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解決醫生荒最好的辦法-開放總量管制,讓醫生像電機一樣,大家搶飯碗.-歡迎醫生來指教.


Rh wrote:
這個真好笑, 你要怎麼做SCI研究呢??要怎麼做randomize double blind study?
你study design怎麼做..又不是每個東西都能做scientific study..
....(恕刪)


所以囉.

Rh wrote:
還有, 考試只能考knowledge, 而不能考態度, 考實作技巧, 考研究態度, 考臨床反應(case by case的反應), 無法考出醫師的積極程度. 醫師的國家考試無法考驗出這些, 就如同國家考試無法篩選出貪污腐敗的公務員一樣. 這是目前考試制度的缺失. 不過目前來講, 已慢慢導入OSCE制度, 會篩選掉一部份不適用的醫師....(恕刪)


其他專技高考就沒這些問題?
其他國家醫師考就沒這些問題?

fisheries wrote:
所以囉.


醫學上有個證據醫學的方式來分類一些臨床上實作的項目的強度. 從Double-blind, case control到專家意見. 在沒辦法做到case-control等級以上時, 自然就是相信expert opinion囉

fisheries wrote:
其...(恕刪)


1. 世界先進國家本來就有保障自家醫學生的作法. 像日本, 除非你取得外國醫師執照, 否則要當醫師得重新從學生來過(而波波連在波蘭都沒辦法當醫師了..), 在美國, USMLE除了限制你要符合學歷才能參加外, 在USMLE2後要實習時, 外國來的常常會被刁難只能在偏遠醫院實習, 所以表面上無限制外國學歷, 但事實上則用各種小撇步去限制

2. 就是因為單一一次的考試沒辦法考出適用的醫生, 所以對於醫師訓練的篩選過程才會分散在各階段. 包括學生時代的考試, 實習, OSCE考試等等, 甚至在畢業後工作的評核, 並不是只單用一次醫師考試. 所以醫學生教育本身也是篩選的一個過程. 但請注意, 再怎麼嚴格都無法避免掉會有不合格醫師的產生, 但是越嚴格的制度可以越降低這樣發生的機會. 當台灣的醫學教育還不夠嚴格時,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說就可以隨隨便便讓花錢就能念的醫學院畢業生就能當醫師, 然後說反正都沒差, 而是要加強台灣的醫學教育. 而就我所知, 在過去10年來台灣是一直不斷在改善醫學教育, 包括新制教學制度引進,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的建立等等, 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Rh wrote:
醫學上有個證據醫學的方式來分類一些臨床上實作的項目的強度. 從Double-blind, case control到專家意見. 在沒辦法做到case-control等級以上時, 自然就是相信expert opinion囉
...(恕刪)

重點是怎樣才算"expert opinion"?
且"expert opinion"的解釋力是受挶限的, 且限制很多, 這你應該很清楚吧..


Rh wrote:
1. 世界先進國家本來就有保障自家醫學生的作法. 像日本, 除非你取得外國醫師執照, 否則要當醫師得重新從學生來過(而波波連在波蘭都沒辦法當醫師了..), 在美國, USMLE除了限制你要符合學歷才能參加外, 在USMLE2後要實習時, 外國來的常常會被刁難只能在偏遠醫院實習, 所以表面上無限制外國學歷, 但事實上則用各種小撇步去限制

2. 就是因為單一一次的考試沒辦法考出適用的醫生, 所以對於醫師訓練的篩選過程才會分散在各階段. 包括學生時代的考試, 實習, OSCE考試等等, 甚至在畢業後工作的評核, 並不是只單用一次醫師考試. 所以醫學生教育本身也是篩選的一個過程. 但請注意, 再怎麼嚴格都無法避免掉會有不合格醫師的產生, 但是越嚴格的制度可以越降低這樣發生的機會. 當台灣的醫學教育還不夠嚴格時, 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說就可以隨隨便便讓花錢就能念的醫學院畢業生就能當醫師, 然後說反正都沒差, 而是要加強台灣的醫學教育. 而就我所知, 在過去10年來台灣是一直不斷在改善醫學教育, 包括新制教學制度引進,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的建立等等, 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恕刪)


1.你說的"世界先進國家"你舉了日本及美國兩例, 其他總共還有多少國家?
此外你認為這樣的制度是公正且合理的嗎?

2.你應該知道台灣
(1).醫學生每年淘汰率及從入學到畢業淘汰率.
(2).醫師國考的通過率.
(3).取得醫師執照者每年的淘汰率.
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其實最大問題的核心在哪你應該也知道.

fisheries wrote:

重點是怎樣才算"e...(恕刪)


目前找到的,連法國一樣有管制。新加坡是醫師不夠會來台灣拉人,但也不是隨便拿個醫學系畢業就能當醫師,同樣是需要新加坡政府認可的學校才行。

還有,醫學教育有什麼問題,是一回事。但是以原主題來說,要以開放醫學系人數來解決急重科醫師不夠的問題,這是兩碼子的事。反倒是護理科系的滿招,但是醫院護士仍不夠,甚至執業率節節下跌,可以反證原發文者的想法是解決不了問題。
Rh wrote:
目前找到的,連法國一樣有管制。新加坡是醫師不夠會來台灣拉人,但也不是隨便拿個醫學系畢業就能當醫師,同樣是需要新加坡政府認可的學校才行。...(恕刪)

不知北歐各國的狀況你是否有研究?
新加坡政府不承認台灣哪校的醫學系學位?


Rh wrote:
還有,醫學教育有什麼問題,是一回事。但是以原主題來說,要以開放醫學系人數來解決急重科醫師不夠的問題,這是兩碼子的事。反倒是護理科系的滿招,但是醫院護士仍不夠,甚至執業率節節下跌,可以反證原發文者的想法是解決不了問題。...(恕刪)


護理人員又是另一個狀況的複雜問題.
在此議題中無牌"護理人員"是否該讓其存在於醫療場所(如最普遍的診所)就是個重點..
跟醫師的狀況又有很大的不同.
建議醫師不要再討論下去了,用腳投票出走比較快,那些覺得既得利益的有本事就進來替補,只可惜沒那個本事又愛哭,看到這些人更深深覺得對還沒其他本事出走的醫師而言,「防衛性醫療」才是真正王道,醫學院不會教,但相信進入臨床以後醫院會教,也會有一大堆血淋淋醫師被瘋子亂告的實證病例教以後的醫學生怎麼行醫。
五洲製藥理念: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
未來醫學生行醫理念:先考量不會被告,再講求治好病人!
Rh wrote:
目前找到的,連法國一...(恕刪)

fisheries wrote:
不知北歐各國的狀況...(恕刪)


北歐我沒研究。如果你有研究可以提出來講。
新加坡在早期只承認兩家醫學系學位,是這幾年才放寬。這也表示新加坡本身有做醫學系的管制。

還有,限制醫學生人數和管制本來就是合理作法。因為教學資源有限,包括大體的數量,還有臨床教師,以及各種器材。現行狀況下已經有醫學系面臨大體資源不足而企圖要以模擬方式取代傳統大體解剖。當開放醫學生人數的話此問題更無解。

還有,你還蠻會亂扯的,我說的護理學生增加無法解決醫院護士不足問題。結果你扯去診所無照護士。醫院基本上都照規定走,無照護士多半只存在小醫院,和中大型醫院缺護士根本無關,你也能扯在一起,真是有趣。
Rh wrote:
北歐我沒研究。如果你有研究可以提出來講。
新加坡在早期只承認兩家醫學系學位,是這幾年才放寬。這也表示新加坡本身有做醫學系的管制。
...(恕刪)


北歐可是全數為高所得先進國家, 您應該要多多了解與研究.
早期是哪年之前? 請問是哪兩家?
現在呢?

Rh wrote:
還有,限制醫學生人數和管制本來就是合理作法。因為教學資源有限,包括大體的數量,還有臨床教師,以及各種器材。現行狀況下已經有醫學系面臨大體資源不足而企圖要以模擬方式取代傳統大體解剖。當開放醫學生人數的話此問題更無解。
...(恕刪)

先不考慮大體數量(那有數量的數據才好討論)
當總量管制解除, 你講的這些問題都不會存在.
且事實上那些無總量管制的國家沒你講這些問題嗎?


Rh wrote:
還有,你還蠻會亂扯的,我說的護理學生增加無法解決醫院護士不足問題。結果你扯去診所無照護士。醫院基本上都照規定走,無照護士多半只存在小醫院,和中大型醫院缺護士根本無關,你也能扯在一起,真是有趣。...(恕刪)

哪來的啥亂扯?
為何某些醫院會有護士不足的情況?
因為相當於工作內容與工時薪資不夠高!
為一解決方式就是拉高薪資, 否則就是將部份工作分出給無照的護理生或其他護理工作者.

為何護士整體薪資薪資拉不高? 因為整體市場上的整體供需.
而無照者卻在整體護理人力市場上嚴重影響供需..
你可以多仔細想想再來說有不有趣..

此外, 你講的"規定"其實是有有趣值得深入研究的..
例如給病患施與針劑這一回事..
規定是要醫師才有合法的施打資格, 但事實上呢?

fisheries wrote:
北歐可是全數為高所得...(恕刪)

咦,你不是最喜歡叫別人查資料,怎麼會連哪兩家都查不出來

還有,大體教育是醫學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總量解除的話你連這問題都不能解決還要怎麼教下去。況且醫學教育最重要的是五六七年級臨床實作部份,這些都是需要小組教學,由有經驗醫師帶。人多就是品質差,並不是解除管制就會自動多出一堆有經驗的臨床醫師。還是你是個大右派,以為新自由主義萬萬歲?

另外,無照護士是長久就存在問題,二十年前就存在,但二十年前鬧護士荒護士薪水還比現在高。而且大醫院根本就不存在無照護士問題。大醫院的護士薪水上不來原因是健保幾付問題,和無照護士根本扯不上關係。我身邊多的是一堆寧可領比醫院護士薪水還低的薪水的護理人員,但他們寧可作藥局銷售員,作model,作診所護士,衛教師,個管師,薪水比醫院護士低很多,但他們就是死都不去做醫院護士。而這根本都和無照護士無關。
Rh wrote:
咦,你不是最喜歡叫別人查資料,怎麼會連哪兩家都查不出來
...(恕刪)


這是你提的, 我該幫你查嗎?
況要是沒你說的這回事, 誰哪查得出來啥呢?


Rh wrote:
還有,大體教育是醫學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總量解除的話你連這問題都不能解決還要怎麼教下去。況且醫學教育最重要的是五六七年級臨床實作部份,這些都是需要小組教學,由有經驗醫師帶。人多就是品質差,並不是解除管制就會自動多出一堆有經驗的臨床醫師。還是你是個大右派,以為新自由主義萬萬歲?
...(恕刪)

難道那些非總量管制的國家就沒這些問題?

開放總量管制初期當然有可能產生你講的技術問題(若以年增率緩步調升等方式自能減少或解決此狀況)!
隨著base的增大, 問題自然就不見了..


Rh wrote:
另外,無照護士是長久就存在問題,二十年前就存在,但二十年前鬧護士荒護士薪水還比現在高。而且大醫院根本就不存在無照護士問題。大醫院的護士薪水上不來原因是健保幾付問題,和無照護士根本扯不上關係。我身邊多的是一堆寧可領比醫院護士薪水還低的薪水的護理人員,但他們寧可作藥局銷售員,作model,作診所護士,衛教師,個管師,薪水比醫院護士低很多,但他們就是死都不去做醫院護士。而這根本都和無照護士無關。...(恕刪)


"護士薪水上不來原因是健保幾付問題"? 是嗎?
那醫師,牙醫師, 中醫師...沒這這問題?

當市場上勞力過剩, 意謂即使是低薪爛勞動條件還會有人願意幹!當有一堆價格破壞者存於市場, 價格怎升?
(請問有哪家醫院完全找不到護士?) 護理人員哪有啥薪資上的議價權?
當市場上無照護理人員完全消失(起碼跟無照醫師的生態與狀況相近)時,會有何狀況!?
你自己應可推論地出來.
若護理人員薪水上拉甚至近於醫師, 且工時合理降低時, 自然就有一堆人跑回本業..


要討論價格, 建議可以先去深入了解一下經濟學的供需理論..
為何醫師要搞總量管制? 原因也是基於此!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