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洗牙,設定給病患15min的牙醫,最好盡快換人。

洗牙應該不需要洗那麼久吧
認真洗乾淨也不用那麼久
很多病人怕痛導致牙醫師都不敢洗太乾淨,或是懶得洗很仔細?
正確應該是要拉開牙齦跟牙齒往裡面縫沖
痛和出血是正常的
你可能單純遇到沒洗淨的

洗牙的健保補助很好賺的,哪有什麼牙醫不是用來洗牙這件事
難賺的是根管治療吧,要挖好幾次
如果客人是窮逼,牙釘不打牙冠不做,
直接封填,到時牙齒承受力不足爆掉又要怪牙醫,自費項目也沒抽到
eanck wrote:
洗牙撥給病患30分鐘,過分嗎?(恕刪)


不過分,不過健保局給的給付是按件計酬的.
牙醫一個小時本來可以處理四件,因為你的要求變成只能處理兩件,對於牙醫收入馬上少一半.
你可以自費洗三十分鐘,絕對很仔細.
你要求每個人洗牙都升級到30分鐘,請問這多出來的費用由誰來負擔?
健保給付?那不是每個人的健保費又要漲? 你覺得台灣人可以接受嗎?
有些人牙齒都沒什麼問題也不需要30分鐘,硬性規定要30分鐘其實不合理.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eccctw wrote:
正確應該是要拉開牙齦跟牙齒往裡面縫沖

這是某一種酷刑吧?
懶王與艾瑞克為01認證HTC頭號酸手!
AYIYA wrote:
這是某一種酷刑吧?(恕刪)


結石都會藏在牙面跟牙齦的縫裡,因為通常刷牙會沒刷到
根管治療那才叫酷刑
把你牙齒挖空不斷拿針刷往裡面刮
真慘被砲成這樣。
如果根管治療都能像我遇到的一個菜醫師。花4個小時。在那邊戳..然後又拍數位X光。拍完又在量測。
那麼標準時間是什麼 4個根管一顆牙。最後 顯微鏡都請出來了.....翌日。還好沒被收一個自費。

牙髓治療 顯微放大越來越重要了。

顯微鏡檢查輔助複雜根管治

這牙科的問題可能要問 部長了。不過健保局的投訴。他會要你簽同意書。最後的結果 還不是就取消給付,或是不成立。
以後不要去就好了就不用花時間搞這個。

牙間刷要使用。不要像電動牙刷這麼神奇。我都不知道牙縫 他怎麼辦到。
ATB wrote:
不過分,不過健保局給的給付是按件計酬的.
牙醫一個小時本來可以處理四件,因為你的要求變成只能處理兩件,對於牙醫收入馬上少一半.



ATB wrote:
你可以自費洗三十分鐘,絕對很仔細.

我自費過,1800多元,同一名醫生,照樣以他平常的模式洗。
你真的自費過嗎?
如何確定一定會有不同態度?

ATB wrote:
你要求每個人洗牙都升級到30分鐘,請問這多出來的費用由誰來負擔?
健保給付?那不是每個人的健保費又要漲? 你覺得台灣人可以接受嗎?
有些人牙齒都沒什麼問題也不需要30分鐘,硬性規定要30分鐘其實不合理.


據我的觀察,人性沒有本善或本惡的問題,只有人性本"懶"。
尤其亞洲人更是喜歡搞小聰明、鑽漏洞,
如果不明定規則,詳細規範,在惡性競爭下,病患的權益只會愈來愈薄,
你能拿到多少醫療品質,全看醫生的良心和對你的喜惡。

你覺得現在的牙醫靠甚麼攬客?
主要是靠地緣關係,初次上門的病患留下資料後,往後全是靠櫃台人員拼命打電話、架網站、搞app,
美其名是去提醒病患,實際上是競爭太激烈,必須這樣才能"綁住客戶"。
為何我用"客戶"這個詞? 因為我覺得"病患"這個詞已經不適用。

我舉個例,台北大安區,從捷運科技大樓站到麟光站間,牙醫診所的密度超高,
每間診所又有多名醫生。
我因故只臨時去1次,登記一次基本資料,之後被連續提醒回診、洗牙長達兩年,
直到我言明以後不會再去;我在松山及其他地方的診所也遇到這情況。

不要以為醫生都是和顏悅色、抗壓性強,我遇過不少很跩的、傲嬌的、抗壓性低的、敷衍的,
這些情況大多是較年輕的醫生。
靠行的年輕醫生因為不滿被診所抽成,或是早早買了不動產,想盡速還清,
都會想拚案件量,多撈一點健保錢,請問最後犧牲的是誰?

為啥我知道這些牙醫的心態? 因為我家裡有4個牙醫。
tcwu wrote:
牙醫不是用來洗牙的
美國洗牙的是洗牙人員
正常洗要30分鐘
現在COVID-19要1小時/不能用水沖全手工
洗完牙醫師只檢查


你拿美國的醫療制度出來是想彰顯甚麼?

我也在美國看過牙醫,家族裡還有人在美國是開業中的牙醫。
在美國拿到執照的難度是台灣的好幾倍,因為要找到多種指定病症的病患去指定地點考核。

美國的醫療費用是台灣的10倍以上,尤其貴在人工費用。
國情不同,文化不同,如何能比?
為啥美國有這個制度? 你要不要去比較一下兩國的人工成本差距?

你這種舉例就好比拿西瓜比蘋果,一樣都是水果,但是沒有公平的基準。

如果你這種比法可以成立,那我是不是可以拿衣索比亞的牙醫制度去和美國牙醫制度比較?
Xantia_L wrote:
真慘被砲成這樣。

這本來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議題,我可沒有脆弱到怕被炮。

Xantia_L wrote:
如果根管治療都能像我遇到的一個菜醫師。花4個小時。在那邊戳..然後又拍數位X光。拍完又在量測。
那麼標準時間是什麼 4個根管一顆牙。最後 顯微鏡都請出來了.....翌日。還好沒被收一個自費。


菜醫師? 先不論他菜不菜,我就問你在他做完根管治療後,你有任何不適症狀嗎?
如果沒有,你遇到的是一個謹慎的醫師。

20~30年前的老一輩醫師,誰跟你搞這種精密操作?
大家都是憑"經驗和手感"。
我剛剛換另一位牙醫補蛀牙,
挖開一看,原來同一個牙縫的相鄰兩顆臼齒都蛀了,
這位醫生有讓我確認每一個處理細節,幸好第2顆發現得快,今天一同處理了。

回頭過來說,第2顆蛀得比較淺,但是範圍寬,如果仔細檢查是看的到黑斑的;
這一位醫生也有給我看另一顆的範圍。

這讓我更加確信前一位牙醫行事太過粗略。

由於這名醫生的前一名病患很早就弄好了,我後面也沒病患,我從進診所到離開共約40分鐘,
幫我弄牙齒就是不疾不徐穩穩做。

我真的認為看牙醫不要挑病患一堆的那種,醫生也是普通人,體力有限、精神力有限,
一堆病患擠在同一個醫生,每一個病患獲得的醫療品質一定下降。

另外,如果看到有哪一位醫生忙到超過吃飯時間點,而且你推估留給醫生的午休時間又短於2h,
除非急症或你很信賴該名醫生,否則最好退掛,換個時段再來,
這對醫生或病患都好。

牙醫屬於外科,很吃手藝的,你在精神不佳、飢餓狀態下,你的手藝程度會不會下降?
eanck wrote:
挖開一看,原來同一個牙縫的相鄰兩顆臼齒都蛀了
請問樓主有在使用牙線嗎?以你敘述的狀況,在使用牙線的時候應該可以感覺得到才是。

eanck wrote:洗牙,設定給病患15min的牙醫,最好盡快換人。
時間不是問題,牙醫檢查確實才是重點吧!要求30分鐘有點多了。
每半年洗牙一次,如果牙齒沒什麼結石,15分鐘都覺得太多!
如果牙醫反過來要求病患刷牙時間(包括正確使用牙線、牙間刷、牙刷)足足30分鐘整,試問你做得到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