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若健保要求你一個月繳10000元, 真的不要繳了

INNOCE wrote:
有錢買酒喝,卻沒錢付部份負擔,而要其他納稅人幫它付錢
你認為有多少交健保稅的民眾會認同這種想法?

代位求償,本來就是健保局的責任,
只是我們的官員, 寧願躲在五星級的健保局健身房中健身
也不願多事跑去跟車禍肇事者求償
反正沒錢向薪水族扣薪水就好了

婦產科小兒科醫師人力越來越少
四大科四大皆空的問題
健保制度本來就是元兇
全世界也只有台灣是這種情況
其他國家
哪有醫學生把皮膚科當第一志願的?
這不是健保的錯誤制度造成的嗎?

我沒有說這樣叫做對的,也不是要獲取誰的認同.
我們是在討論制度的可行性...防堵這些人濫用的同時,執行面會遇到的問題與成本效益
您只需要回答這部分即可...

制度設計之初,沒想到有人會不顧自己身體硬要喝到肝硬化來濫用健保...
您又怎麼確定,不會有人寧可把錢拿去買酒搞到繳不起部分負擔呢?

不需把我的話列為年度經典笑話,今年才剛開始而已
互相攻訐的話就少一點吧...要講酸溜溜的話我可不會輸的XD

代位求償的問題,我之前為了回應您所找的資料看了嗎?
成本效益不彰,請律師打官司討回的錢沒多少.法院攻防曠日廢時.
一年的case也才幾件,全部都加倍罰款討回來了不起幾百萬,是能補健保短缺(幾億)的幾%?
健保局不去討是不公不義沒錯.我完全同意...但扯健身房什麼的可要有憑有據...

婦兒醫師短缺的問題,我之前為了回應您所找的資料看了嗎?
少子化的狀況下,您確定沒健保的狀況下醫學系學生就會選這科?
皮膚科風險低報酬高,您確定沒健保的狀況下醫學系學生就會選別科?
我每次與您討論都花好多時間找資料來佐證.
您是否也可提供點資料讓我知道國外的狀況?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健保造成醫師人力分配不均,四大皆空早就是事實
何須否認?
中央研究院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中也是這樣認為
這篇研究的成員包括下面這些人

中央研究院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規劃成員
研議小組
召集人
翁啟惠 本院院士、院長

專家成員
王惠鈞 本院院士、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副院長
劉翠溶 本院院士、台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副院長
宋瑞樓 本院院士、台灣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陳定信 本院院士、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
陳建仁 本院院士、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胡勝正 本院院士、台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垣崇 本院院士、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楊泮池 本院院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彭汪嘉康 本院院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健康照護促進中心負責人
陳東升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鈴津 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副主任
黃崑巖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王惠珀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教授兼院長
張鴻仁 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摘要撰寫
羅紀琼 本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健康照護促進中心負責人
文稿審閱
錢 煦 本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

何曼德 本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名譽研究員
彭明聰 本院院士、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羅 浩 本院院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藥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賴明詔 本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
伍焜玉 本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莊明哲 本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精神流行病及遺傳學研究所所長
何英剛 本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兼副院長
何大一 本院院士、美國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科研主任及總裁
吳妍華 本院院士、陽明大學校長
廖運範 本院院士、長庚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葉篤行 本院院士、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心臟病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培哲 本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以下省略)---------------------------------------------------------------




---------李明亮主任將國衛院的醫療保健組與研究組合起來變成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在衛生政策研發中心之中,我們做的議題是相當廣泛的,但也不是100%都涵蓋,像健保的細節就比較沒有。不過在醫師訓練,黃院長介紹的是醫師教育的一部份,這之前已有請賴其萬教授來主持,報告已經出來。另一部份關於專科護理師的部份已付諸施行,成為政策。

在醫師人力部分,台灣婦產科醫師的平均年齡是48歲,皮膚科跟復健科的平均年齡是40歲,我認為這是健保給付的標準所引起的。工作時間最長的是麻醉科醫師的53個小時、婦產科是52個小時、皮膚科跟復健科是38個小時,中間差這麼多,給付是不是一樣?這是值得商榷的地方。台灣的醫生人力是1年1300個學生,2003年時是720個人對1 個醫生,現在1 個醫生照顧的病人是愈來愈少,這是好現象。但問題出在醫生的品質是怎麼樣的?還有分布,分布又分成是地區的分布、專科分布(年齡差別的地方)。---------------
INNOCE wrote:
健保造成醫師人力分配不均,四大皆空早就是事實
何須否認?

感謝回應,以及資料的提供(我會細細品嘗),有意思多了
您引用的那句話是郭耿南醫師說的沒錯吧?
是個很有參考性的看法但畢竟不是個研究...那句話也不是報告結論..

其實我也知道四大科人力短缺或是不均(之前您是說短缺,現在是說不均),其實都是事實,不需否認
我想表達的是,全都怪健保,很容易簡化問題.
但永遠找不到全部的兇手.

ps.話說這份報告書怎麼醫界的人佔這麼多阿@@?公衛的好少
===============================================================
「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專家意見(二)
蔡正河 馬偕醫院院長
一、醫師人力分佈失衡議題
建議書中好幾次提到醫師人力分佈失衡,醫學生傾向於選擇收入高而紛爭少之專科的人相對較多。一些學者將此現象歸咎於健保制度,我們以為癥結並不只是如此。因為相對(工作量與報酬相比)收入較高雖然是重要的誘因,紛爭少才更是關鍵所在。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制度設計之初,沒想到有人會不顧自己身體硬要喝到肝硬化來濫用健保...
您又怎麼確定,不會有人寧可把錢拿去買酒搞到繳不起部分負擔呢?"
-------------

制度是健保局官員設計的
連有人會喝酒喝到肝硬化造成資源浪費都沒想到嗎?
原來這就是我們官員的智力水準


請律師打官司討回的錢沒多少.法院攻防曠日廢時.
一年的case也才幾件,全部都加倍罰款討回來了不起幾百萬,是能補健保短缺(幾億)的幾%?
健保局不去討是不公不義沒錯.我完全同意...但扯健身房什麼的可要有憑有據...
----------------
全台灣車禍肇事一年的case也才幾件? 花費的醫療費才幾百萬?
這大概是沒有人會相信的數據

至於健身房的事,週刊都報導過了
但這不是重點啦..
INNOCE wrote:
制度是健保局官員設計的
連有人會喝酒喝到肝硬化造成資源浪費都沒想到嗎?
原來這就是我們官員的智力水準

大概他們也像您一樣習慣把問題想簡單吧.
恩...怠惰!

INNOCE wrote:
全台灣車禍肇事一年的case也才幾件? 花費的醫療費才幾百萬?
這大概是沒有人會相信的數據

上次找到的數據是健保局提供的.您大概是不會信
這些需要代位求償的事件,如果地方衛生單位不上報,健保局就不會立案.
恩...怠惰!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