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ar wrote:
,美牛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竟是非吃不可的美味.
自從去神戶吃了神戶牛排後,我就對那濕式乾式的美牛興趣缺缺
美牛的吃法,跟日本不同.美國牛排的特色是吃原味,料理簡單.
日式或台式牛肉,作法精緻,複雜多了.調味較重.
tonyboy015 wrote:
美國牛的主要飼料是便宜到到的甜玉米
這大概是很多人的認知.事實上,美牛大部分還是吃牧草,只有在出售前才加玉米飼料加肥,
飼料中會添加瘦肉精是為了不要太肥.增加一些肉.
談一下牧草的情形,除少部分放牧,大部分是用草場來提供牧草.
也有一些草場只賣牧草,不養牛.有些牧草場還有灑水設備,比照顧小麥還細心.
瘦肉精是化學生長劑,可以提早宰殺牛豬, 廠商可以快速獲利..
台灣的法律原本是不准有瘦肉精,對國內國外皆同..
在這情形下,吃到含瘦肉精的肉品, 是政府的失職與無能.. 就跟塑化劑一樣..
而在美國壓力下,台灣被迫開放瘦肉精美牛以及豬肉..
其他各國基於WTO平等互換原則, 台灣不能單獨優惠美國, 很快的,台灣會變成全世界含瘦肉精肉品的傾銷地..
現在食品毒物已經夠多了, 還有人嫌吃不夠,
台灣人肝炎,肝炎一堆, 洗腎比例全球之冠, 還不覺悟, 只能說台灣沒救了..
韓國日本人團結,好壞都愛用本土產品, 而且韓國開放美牛, 換到了FTA,
台灣開放美牛,只換到TIFA 重新談.. 連任何FTA的承諾都沒..
台灣的政治經濟的籌碼都被馬政府玩完了..接下來就任人宰割,
以後就算簽了FTA, 也談不到什麼好條件..! 馬政府還在沾沾自喜..!
簡直是無能的可以..!
大家說到塑化劑,
轉載節錄先前新聞報導:
中時塑化劑
衛生署參考歐盟標準,訂出五種塑化劑每天每公斤人體耐受毫克量,分別為DEHP○.○五毫克,DBP○.○一毫克,DINP○.一五毫克,BBP○.五毫克,DIDP○.一五毫克。
一名六十公斤成人在一般環境無汙染的狀況為例,每天塑化劑DEHP容許量為三毫克,以日前塑化劑風暴受汙染的食品為例,六十公斤體重成人吃到五十公克的果醬、七百西西的運動飲料、十公克的膠囊保健食品,則全天總計吃進一八○毫克DEHP,是耐受量的六十倍。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衛生署諮詢專家楊振昌表示,目前包括歐盟、美國以及日本等國,都訂有DEHP等塑化劑每日耐受量,各國標準不一;雖然歐盟並非其中最嚴格,但考量歐盟標準最齊備,且制定方式合理,因此選擇參考歐盟標準制定。
所以塑化劑的食品還是可以吃,
重點是一天吃過量就可能影響健康,
也就是說久久吃一次、一次吃一點並不會有明顯後遺症,
當然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完全不要吃。
瘦肉精能不能吃?
當然也能吃,
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日前(Codex)都通過牛肉、豬肉中的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為10ppb,
但是和塑化劑不一樣的地方是,
到底人體一天能承受多少量沒人說的準,
也沒有數據說明一天吃進多少瘦肉精對人體會有什麼傷害。
當然找不到證據不代表沒有問題,
但政府已經要求標示肉品產地、含量(假設有落實),
怕的人可以選擇不買不吃,
愛吃的也不要事後生病怪東怪西機機歪歪。
政府有把關的責任,
民眾也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連什麼該吃、什麼能吃都要政府或政黨來教,
自己沒有判斷是非、找尋真相的能力,
那才真的是台灣人的悲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