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裝心臟支架的人還真不少

NQQegg wrote:
"塗藥支架(Drug-eluting stents)的產生,就是在原本的金屬支架撐開後貼血管壁的一側,塗上(coating)抑制免疫反應或細胞增生的材質。例如藥物Sirolimus、Paclitaxel、Everolimus、Biolimus。塗藥支架可讓一年內血管再狹窄率降到小於10%。近幾年還有可吸收式的生物膜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過往金屬或塗藥支架一旦放到體內是永久性的無法再取出。可吸收式生物膜架為一聚乳酸(PLA)多分子結構,其放到人體血管,經過2-3年後會全部被吸收分解成二氧化碳跟水。而其支架的一年再狹窄率則跟塗藥支架差不多均小於10%。
雖然支架的設計一直在進步,但是仍然需要面臨所置放的支架再狹窄的問題。臨床上,在已放置支架的病患,要偵測病人支架血管有沒有再狹窄,除了靠病患產生的胸悶胸痛等症狀以外,就需要仰賴像運動心電圖、核醫鉈201心肌灌注掃描及冠狀動脈電腦斷層來檢查。運動心電圖檢查在敏感度上較差;核醫及心肌灌注掃描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雖然準確度較高,但是病患需要輻射暴露以及顯影劑可能造成腎臟傷害。另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健保無給付屬於自費檢查,一次約需自費兩萬元。"
那是PLA型的...
擴孔後完成任務了~
我前面說過
支架還是會有
restenosis問題...
所以現在醫學研究
是放在此議題在研究...
不是現在把問題解決了就一勞永逸...

不用研究了 ~ 原始點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但是西醫打死裝作沒看到

因為原始點不花一毛錢 西醫再也撈不到一毛錢

勉勵 wrote:
不用研究了 ~ 原...(恕刪)


讚!

這玩意一定能使沒常識沒知識的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也是自然淘汰法則的最佳範例
meme貓 wrote:
讚!
這玩意一定能使沒常識沒知識的人口比例迅速下降
也是自然淘汰法則的最佳範例


哈哈~~~您看得真透徹!
我以為致力提升國民素質是良策,
原來還有這一招「去蕪存菁」。

勉勵 wrote:
原來會分解阿 那裝支...(恕刪)


無言。




hittaku0413 wrote:
心臟支架,是把血管撐...(恕刪)


前面我說過了,若沒有支架可安裝,也許病患根本就沒機會可改變自己,改善生活習慣。

支架裝了非解決根本,病患本身要再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戒煙.........



以上是我親身經驗,參考看看!




meme貓 wrote:
讚!這玩意一定能使沒...(恕刪)


去蕪存菁,
心臟科醫師葉樹人自己也在練顫掌


影片從介紹開始,有興趣可從頭看

https://youtu.be/tD1AHyMCxWk?t=118


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人,真的要練,那怕動作不標準也好。


補充一下,手臂放鬆,用手指前端稍微出力,很快就抓到重點了

我從昨天開始練,目前已經抓到技巧了
HemecoKiss

顫掌是很不錯的運動[拇指向上]

2025-11-10 9:45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閻羅王也要放無薪假了...(恕刪)

醫學科技的受害者

ryu1228 wrote:
前面我說過了,若沒有支架可安裝,也許病患根本就沒機會可改變自己,改善生活習慣。

支架裝了非解決根本,病患本身要再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戒煙............(恕刪)


沒錯
支架會再狹窄
不就是原來的病人的飲食與生活沒有改變

前面的大大說了

不裝讓不懂的人自動淘汰
講起來有些殘忍
但是
無知要自己的命
這可是血淋淋的教訓
自己要鐵齒
別人也沒話說~
健人就是腳勤

勉勵 wrote:
不用研究了 ~ 原始點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但是西醫打死裝作沒看到

因為原始點不花一毛錢 西醫再也撈不到一毛錢...(恕刪)


空口說白話是沒用的
治療疾病講求的是案例分析
方法的討論
與追蹤成效
拿不出分析的案例
甚麼樣叫做解決?
有經過檢查分析嗎?

科學的方法
所有步驟都需要證明
都要拿出數據
沒有量化數據
別人只會當笑話來看的...

記得某種醫療的器械的改善方案
要求每種實驗要重複做50次
為的就是要有重現性
不然該參數不予承認

美國FDA的植入人體物品與藥物要10年臨床
花10年的實驗來確定沒問題才能上市
但上市後如果有問題
還是會下架
美國人的命貴
賠不起的

在台灣人命不怎麼值錢
如果像在美國一樣
被告會賠到傾家蕩產
騙子就會少很多了...
健人就是腳勤
hittaku0413 wrote:
...為什麼醫生不從根源處理,只會做手術?
因為根源處理,不是醫生責任範圍(飲食、作息、老化、遺傳)。..(恕刪)


這句話,在現代傳統醫學上,看起來真的是這樣,很現實的問題,也讓人無奈~
醫生只抑制症狀,卻不醫病~~~~
不過,具仁心仁術的醫生,還是有的吧!但依歷史的經驗,應該很容易被打壓,所以有的話也只在民間了~


NQQegg wrote:
...美國FDA的植入人體物品與藥物要10年臨床
花10年的實驗來確定沒問題才能上市...(恕刪)


其實FDA抹煞過不少有效的自然療法!一般網路可查詢得到的如:
加拿大護士雷內凱撒-發明的對癌症的青草查療法、
威廉科赫-發明的對細胞的補氧治癌(Dr. William F. Koch, 1885-1967)是一位美國醫生、化學家和癌症研究者、
哈利‧霍克斯賽-家傳的草葯治癌-他的事蹟還被寫成書,在1987年拍成紀錄片
螫合療法,從治療鉛中毒延申至可治療血管疾病,FDA只限其能用在重金屬中毒治療~
還有臭氧治療,FDA也不承認其療效!FDA宣稱:“臭氧是一種沒有已知醫療用途的有毒氣體。”但在US之外的其它地區,則常被使用~
......

FDA的問題,真的太過強大,1995年有位醫師出版了一本書:The medical Mafia,作者是一位曾在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行醫的女醫生(Dr. Ghislaine Saint-Pierre Lanctot),該書出版後,她的行醫執照被吊銷了。

所以如果說台灣人的命不值錢?美國一般老百姓的命其實也不怎麼樣,只是被拿來當提款機用?看起來是差不多的.
科學的進步,我相信現代醫學應該都知道病根,但都只處理症狀!環境、空氣、食品…問題很多,人的致病率高,但癌症致死率,也是超高,這真的很難相信,醫療有進步嗎?更大的可能是,醫療只是醫藥工業的一個手段,為獲取益利的一個過程!
唉~醫藥利益真的非常大,尤其是癌症~



Yaoger wrote:
其實FDA抹煞過不少有效的自然療法!一般網路可查詢得到的如:
加拿大護士雷內凱撒-發明的對癌症的青草查療法、
威廉科赫-發明的對細胞的補氧治癌(Dr. William F. Koch, 1885-1967)是一位美國醫生、化學家和癌症研究者、
哈利‧霍克斯賽-家傳的草葯治癌-他的事蹟還被寫成書,在1987年拍成紀錄片
螫合療法,從治療鉛中毒延申至可治療血管疾病,FDA只限其能用在重金屬中毒治療~
還有臭氧治療,FDA也不承認其療效!FDA宣稱:“臭氧是一種沒有已知醫療用途的有毒氣體。”但在US之外的其它地區,則常被使用~
......

FDA的問題,真的太過強大,1995年有位醫師出版了一本書:The medical Mafia,作者是一位曾在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行醫的女醫生(Dr. Ghislaine Saint-Pierre Lanctot),該書出版後,她的行醫執照被吊銷了。

所以如果說台灣人的命不值錢?美國一般老百姓的命其實也不怎麼樣,只是被拿來當提款機用?看起來是差不多的....(恕刪)


FDA的問題是把關
美國人口有三億
這種療法對哪些類型的人有效???
三億人都有效嗎???
如果不是對每一種人都有效
那麼這種療法的界定範圍在哪
供應商要提出說明

最重要的是
很多病人都有多重疾病
這些多重疾病的互相連結
與單一疾病來說
那差很多

宣稱有效
那麼對多少人有效
多重疾病下會不會造成影響???
不是只做幾個實驗就可以的

如果隨便放行
不知有多少個無辜的犧牲者???

我舉一個例子
有人發明微針注射
利用N個微針陣列來注射
不會感到疼痛
又可以像貼片一樣長期留置

這個概念很好
實驗結果也非常棒
無數篇醫療論文都說有效又棒
這麼好又有療效,又有N篇論文支持
而且又是有一大堆的醫療數據佐證
但為何無法商品化在賣?
廠商研發賠了一大筆錢???

原因是
每種人的皮下組織厚度不同
男生女生
胖子瘦子
老人小孩
都不一樣
想用幾種規格就要涵蓋全世界幾十億人
是不可能的
那些N篇論文
所討論的人種的皮下組織有限
無法滿足全世界幾十億人
就是這樣
還是無法商品化

所以有研究醫療產品的人
看到幾種實驗就宣稱有效的
只能哈哈一笑
事情沒有那樣的簡單~

---------------------------

至於美國人命值不值錢
我的親戚在美國
車禍撞到頭
鼻子不靈
這樣就賠了50萬美金
在台灣
健保給付就給打發了
鼻子不靈那是你的感覺問題
在美國
鼻子不靈算是
permanent disability
那麼要算你後半輩子的影響
你的鼻子算是殘疾
美國律師可是很會借題發揮的...

麥當勞喝咖啡燙到,可以告
去超市滑倒,可以告
黑人牙齒白被笑(這賠十幾萬美金)
租房子房客小孩爬樹掉下來可以告(房東是我姑姑被告)
告房東沒修整樹木

美國人命不值錢,才怪~
健人就是腳勤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