠繩鈎;當你扭動脖頸,牽引頭戴,照說力量會牽扯到面罩,引發面罩移位而漏氣。但是因為鈎繩是活動的,牽引力會使鈎繩順著移動而抵銷對面罩的拉扯力、面罩穩穩地貼在臉上。
適合睡眠姿勢不安穩多變的人。
很簡單神奇的設計。
要提醒注意的是,面罩內有一組泡沫墊(灰色),清洗時千萬不要擠壓它,會碎裂的。可順便多買幾個備用。
Fisher and Paykel FlexFit HC407及HC405 及HC406,Zest,Zest Q;這裡只列舉HC407。



https://youtu.be/W_x7ngd9RDM?si=QpfwzdeiR-khVvxg
Fisher and Paykel FlexiFit HC407 Nasal Mask
斐雪派克 FlexiFit HC407 鼻罩

另外一組是Resmed Mirage FX CPAP Mask 是我目前的現役面罩。我對他的評價是;很容易上手,很一般,沒甚麼可挑剔,很容易忘了他有甚麽特點;就是戴著舒服輕鬆。。。。。沒有意外的話,我應該會一直用下去。
當然還是有些特點的;橢圓形頭戴框住後腦杓,穩固定性好。頭帶編織厚實,韌性比較強,不易鬆弛。口罩雙層矽膠材質,外薄內厚,密封性及抗拉扯韌性兼顧。接觸面積算小,所需束縛力適中,舒適性不錯。

https://youtu.be/wblTdWRpRxQ?si=C6FiP-zurK9JycKa
ResMed Mirage FX: Fitting at Home
ResMed Mirage FX:在家安裝

總結一下我使用面罩的心得。
壓力壓力壓力、、、、一切問題都是壓力造成。
新手先從鼻面罩開始;就是最傳統的型式。適用性廣,各項功能特性及舒適性及性價比最平衡;不會自找麻煩,搬石頭砸腳。(Resmed Mirage FX CPAP Mask 或者 Fisher and Paykel FlexFit HC407 這都是我用過,覺得不錯,推薦給你)
想辦法先使壓力及漏氣降低;如果最高壓力能控制在10以下,漏氣量穩定且小,能閉嘴用鼻子呼吸。
這時甚麼面罩你都能適用,隨心所欲,可再選個讓你愉快且時髦的面罩吧!
讓枕邊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悅。

千萬不要輕易嘗試任何形式的全面罩,他非常難駕馭。一般使用全面罩的理由是壓力大,會張嘴呼吸(漏氣)。
相信我靠全面罩很難解決問題,除容易漏氣,又需要很大的束縛力;可能很難入睡,容易半夜拔掉面罩;或者被大量漏氣吹醒;或者因張嘴呼吸,造成下巴跑出面罩,引發大量漏氣。
除非你有嚴重的上呼吸道阻塞問題還未解決,暫時可用全面罩過渡期使用看看。
有必要可以買一個試試,說不定你是天選之人,就可以了。
壓力大要找到原因。如上呼吸道阻力大,常鼻塞,找醫師檢查,如果真要開刀,先嘗試保守治療方法。因為開刀失敗機率很大,副作用更大;手術後效果遞減,一到三年後大都白挨一刀;但是醫師很喜歡建議你動刀。
當然像嚴重的鼻中膈彎曲,嚴重的鼻息肉阻塞呼吸道鼻腔等病症,還是要考慮開刀治療。
保守作法,用洗鼻器溫鹽水沖洗鼻腔,每天三次。睡前低劑量類固醇鼻噴劑一次(可長期噴沒有副作用),張嘴呼吸可用膠帶貼嘴或下巴帶協助。

或者你可以詢問呼吸治療師或醫師,或呼吸機供應商;他們都有豐富經驗可提供協助;更重要的是,應該可以提供面罩試戴服務,比瞎子摸象可靠。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最近兩個月我換用全面罩,非常適配。壓力可以到12cmH2O,還不漏氣。解決我漏氣不穩定問題。我覺得全面罩穩定行性最佳,重點要戴得住。

2024-10-07 13:26

https://youtu.be/bFACegzpNU0?si=Pj2rFuIoFwoFn4Ou
Simple Fix For CPAP Stomach Pain, Bloating & Gas - Aerophagia
CPAP 胃痛、腹脹和脹氣的簡單修復方法 - 吞氣症

又有一個範例;由於自動調壓模式的控制不良(過激),造成壓力上下變動過大,引發吞氣症。
胃痛,腹部脹氣,放屁。
看見跟帖發表看法的人很踴躍;應該是普遍患者會遇到的問題。

病患案例,壓力範圍自動壓力模式 6~10,修改為固定壓力模式,壓力設定在 7。(他在自動模式下,高低壓都設定為 7)
捷克?太神奇了!!AHI降低為0,胃痛,腹部脹氣,吞氣症,放屁;都解決了。

6~10的壓力範圍看來不算高;看實際治療過程的紀錄,壓力變化大,上上下下,猶如過山車,很不舒服;治療效果肯定不好。

看來ResMed AirSense 10 Autoset 的自動調壓功能(APAP,標準模式),是能力欠佳的?或者你不適應它如過山車一般的壓力變化?
再次驗證,自動調壓模式,並沒有如製造商廣告詞形容的那麼好。

不論你使用何款機器;當你遇上整晚治療壓力上下變化大,面罩洩漏氣,吞氣症,腹脹放屁,AHI不穩定,睡不安穩、、、值得參考看看以上範例;將呼吸機調整為固定壓力模式,降低治療壓力,或許會有好的結果?

舒適度與治療效果的平衡(50/50),應該是黃金定律;AHI參考就好,個人睡眠品質感覺更重要。

有關ResMed AirSense 10 Autose自動模式控制壓力的演算法,可能過激問題;在以前就已經討論過。
這篇比較10部市售呼吸機大比拚的論文:還是ResMed出錢資助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3254273&p=574#88437927
🏆The Best Auto CPAP - It's NOT ResMed! 🤷🏻♂️
🏆最好的自動 CPAP - 它不是瑞思邁!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3254273&p=573#88426657
This ResMed Autoset Feature Is SCARY BAD! Change it now.
瑞思邁的自動設定功能太糟糕了!現在就改變吧。

請先和你的主治醫師討論。






最近不知何故,晚上戴呼吸面罩睡覺,張嘴呼吸經常發生,口乾舌燥,噪音惱人,連枕邊人都不停抱怨。
雖然戴下巴帶或膠帶封嘴都能解決,但是換我不舒適。忽然想到我有一組全面罩買來戴了幾次,漏氣大不適應,就擱下了。
馬上就翻出來再試試,發現還是容易漏氣。
今天研究了原因,發現是頭戴框住腦勺的結構,太軟會滑動,會撐開,鋼性不足,無法固定住面罩不滑動,因而容易漏氣。
因此改用ResMed Mirage FX頭戴替換試試。
果然是絕配,為全面罩提供良好的支撐及穩妥的固定,不再容易漏氣了,還是要適當的勒緊一些。
因為全面罩接觸臉部面積大,壓力撐開面罩的反作用力就大。相對束縛力就要更大些;否則容易漏氣。
我這兩組面罩,都是在蝦皮上買的;ResMed Mirage FX鼻罩是NT 1600左右買的;趁便宜,前後買了三組。
BMC-F1A全面罩是2022年買的,NT 1100,還比較便宜,只買了一組;缺點是頭戴太軟,固定力不足,容易漏氣。所以只買了一組。

看來治療壓力低(我的平均壓力是 6~8cmH2O),戴甚麼面罩都合適。
壓力高,要積極找到原因解決它;壓力低,呼吸機才能穩定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才能維持舒服的睡眠。

漏氣大與壓力高,互為因果。
漏氣大,會影響呼吸機對呼吸阻塞事件的判讀不準確,壓力調控失準;使呼吸中止症治療失敗。
壓力高,會睡不安穩,常被過高壓力驚醒,或面罩側漏,被漏氣吹醒;一樣睡不好。
搞不定的話,不要拖延;趕快找醫師,呼吸治療師,協助處理。

如果有人想嘗試這種BMC-F1A全面罩搭配ResMed Mirage FX頭戴的用法,請留意以下經驗說明。
1.請依照圖片2的頭帶魔鬼氈固定位置,很關鍵;因為是借用的頭戴,長度不對;粘貼在這個位置很適當,可適當微調鬆緊。
2.配戴時,請先將頭戴下方(下巴處)的兩個頭戴環,先脫鉤;由上往下戴好面罩後,再勾上下方面罩固定勾;可適當調整鬆緊。下方兩處不完全脫鉤,很難戴上面罩;因為ResMed Mirage FX頭戴比較緊繃。因此能足夠支撐固定住面罩,也不容易漏氣。
3.上方頭戴兩側往下,一部分應自然貼壓在耳廓面上,會比較舒適。不要像戴眼鏡掛在耳朵上。

ResMed AirFit™ F20/F10 Full Face CPAP Mask 的結構類似;頭戴好像也可適用,沒試過不確定是否適用。
整組看來應該也適用才對。

另外我想如果原廠的BMC-F1A全面罩頭戴,稍加修改應該可以解決固定不足問題。將頭頂上那圈框住頭部腦勺的部分,改用沒有彈性纖維帶;並將整組頭戴剛性加強,應該會好很多。
我想自己加固應該也行;腦勺部分那一圈,縫個布條固定框住應該可行。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慢慢適應調高壓力,已經可以承受6~12 cmH2O壓力範圍,平均8.5~9,高壓11.5。漏氣小且穩定,但是呼吸事件略升高(4~5) , 血氧降低事件變多? 還在嘗試調整。

2024-10-07 13:33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調高壓力原因是  AHI升高,調高感覺好些。

2024-10-07 13:35
使用全面罩一個半月以來,對比以前的紀錄;確認以前張嘴呼吸蠻頻繁的。漏氣數值起起落落。
使用全面罩後,漏氣幾乎是一直線,沒什麼變動。隨著壓力變化,漏氣同步升降一些。
但是有一晚,感覺吞氣症(aerophagy)又回來了,一早肚子脹痛,一直放屁。壓力少見的比較長時間停留在10cmH2O(設定的壓力上限),AHI 小升至 4次/小時。
看來應該是上呼吸道阻塞,引發張嘴呼吸造成;高壓力造成多餘的空氣經食道進入消化道,引起腹脹放屁。
我知道靠嘴巴呼吸不好;看來還是要再試試封嘴貼或下巴帶,是否也能解決問題;不然就可能是上呼吸道阻塞變嚴重了,吸不到氣,只能張嘴呼吸。

不過感覺全面罩如果戴得住,是解決疑難雜症的最強面罩。如上呼吸道偶而阻塞嚴重,偶而會(需要)張嘴呼吸問題。可惜絕大多數的患者,戴不住全面罩;或者單純的習慣張嘴呼吸。
如果是一直會張嘴呼吸或治療壓力很高,還是要找醫師協助解決。因為這是個嚴重的問題,要儘快解決。

我覺得自從換了Prisma 20A 後,設定的壓力上限又進一步降低(12>>10),實際平均壓力是6.5~8.5之間;幾個原先不太適用的面罩,變得操控自如,尤其是可以接受全面罩讓我驚喜。

使用新機器後,睡眠時間更長,更安靜安穩舒服。遇到問題也比較容易排除;比較不會在機器設定與面罩選擇間反覆折騰。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成因複雜,又非常個體化的疾病。症狀多,相同症狀處理方法不全然一致。
只有靠自己一個個方法去嘗試解決;醫師或呼吸師只能提供經驗建議,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要靠自己去一步步嘗試。這種個人化醫療設備,"在醫師的指導下",需要靠使用者自己微調,才比較合適?

太多人想當個甩手掌櫃,所以治療效果不好;以致半途而廢,很可惜。
國內健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投入資源太少,醫院只注重睡眠呼吸檢查及機器販售這有利潤的部分。
沒有提供呼吸治療師,跟進分析及改善增進療效;這才是最重要部分,也最難搞。這本該是健保要提供的醫療支持。
國外保險業者的作法很可以提供參考。就是不配合回診治療,不提高每日使用時數(4小時以上),就取銷醫療保險給付,並收回呼吸機。但是醫院及呼吸機供應商為維護利潤,會全力協助患者持續達成目標,最後會三贏。
患者必需努力自救;否則就等著慢性病陸續到來。
這個病不會立即致死;只是逐漸凋零,枯槁而亡、、、、、
今天早上又感覺肚子不舒服腹脹放屁;看了一下睡眠呼吸報告,發現壓力又上升至9.5,AHI 4/hr。上次大概是兩週前發生過一次。
越接近起床時間壓力越高,AHI RERA也越頻繁發生。
原壓力範圍設定 6~10
其他洩漏(P95 : 7.5L/M,沒有大量洩漏)及深度睡眠時間(2.15hr,24%)都很正常。
今晚調降壓力範圍在試試。
5~9 cmH2O;這個範圍是2008年,初次在馬偕做壓力滴定測試得到的結果。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已經調整到6~12cmH2O,漏氣小且穩定。持續觀查。

2024-10-07 13:41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APAP 🤫 - The Good, The Bad....The Ugly 🤮
解開 APAP 的秘密🤫 - 好的、壞的......醜陋的 🤮

看見這篇報導,我猶如墜入冰窟之中、、、、、、
原來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一直在一片迷霧中瞎轉悠、、、、還自我感覺良好?
睡眠呼吸機靠氣流量的變化在瞎編出治療成果,及猜測可能發生的呼吸事件。一切都是猜測出來的、、、升壓?降壓?
而醫師不會花時間在分析你的睡眠呼吸紀錄,更不用說協助你解決機器,面罩等發生的問題。自求多福?
呼吸機的供應商,當你款項付清後;"謝謝惠顧,有事再連絡"、、、、、也不再關心你的使用情況。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這正是目前睡眠呼吸中止治療的實況?!

補強方法
1. 使用血氧機紀錄整晚血氧濃度情況,驗證治療效果。血氧高於92%,代表身體器官在充足的血氧下得到充份 休息及排毒及機能修復。
2. 使用有睡眠階段紀錄的呼吸機(如Prisma 20A,其他系列也有);重點在深度睡眠階段(恢復性睡眠)時長及比例;時間及比例足夠,代表睡眠品質好。
3. 好的多功能手表,紀錄睡眠階段及血氧值。希望它夠準確;不是盲人騎瞎馬,又站在沒有舵的船上漂流?
4. 所有一手資料都在自己手上;你不分析處理,做出改善對策?還能指望誰?想當甩手掌櫃,這哪成啊?
5. 加入付費服務的治療團隊。目前所知的都在國外。國內能找誰?這本是健保與醫院該承接的責任。

我們國內的睡眠呼吸協會的袞袞諸公在幹些什麼鳥事?專心在要求政府,睡眠呼吸機不要開放自由進口?看緊 自己的荷包?還要求不要開立加註"病患在醫師的指導下,可在家自行操作"的申請自用進口呼吸機的通關密語?
原廠售價是國外售價的翻倍以上?前後夾擊;真是十面埋伏,不留活路?
羞不羞啊,你們這些大人們?
這難道不算另類的官商勾結嗎?
健保不提供呼吸機;也不能要病患加倍價購機啊?

連基本人權的治病都這麼的冰冷商業化?病患的權益,都在桌面下被賣掉了嗎?
智商157的白色巨人、90的官員們?;你還能讓我們震驚(鄙視?)到伊于胡底?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熟悉的專業消毒水味不見了?只剩銅臭、、、、?

Breaking CPAP - Episode 1. Genesis
顛覆目前的 CPAP - 第 1 集。


18:13 / 33:40 🤐 The Top-Secret CPAP Project That Has ResMed on Edge
🤐絕密 的CPAP 項目---令瑞思邁 (ResMed)毛骨悚然(惴惴不安)

打破 CPAP:第 2 部分 - 打破 CPAP 的人:第 1 部分 - Genesis - • 打破 CPAP - 第 1 集

他是一位將永遠改變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天才發明家,還是只是 Whacko(瘋子、怪人)? CPAP 產業是一場高風險的遊戲,諾亞博士已經賭上了所有的籌碼!問題是瑞思邁會放棄他還是養育他? 40 年來,我們一直依靠傳統的 CPAP 治療來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如果我們用錯了怎麼辦?在本影片中,我們將與 William Noah 博士一起深入探討傳統 CPAP 治療的驚人缺陷。歡迎加入我們,探索 V-Com™ 和 KairosPAP 如何解決不適、嘴巴和面罩漏氣,甚至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關鍵問題。了解為什麼這項創新被譽為世界各地 CPAP 用戶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以及它將如何重新定義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未來。

正確地來說,應該會讓目前現有的呼吸機製造商精神緊繃,睡不著覺。應該正在不眠不休的研究,如何繞過專利技術屏障,研發出類似的功能產品?
看來硬體沒有變化,修改升級韌體就行?
但是對我們這些患者來說,應該是期待救世主即將降臨?

套句我的年代布袋戲台詞 : 別人(呼吸機製造商)的痛苦,就是我的快樂。
等著看吧。
一些圖片
一些呼吸事件發生的當下圖形紀錄
這是我的Loewenstein Prisma 20A記錄下來的片段,再用原廠提供的軟體PrismaTS分析解讀並產出報告;非常生動清晰。
這是我用過呼吸機,能辨識呼吸事件種類最多及詳實的一台。
還可記錄深度睡眠(恢復性睡眠) ,也稱為 N3階段(早期是N3 + N4);發生的時長及百分比。是評估睡眠品質的客觀方法。
還是先提醒大家,以下圖片看看就好,不保證都對。就當是聽某人看圖說故事。反正全台在放颱風假,閒著也是閒著。
實際上的呼吸事件的判斷,非常嚴謹。需要腦電波,心電波,肢體動作,呼吸心跳,咽喉肌肉電波,血氧,胸部腹部擴張帶,呼吸氣流,眼動電波,,,,綜合判斷才能確認。
呼吸機只有氣流量檢測,壓力檢測,,,,,,,;一切呼吸事件只能在有限資訊下,努力的推測;前提還必須漏氣要小且穩定。
我自從換用全面罩後,漏氣低且穩定;這些圖表就有參考價值。
全面罩要戴得住,能穩定治療的條件,還是要先控制壓力要低,漏氣要低。
任何面罩都一樣,壓力要低;治療效果才會好。
而全面罩此時還能幫你解決,偶而會張嘴呼吸(否則會嘴巴漏氣)的問題。
但是壓力低並不是沒有壞處的;有個問題需要夠高的 壓力解決,不光是上呼吸道阻塞要打通;而是呼出的廢氣要靠壓力排出。如果壓力太小,會造成面罩中佇留過多二氧化碳(Mask CO2 retention ),會引起重複吸入廢氣。一般面罩的洩氣孔隙的排氣量大於6~12L/min(最低壓力下),即可避免此問題。

壓力!壓力!壓力!
成也壓力,敗也壓力。
打通呼吸道阻塞要靠壓力;壓力太大,會讓人無法安穩睡覺。
我的經驗,最高壓力要<10~12cmH2O,平均壓力<7~9cmH2O;才能安穩睡好覺。
每個人承受度不同,請自己嘗試調整。
搞不定就求教耳鼻喉醫師及呼吸胸腔醫師;再不行就找神經內科醫師;
一定要先降低治療壓力,減少漏氣及維持漏氣平穩。
但是開刀要謹慎;請多諮詢幾位醫師,再做決定。
上呼吸道阻塞,可先溫鹽水沖洗,每天三次以上;再噴類固醇鼻噴劑(我用Nasonex,可長期使用),每天一次。
大概1~2周內可見成效,1個月內可穩定治療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再考慮開刀;抗過敏藥物不適合長期吃。
請諮詢你的醫師。



CA : 中樞性呼吸中止;從高解析的原圖中,可以看見壓力及氣流曲線上,有些微的擾動;這是分辨OA或CA的技巧。 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 (FOT) :當檢測到呼吸停止時,在正常壓力上加上低頻擾動(4HZ ,+- 0.4 cmH2O);觀察氣流量變化,來判斷是CA(氣流擾動大),還是OA(氣流擾動小)。CA : 事件定義是,呼吸道暢通,但是沒有呼吸動作(沒有擴胸動作)。引發原因複雜,因為神經系統沒有發出命令,所以稱為中樞性呼吸中止事件。如果發生次數太高,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普通陽壓呼吸機無法有效治療,需要特殊功能的雙陽壓機。須能主動計時,發現時間內未主動吸氣,呼吸機就要強制產生足夠強的壓力,強迫肺部擴張,進行氧氣,二氧化碳交換;一段時間後,再降低壓力,讓二氧化碳排出。


OA : 阻塞性呼吸中止; 可以看見壓力及氣流曲線上,有些微可見的擾動;原因看前段說明,以分辨是OA還是CA。


OA & 打鼾


OH & 打鼾 ; OH : 呼吸道阻塞造成的低通氣


陳施式呼吸(Cheyne -Stokes respiration ) : 又稱潮式呼吸或陣發式呼吸。 CH : 中樞性低通氣;出現在潮式呼吸的過程中;大概是CSR事件判斷條件之一。


A movement : 是指睡眠姿勢變動引起的呼吸事件嗎?


RERA : 因呼吸相關努力(掙扎)造成的微覺醒。已經醒過來在大口喘氣,自己不知道;屬於睡眠周期被打斷,片段式睡眠。
因為不符合OA&HA分類標準,不計入AHI;但實質對睡眠品質引響更大。
有些人睡眠時間充足,AHI很低,就是白天會嗜睡沒精神;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引起。
因此以AHI為評估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程度的標準是不夠精準全面的。

"""" 以下節錄自"欠睡一族"網站""""
”自動型”機器的使用禁忌

自動型陽壓呼吸器也不是萬能的,對於有以下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的病友,是不適合使用自動型陽壓呼吸器的: 鬱(充)血性心臟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肥胖換氣不足綜合症 (Obesity hypoventilation)、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Central sleep apnea,CSA)、神經肌肉衰弱 (Neuromuscular weakness)及限制性肺部疾病 (Restrictive lung disease),這些病患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特殊設計、更複雜的呼吸器設備,如雙壓型陽壓呼吸器的一些衍伸型機型。
"""""""""""""""""""""""""""""""""""""""""""

以下是某天整份的呼吸機治療紀錄;最後兩頁有所有呼吸事件的名稱及標示顏色分類及簡單說明。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這篇是針對呼吸中止症患者,使用呼吸機一段時間後的建議。大概穩定使用1~2年後,,,,有點像"七年之癢";感覺是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的時候,,,,就是有點躁動不寧。
初入門的,也請參考看看;有可能解決治療效果不佳的問題。

當你得到適當的治療,成效不錯,但是感覺有點遺憾;偶爾會"走鐘"(失控),原因不明(漏氣,壓力,張嘴呼吸,口乾舌燥,鼻腔乾澀,吞氣腹脹痛,多屁,上呼吸道經常/偶發阻塞,呼吸事件偶而紫爆,睡不穩,睡不久,、、、)。

是時候了,該試試使用全面罩;"功能最全面的呼吸面罩"。

不用選昂貴時髦號稱舒適性高漏氣少的全面罩,建議選用傳統沒有額頭支撐墊的全面罩;我覺得額頭支撐不舒服有壓力,自由度差,翻身易漏氣;建議使用如BMC iVolve F1A(原廠頭戴固定性不好,我改用 ResMed Mirage FX原廠頭戴配BMC iVolve F1A全面罩本體,超搭配);可能ResMed AirFit F10 or AirFit F20也行,或者類似結構的全面罩;魚躍YF-02全面罩應該也可以,但是面罩長度略小,可能L號比較適合;頭戴固定性適當。
怕麻煩的,可直接由ResMed AirFit F10 or AirFit F20入手;雖然我沒用過,但結構與F1A相同,頭戴固定性穩固,應該沒問題。

如果能像我一樣,使用起來漏氣超小且漏氣穩定(只剩面罩固有洩氣量),此時不需擔心習慣性張嘴呼吸,打鼾,或偶發性上呼吸道阻塞或過敏性鼻炎,需要張嘴呼吸,全都沒影響;恭喜你又更上一層樓。治療效果會更穩定。

@@@@@@@@@@@@@@@@@@@@@@@@@@@@@@@@@@@@@@@@
@@@以下這段是我失敗的自殘行為,看看就好;實驗失敗告終;但是不表示你也不行?皮會癢嗎?癢就試試?

如果你還感覺"癢",還不夠舒服,就可以學我這樣,整些妖蛾子試試;把一些呼吸機以前用不好的功能再翻出來試試(號稱增加舒適性,減低呼吸氣流限制,降低AHI,RERA 等)?再上下調整一下壓力設定等等,,,,,看能否直接飛昇成仙?

我目前在嘗試開啟Prisma 20A特有的SoftPAP Level 3;雖然通氣量明顯上升,氣流波形堪稱完美;但是整晚紀錄血氧沒有比較好,深度睡眠比例<10%以下,反而降低。睡起來感覺有些昏沉,下午會打瞌睡。

2024.10.26日,宣告實驗失敗。設定調回6~12,APAP,標準模式,SoftPAP off。
血氧恢復正常,血氧飽和度基線 96%,血氧飽和度最小值 88%,低血氧飽和度平均 92.9%
當晚睡了6.5小時,壓力 中值 8.5, P90 10.5,P95 11, AHI 2,CH 2,RERA 1/hr,周期性呼吸共1次3分鐘,深度睡眠 30%!!!!!!!
又滿血復活了!!!!!!!!!

2024.11.16 這段時間幾乎每天整晚監測血氧,幾乎每晚都會記錄到血氧值降低到88%以下數次3~8次,總時間長0.2~1.6分鐘
@@@@@@@@@@@@@@@@@@@@@@@@@@@@@@@@@@@@@@@@

個人經驗;全面罩是睡眠呼吸機治療的"最佳人機介面"。問題是"用戶反映"初入門時不容易適應,使治療無法持續。我想睡覺時戴個面罩在臉上,又有誰會感覺舒服嗎?藥是苦的,能不吃嗎?
一開始治療時可嘗試從全面罩入門;如果一拍即合,恭喜你天選之人。
如果不適應,請再堅持至少一個月;只要有進步,就離成功不遠了。
實在不行,換鼻面罩;等治療穩定後,再考慮嘗試換用全面罩試試;使治療效果穩定度,更上一層樓。
這是我的建議,問問你的醫師吧。

如果你夠狠(對自己哦!),我會建議直接從全面罩開始並堅持到底;反正早晚要面對,就當只有一種面罩,叫做全面罩;既然是"功能最全面的面罩",當然誓死死磕到底、、、、。
當你下定決心,其實沒這麼困難。

每人都是獨立個體,適合的療法也各異。我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哪來的巧遇?都是嘔心瀝血後的成果。多努力,就體會到;到底是僧"推"月下門 ,還是僧"敲"月下門?要自己推敲。

這個病症困難在,所有一手資料在自己手上,治病的設備也在自己手上,使用效果如何只有自己清楚;你自己不分析解決,誰能?想當個甩手掌櫃,你還能依靠誰?

目前機器的功能調整及個人身體素質飲食運動控制的增強後;我覺得就我個人實驗心得,全面罩的使用會使呼吸機治療效果更穩定,更上一層樓。適合我,不知是否也適合你?提供分享。

我同事聽我介紹,買了一組魚躍YF-02全面罩,結構一樣,更便宜。同樣是M號,但是面罩短一些,卡在下顎靠近牙齒位置有點不舒服,打算加買L號;頭戴固定性還不錯,略遜於ResMed Mirage FX頭戴。

以下鏈接是我使用的全面罩的介紹。 BMC-F1A全面罩本體 + ResMed Mirage FX原廠頭戴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3254273&p=587#90135796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我同事聽我介紹,買了一組魚躍YF-02全面罩,結構一樣,更便宜。同樣是M號,但是面罩短一些,卡在下顎靠近牙齒位置有點不舒服,打算加買L號;頭戴固定性還不錯,略遜於ResMed Mirage FX頭戴。

2024-12-05 7:59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