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難道這是台灣署立醫院提供的醫療品質嗎?

bob19620102 wrote:
我只是提供一個意見給...(恕刪)

嗯提供參考... 自己錯了還兇揪正你的人。

樓主

健保局壓榨醫護的血汗....早已榨不出什麼了....
接下來就是壓榨病患的安全和醫療的品質....

只要健保的滿意度還是80%以上....
只要病患的茅頭還是對著醫護....

這個政府就在背後快樂的繼續壓榨醫護和病患....

這當中不是只有錢的問題...
也不要以為一句話....我可以自費就能解決~~~~

希望樓主的母親可以安好....
但是篇文章標題對台灣署立醫院是有點沈重....

跟教改一樣....
教育的問題....
如果只去挑剔個別老師的努力....
而不去發覺背後制度上的問題....
遲早走到今天這一步~~~~

tedchang543 wrote:
只要你和醫院說你要自費
要待多久什麼都嘛可以
重點是你有錢嗎?


別把醫師當商人看~~~
大多醫師雖然覺得醫師的勞務報酬不合理....
但是也不會因為病人是自費還是健保對病人就大小眼....

差別在於
陽春麵的錢....
醫生就儘量煮一碗好吃的陽春麵....
牛肉麵的錢....
醫生就儘量煮一碗好吃的牛肉麵....

h961463 wrote:
我的母親有先天性心臟...(恕刪)


請問樓主在哪個區域? 或許可以找別科醫師或去附近別家醫院問看看.

以我的觀點來看, 醫院可能認為這個問題不需要住院解決, 只要門診拿藥就好了.
但是你母親可能需要找對的醫師, 做正確的藥物調整, 而不是急診或住院.

這個凝血的異常有很多可能的原因, 單一因素或多種因素, 例如抗凝血劑, 肝功能, 瓣膜問題, 腎功能不良, 或本身有血液疾病.......都可能引起這種表現, 所以重點是確定原因, 才能正確調整藥物.

h961463 wrote:
當然有表明可以自費及...(恕刪)


有一些誤解....

1.自費的藥比較好?

答: 不一定, 很多最好的藥健保都有給付, 反而健保已經刪除許多無效藥物的給付, 反而變成自費, 例如某些胃藥證明沒效, 但是有些人還是堅持要吃胃藥, 就只好自費買.
但是有些健保給付的藥仍然被要求自費買, 因為 (1)本來就沒那麼嚴重的病, 不需要用到那麼貴的藥, (2)病很嚴重, 但是健保局不覺得, 等嚴重一點再給, (3) 不知道病嚴不嚴重, 檢查危險又太高, 怕檢查一做反而發生併發症, 只好先建議自費吃看看.
還是有些非常少數藥物真的很好, 健保又不給付, 但是可能只佔不到一成的自費藥物是這樣的情形, 不過這種情形通常有替代療法, 不見得一定要使用自費藥物.

2. 自費看病醫師比較用心?

答: 不趕說全部, 但是大部份答案是否. 用不用心是個人因素, 很用心的人就算義診也很用心吧!!

3. 健保保障不夠?

答: 我覺得夠好了.
可是這個只適用懂的人. 當你不懂的時候, 亂找人看, 例如不應該看急診拼命跑急診, 看錯科, 或找錯人, 就以為健保保障不夠. 台灣的健保轉診制度是零分, 應該要有基層醫師負責轉診, 去幫你找到對的醫師, 但是台灣健保給付那麼低, 基層醫師當然不願意轉診, 要花很大的時間和精神, 去幫你找到對的醫師, 可是給付只有原來每次看診100多元的費用, 多做的事都沒有給付, 所以誘因太低, 制度建立不起來. 大家又都可以直接掛號去找醫學中心的專科醫師, 除非你是專業人員, 否則一開時找錯人的機會實在太大了.
Graco63 wrote:
樓主健保局壓榨醫護的...(恕刪)


台灣醫療品質已經超級好了, 便宜又大碗, 美國華僑回台灣很多是為了醫療.

可是美國醫療還是比台灣好一點, 至少用的器材更好, 病房就像飯店一樣優, 手術方式比較先進, 但技術可能比較差, 但是費用是10~100倍.

健保壓榨讓醫院已經沒辦法維持正常營運, 不要說賺錢, 連經營都有問題. 所以只好從週邊賺: 停車場, 商店租金, 餐廳, 自費, 健檢..., 這樣有沒有很悲哀. 就像台北某醫院餐廳貴得像百貨公司, 因為它就是百貨公司經營.
pccbrian wrote:
以我的觀點來看, 醫院可能認為這個問題不需要住院解決, 只要門診拿藥就好了.
但是你母親可能需要找對的醫師, 做正確的藥物調整, 而不是急診或住院.



這個才是正解

樓主母親有需要打點滴或坐一些在家沒辦法做的治療嗎?
如果只是每天有醫生看,藥是口服的那還是回家好,因為在家也是做這個

留在醫院反而增加感染的機率,尤其是糖尿病

糖尿病水腫加上腎功能下降造成的水腫基本上都是開利尿劑
還有先天性心臟病(是哪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呀,這東西涵蓋得很廣,可大可小)


另外就是,降血糖藥不是每一種藥都適合每一個人,新藥可能跟病人現在吃的同一個階層,所以換了也未必有用,最終就是打胰島素

h961463
血管破裂情形跟住院時情形依舊沒啥改善


血管都破了,這就像瘀血一樣,只能等它自己退,只要沒有繼續爆就好
醫生可能認為血管沒有繼續在爆,或者認為治療方法可以控制,才會認為不需要住院

糖尿病能不住院就不住院
除非治療的方式在家無法執行(像打點滴),需要特別的檢驗之類的
如果只是吃藥的話回家吃比較好,沒有院內感染(這是糖尿病最怕的而且機率很高)的風險

還有這種水腫真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嗎?
要這樣種你腎功能應該是不好到一個程度吧
那這樣你媽血糖不好應該不只是近日的事吧(病人對血糖控制範圍的認知跟醫生的不醫定一樣)

如果你覺得醫療不妥當,那最好還是找另外一個醫生或醫院看,來個second opionion,畢竟醫生因為經驗和專長的不同,對你母親症狀的治療效率也不同
而且糖尿病一旦引發了併發症,都是很難纏的
上禮拜二換了醫生換了醫院,今天去看報告
水腫最主要造成原因是因為重度三尖瓣膜缺損所以造成新成代謝不良
並且再加上之前吃太多藥(心臟內科及腎臟科醫生重複開藥),也吃了太多不必要的藥
惡性循環導致腎功能也慢慢退化,
瘀血原因也找到了,是因為水腫壓迫到血管導致破裂水腫退了瘀血情形也會慢慢消失
血糖空腹雖然正常但是糖化血紅素偏低,可能也是用藥過度引起的
現在這個醫生統合了我媽平時所吃的藥,剃除了根本吃了多餘的藥
利尿劑分早晚服用,而不是在同一時間服用並且增加劑量避免短時間過度服用利尿劑傷腎
讓水腫可以消退,整體而言這個醫生蠻仔細的會設想各種可能性並且根據報告調整用藥
算蠻細心的,希望我媽能夠早日康復畢竟也螫騰了一個月了我們也累了




White bear wrote:
嗯提供參考... 自...(恕刪)
h961463 wrote:
上禮拜二換了醫生換了...(恕刪)


所以事後諸葛一下

你現在還會認為當初住院時的處置有甚麼不妥的地方嗎?

大費周章換了醫院換了醫生還重新花錢檢察一次,結果也只是買個心安

重複用藥的問題,家屬與病患本身在接受其他醫生問診的時候是否有主動提出目前有在同時接受其他科別的治療?

希望你媽病情穩定之後你們也要檢討一下

慢性病照護除了醫師要細心以外,病患本身與照護者也要有同等的細心才行,共勉之
重複用藥的問題,家屬與病患本身在接受其他醫生問診的時候是否有主動提出目前有在同時接受其他科別的治療,當然有告知並且拿藥帶給他看
你現在還會認為當初住院時的處置有甚麼不妥的地方嗎?當然有阿住院第二天時因水腫導致休克差點往生
還好隔壁床發現才救回我媽,既然知道她水腫那麼厲害,為啥不等到退的差不多才給她出院
結果她一出院隔天就輕微肺積水緊急去掛急診
這不是折騰病人跟家屬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