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肩關節肌腱炎、足底筋膜炎、滑液囊炎、媽媽手這類疾病不見得非得需要類固醇,通常只是不得已為之,不需要將類固醇過度神化。我都告訴病人:「急性發炎很痛時先冰敷十分鐘/2天,後面第三天就是持續熱敷10分鐘/數天,工作時記得戴護腕,盡量避免同側手過度使用,如果真的受不了,吃顆消炎止痛劑、必要時。」加上常規持續復健,通常症狀會緩解很多,只有一個狀況下會一直發炎,幾乎都是持續性重複使用(而且還承重,例如抱小孩)才會反覆發炎甚至造成肌腱軟組織纖維化、彈性變差、更容易反覆發炎。
simn1111 wrote:網球肘、肩關節肌腱炎...(恕刪) 我是因為打棒球長期的傷痛照過MRI 醫生告知是旋轉肌發炎嚴重時 也會半夜痛醒 酸麻感會蔓延到手肘以下透過休息和重訓之後倒也是相安無事 但是一上場那種好也不完成的感覺很重舊患處會隱隱作痛速度也減了十公里以上上次醫生對我的右肩內容很感興趣想要說服我開肩關節鏡 一舉修復 休息和復健但是他對於直接注射類固醇有是不建議的請問我下一步該怎麼辦?
osamu wrote:所以呢?沒有學術期刊文章的支持了嗎?網路宣導文跟你講好處,你引用的哪一篇有講原由了?(恕刪) 網路發達,造成許多外行人寧願相信網路的文章也不相信專業醫師的看法.像我們從事電子工程的,有些knowhow根本不可能在網路上看到.敢在專業雜誌發表的絕對要經得起世界各地高手的考驗否則就像和之前韓國某位醫師發表幹細胞的研究到最後不得不承認造假一樣.工程如此,醫學也是是如此.所以最幸福的人是親友裡面有當醫師的.
Power達人 wrote:您是說仰臥起坐嗎? 我連護腰都準備好了~ 我43歲,最近才開始做有氧韻律操蠻操的.....youtube上面找個適合您的跟著做就好了重點是依照您的狀況作不用完全照老師的這麼到位不然你的媽媽手會更嚴重
的確不需要將類固醇神話,但更不需要將類固醇妖魔化。台灣人有個毛病,一聽到類固醇、止痛藥,就好像聽到劇毒一樣,寧可痛的死去活來,嚴重影響生活作息,也不肯服用....整天擔心吃西藥會傷腎傷肝,卻又愛去一些沒有執照的「神醫」那邊抓些有的沒的藥草來吃或是弄一些酸痛藥膏來貼。
雖然我是爸爸,但有"媽媽手"的是我我也痛好幾年了,也是抱小孩造成的,雖然小孩已經七歲,但手肘還是持續疼痛,嚴重時需擦藥膏或藥布舒緩也曾做復健,也曾吃止痛藥,但還是沒法度前幾個星期終於去打了類固醇,目前已正常,但醫生建議仍需避免讓手過度施力,以免再復發,個人認為大家都知道類固醇對身體會造成負擔,但若不是持續施打的話,應該影響就不是那麼大了吧!!醫生說只要是藥,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所以對症下藥及保持安全劑量才能兩者兼顧啊!
appetent wrote:因為GOOGLE的文...(恕刪) 這位appetent網友說得很好網路的文章 很多只是個人的觀念網路醫學期刊文章 是需要經過編者 還有幾個reviewer 配合相關的科學實驗設計 才能發表(當然也有不佳 的科學家假造數據 ex: 南韓之前鬧很大的)不管類固醇 或是消炎藥 都是暫時改善 或是壓制發炎反應類固醇效果大 但是副作用也大真的建議樓主 去做復健運動或是中醫我之前的皮膚過敏 西醫都是直接開類固醇壓住改看中醫後(長時間) 有很大幅度的改善復健的物理治療 也是在很多運動員上面可以看到 顯著的成果如果你堅持要用類固醇 相信大家也勸不了你如果你只是要找支持 用類固醇的資料 忽視他的副作用相信你很容易成功的說服自己~~take care yourself
感覺樓主只選擇性相信自己想相信的說法,既然這樣好像也沒什麼好說的我是外行人,整篇看下來,我認為以後如果得到類似症狀,我不會選擇類固醇,而是多休息、復健,還好我還滿能忍痛的同時我也可以感覺到醫生的無奈,為患者好,但是千言萬語抵不過一針美國仙丹,還要被打為治不好病的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