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I媽媽說祖母被表哥弄得要死不活

我們常常會對某些人事物想, 當初如果不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 或是當初如果這樣做也許會比較好...
但, 時間不能重來, 人生也無法實驗, 換個方式會不會比較好, 其實沒人知道, 所以...別想太多...
出人 > 出錢 > 出嘴。 有親身經歷過的,都懂。 另外一提,有些人 常常把 上帝 與 醫生 搞混了。 兩者分工不同,手術靠醫生,術後自癒能力與年紀有關的靠上帝。 乾恩!
振作~~ wrote:
祖母去年93走掉之前...(恕刪)

阿公95歲騎摩托車出車禍,開刀完後說可以出院,結果出院當天在醫院往生,真想不到。
leecheelin wrote:
沒有辦法自主生活終日臥病在床需要專人照顧的人
活得愈久苦得愈多

沒錯!
而且當初堅持要救下來的人
通常是出一張嘴,不會因此接病人去照顧,一樣丟給原來照顧的人,結果病人受盡折磨的活著,照顧的人一樣不忍心的看著,一樣受苦的活著,折磨了勉強活著的人,毀了照顧者的人生。
這種情況醫生看的太多了,家人鄰里間也不乏例子。

以我看過的例子,極可能真正孝順的是樓主表哥,樓主的父母只是假日孝子,出錢就以為可以安心出一張嘴指使別人照顧不周,方法不對,不孝順!

真的有心,協調一下接祖母過去照顧吧! 換一下角度,和病人相處時間久一點,比較能體會病人的需要,以及照顧的辛苦。
是不是苟活不是由鄉民決定, 也不是由樓主決定

只有當事人才能決定想不想繼續活下去, 李登輝那麼多支架怎麼不早點死一死?
心導管又不是啥大手術, 也不用住院很多天, 當人人都是李登輝嗎?

這裡一堆人說浪費健保, 實際上需要的醫療行為又怎麼個浪費法?
濫開醫令, 重複檢查, 詐領健保, 藥價黑洞這些才是真正的無底洞大家怎麼都不提?裡面太多利益糾葛了

國外少見, 是因為外國人普遍沒存款, 醫療費用也負擔不起, 台灣的健保很偉大嗎?
現在四不像, 以利益為主的健保就是源自於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公醫制度」
「天邊孝子症候群」

如果是我90歲時有心臟病且影響到生活而做支架有機會能解決,我會做,不然躺著、拖著不知道是某年某月才會死!
當然也有可能會死在後遺症,那剛好就一了百了,沒甚麼好損失的。

在人生這階段做手術,目標是要改善生活品質,而不是為了延長壽命。
我阿媽出車禍在床上躺了兩、三年,後來身體不適送醫,發現有癌症。不知道狀況的家人吵著為什麼不開刀,為什麼不化療,不積極治療?結果最親近照顧阿媽的家人,還得被質疑。
後來醫生出面:阿媽快80了,年老體衰,一開刀或化療會撐不住,可能會馬上走掉。還不如好好的讓她休息,看有沒有機會好轉。當然沒多久就走了。
其實醫生才是正確的,家人在那邊傳來傳去的耳語,到底有誰能負責?
樓主的文看起來是表哥與阿媽同住,表哥才是最親近阿嬤的孫子。搞不好阿媽年紀大,唯一的樂趣就是等孫子下班聊聊天。搞不好阿媽身體不舒服,表哥第一個發現趕快送醫院。樓主的媽媽都嫁到外面沒有同住了,現在放這些馬後炮,對樓主的表哥是不是不公平?
振作~~ wrote:
也不是,其實意思是祖母醫生說她93歲做這種大手術,失敗機率很大,她會直接上西天。

我表哥資詢的醫生說要做心導管手術。

兩位醫師各說各話,匪疑所思,不知道要相信誰,而且都是醫師。


總合起來兩個醫生說的都沒錯的感覺~手術本身有失敗率~做與不做都會上西天,運氣問題,醫生報個風險,硬要做也可以,避免醫療糾紛
各有看法,
問題是沒做事的少給負面意見,
有心人很無奈阿.
如果開刀,對改善生活品質+減少病痛有幫助,要開,畢竟人不怕死,怕病痛來磨。

當然老人家的身體情況要評估,畢竟年紀大了,一個小狀況可能.........................

再說93歲,以任何標準都算高壽了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