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精煉的棉籽油就可以食用嗎 ?

棕梠油其實算是好油便宜而且穩定性高,但被人詬病的事砍伐雨林的問題

酉 wrote:
棕梠油其實算是好油便宜而且穩定性高,但被人詬病的事砍伐雨林的問題..

上次我看那篇東南亞觀點的節目就有說,棕梠樹單位面積產量大,而且可連續採收

黃豆單位面積產量少,每收一次就要再重種,而且原本種植地區也是森林,更不環保。為何就只拿熱帶雨林去攻擊他們?是歐美森林可以砍,熱帶地區就不行嗎?

原始冷壓紅棕梠油是好油,但營養豐富還是容易壞掉。精練過的都不能算好油,會有反式脂肪的問題,容易造成肥胖、心血管病變,吃多了連年輕人都中風。所謂穩定性高,就是因為連細菌都不想吃,但這是食品加工業的最愛,可以讓加工食品經久不腐
精煉油不會有反式脂肪酸的問題

那是不完全氫化油才會有的現象, 完全氫化油, 也沒甚麼反式脂肪的問題

然後精煉不等於氫化


所的植物油, 細菌都不能生長, 除非有水氣在裡面, 如此細菌會長在油水介面,

而由於有水氣和空氣, 這種油品質絕對很差, 會有過氧化與酸敗現象發生

而所有的天然油脂, 不管經不精製, 細菌都會吃, 只要細菌能生長

連塑膠都有細菌可以吃了.....

品質好的油脂(及空氣少, 水氣少, 游離脂肪酸少, 過氧化物少), 不該長菌

所謂的穩定性高, 指的是飽和與不飽和

不飽和天生就是不穩定, 容易酸敗, 降解

這跟好不好沒關, 要看用在哪
參考維基:
棕油的油脂是由10%的多元不飽和脂肪、39%的單元不飽和脂肪、51%的飽和脂肪三種成分混合而成。由於它含有51%的飽和脂肪,所以棕油屬於飽和油脂。現在廣泛認為飽和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若攝取過量會對人體健康不利,被視為非健康物質。故棕油雖是植物油的一種,飽和脂肪酸含量不亞於動物脂肪,只能少量食用。但因其產量巨大,價格低廉,而且製造的食品保存期十分長(約為花生油的3倍),在食品工業中被廣泛運用。

環保人士攻擊的點就在於西方大財團,一直叫東南亞的人砍伐雨林來種棕梠樹,雨林不能賣錢但棕梠樹可以榨油賣錢。
canceryct wrote:
...所的植物油, 細菌都不能生長, 除非有水氣在裡面, 如此細菌會長在油水介面, ..

當初麥當勞180天不腐案,麥當勞官方說法是油炸後缺水,所以薯條才會不腐

後來就有美國民眾好奇,用橄欖油油炸做對照組,照道理炸過以後,應該會缺水不腐才對

但橄欖油油炸那一組還是發霉了,實驗結果證明這個理論是有問題的

氫化油脂因為在食品界勢力龐大,要科學為它轉彎,很容易做到。就像阿斯巴甜,從有致癌疑慮的產品,變成安全添加物,使用範圍還愈來愈廣。反正人生病了,食品財團反而還能從健康食品與藥品賺更多錢

義大利人愛吃橄欖油,法國人愛吃奶油,中國鄉村地區菜更是油得驚人,但他們都不胖。反而是大量食用加工食品氫化油脂的地區,人民是比肥的,愈窮愈肥(因為大量食用廉價加工食品)

基本上我就不太相信油脂會導致肥胖的理論,它們只是因為氫化油脂政治正確,變成了代罪羔羊。氫化油脂不易代謝,才是肥胖主因,也是因此能長久保存的主因
看看莫言在"白棉花"裏的描述:
"棉籽经过锯齿剥绒机三遍脱绒,然后在榨油车间榨取棉籽油,定量卖给棉农食用。这种粘稠的黑油起初不做任何技术处理即食,后来导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病症。党和政府为了保证农民身体健康,便在棉油里放了火碱在大锅里烧煮、沉淀,熬成清清的卫生油让农民吃,怪病也随即消失了。"
"棉籽壳可以喂牛。棉籽饼也可喂牛。尽管牛吃了棉籽饼粪便带血,但人还是喂,牛也还是吃。"
怕的是精製過程不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