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

若健保要求你一個月繳10000元, 真的不要繳了

社會上很多大教授一天到晚罵年輕人不負責任.....問題是:我們的政府一再用不公平的制度製造特權。

享受慣特權的人,會知道什麼叫做負責任嗎?

如果社會上有很多不想負責任的特權份子吃香喝辣,小孩子會不會想學?年輕人會不會效法?


天天在呼口號,卻忘記身體力行.....這樣的社會風氣要如何改善教育環境?
蘋果妹2008 wrote:
1. 保險的精神是使用者付費,有用才需要付錢。

保險的精神是"風險分攤"...使用者付費是一種收費方式之一
蘋果妹2008 wrote:
2. 如果健保是稅,那麼,所得稅已經被剝過皮的人,為什麼還需要在健保上被剝皮?

恩~加稅即可,但是我們的稅制一樣有它的不公平之處...多少還是有人反對

蘋果妹2008 wrote:
5. 現在的健保,退職金竟然不必納入....這是非常可笑的。有個住在帝寶的某先生,月入退職金四十多萬,這筆錢為什麼可以不必被列入健保稅的費基?

月退40萬等於一年退職所得480萬
而超過73萬3千元的退職所得者都要扣所得稅
而二代健保規畫的健保費,有相同規定,甚至免計入費基的退職金額度下修到50萬至53萬元...
當然...也是有人覺得還不夠低...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回412樓:


1. 使用者付費,是保險的基本精神。如果您堅持還有其他收費法,麻煩出示給大家知道,我好去請教一下我的保險代理。

2. 加稅當然可以。重點是:馬政府不願意背負加稅的臭名。不要負責,不願被罵,現實上卻又公然地加稅.....這是一個政府應該做的事嗎?

既然是稅,那就用稅的做法,不要像共產黨那樣,把特殊族群抓出來鬥爭。這些倒霉族群不但多付了錢,還背負了不義的名聲

台灣社會已經有這樣的奇怪觀念:錢比較多就是活該要多出錢...這種觀念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台灣就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共產社會了......會計師/律師/醫師因為自己在新二代的負擔增加,竟然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先去'處理'地主/富商.....這種因為自身利益受害,卻不要求政府給予公平待遇,反而批鬥其他並沒有享受特權的階層.....的作為,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一個不公平的政策,影響何止在經濟層面?整個社會的人心,都將因此而黑暗.......教育部大爺們侈言道德修養,卻對國家政策所造成的負面效應置若罔聞,真是一大諷刺。


3. 您說的第三項目,是屬于二代健保舊版還是新版?無論新版舊版,我都沒看到您所說的條文,可否麻煩一併出具,以昭公信,謝謝。



最後,還是麻煩樓上大大把條文出處告訴大家,感謝。
蘋果妹2008 wrote:
1. 使用者付費,是保險的基本精神。如果您堅持還有其他收費法,麻煩出示給大家知道,我好去請教一下我的保險代理。

我沒有要堅持什麼...因為就是有...論人頭或是論風險或是量能付費...
社會保險跟一般商業保險有些不同,你的保險代理或許瞭解其中差異.
或許你會對我與applebees網友的討論有興趣...請看這邊,有點長就是了,記得看到最後(343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0&t=1902435&p=31#24437668

蘋果妹2008 wrote:
3. 您說的第三項目,是屬于二代健保舊版還是新版?無論新版舊版,我都沒看到您所說的條文,可否麻煩一併出具,以昭公信,謝謝。

原本是屬於二代健保要增加的項目,不過目前也尚未定案,我不知道立委諸公會把他改成怎樣,請看這段文字
"  不過,有立委透露,為減少弱勢族群反彈,國民黨團明天將提出折衷版本,將國民年金那部份踢出健保所得總額內涵,只納入職業公會那一部分;另外,退休人員退職金也可望降低納入計算的門檻,從原來的73萬元,降低至50萬元上下。
  民進黨團則主張,退職所得納入健保所得計算應訂在36萬元。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表示,一般勞工每個月薪資不到3萬元,因此36萬元是比較合理的金額。 "


至於73萬3千元的退職所得者都要扣所得稅,在這邊
公告事項第三點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台灣的健保
真是集所有的爛於一身
郝明義先生這篇文章
完全切中健保的要害
這種制度,還要人每個月交10000NT 以上去支持它嗎?



郝明義:便宜觀光團式的健保 你滿意嗎

【聯合報╱郝明義】


有「台灣人對健保的滿意度名列世界前茅」的說法。這裡的「台灣人」不知道是誰,但一定不是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對健保體制最大的不滿,就是專業報酬的不合理。不論醫師、藥師、護理人員、技術師應有的專業待遇,都無法從健保給付制度反映出來。以醫師的門診費為例,由於沒有疾病複雜程度以及初複診的區分,不論哪一科的醫師看哪一種病人,不論他用一個小時還是兩分鐘來看一個病人,健保支付一律是二○七點。

對於醫護人員的這些不滿,享受著看診便利、保費便宜的病人,很可能無動於衷。因為:一、覺得醫生的不划算,就是病人的划算。二、覺得醫生的收入本來就高,所以他們所說的「不合理」是無病呻吟。三、現行的健保體系及醫院制度造成醫病間的種種糾紛和嚴重對立,根本不覺得有必要為醫生著想,甚至覺得活該。四、覺得現在健保體系問題的複雜已經超出自己能理解的範圍,無能為力。

病人到底需不需要關心健保制度下醫護人員的報酬?可以打一個出國觀光的比喻。

出國觀光,有各種方法。有些人以為最划算的,是參加團費愈低愈好,去的觀光點愈多愈好的觀光團。其實,這種觀光團雖然便宜,但是有兩個問題:一、吃住安排都很差,產生糾紛。二、旅行社會另外安排很多shopping,從中賺佣金回扣。

現在台灣的健保體制,就像那種收費很便宜的觀光團。旅行社從團費賺不到利潤只能另玩花樣,醫院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都會玩到病人的身上。不同的是,旅行社犧牲的是觀光品質,而健保體制和醫院犧牲的則是生命的品質。

「全民健保」的初衷,是為提升健康而設,為照顧弱勢族群而設。而健保實施了這麼多年的實情到底又如何?

由於醫師待遇的不合理,醫生選擇科別,愈來愈往輕鬆的傾斜。二○○六年台大內科住院醫師一年升二年時,百分之四十跑去其他輕鬆的科。排名第一的是皮膚科。婦產科醫師也愈來愈少,二○○六年全國醫院招一百二十名婦產科醫生,第一次只有四個人報名。小兒科醫生,個人開業的雖然還很多,但是在醫院上班的愈來愈少。離都會區愈遠愈慘,有的縣,夜裡找不到一個小兒科醫師

普遍來說,貧富差異或城鄉之間的健康差距,絲毫不見縮小。「台東居民今日之健康狀態,比台北市市民三十年前還不如。」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溫啟邦教授說。

國民的整體健康情況與指標只有惡化,看不到往上的跡象:吃藥過多或吃錯藥的情況不受重視;台灣的洗腎率名列全球第一;提早洗腎,不但影響數萬人之生活品質,因洗腎而得C型肝炎,後果比洗腎嚴重得多;把便宜的健保當成看病吃藥的靠山,繼續吸菸、嚼檳榔、肥胖不運動的人,比比皆是;癌症在一九八二年頭一次成為國人死亡人數排名第一的病因後,不但持續蟬聯第一至今,一九九六年死亡人數超過第二名加第三名總和,二○○二年死亡人數更超過第二加第三加第四名總和。

相較於美國癌症患者,從一九九○年代開始逐年下降,今天已減少一半,我們的健康落後,是十分顯著的。

最後,還有一個課題。任何行業都會良莠不齊,不免有害群之馬,醫生也是。但是現行的健保制度,卻是從機制上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以及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結果。「台灣病人死於醫療錯誤之人數可觀,至少每年八千人。」溫啟邦說。


你對便宜的觀光團式健保制度,仍然覺得很滿意嗎?


(本文作者為大塊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




INNOCE wrote:
台灣的健保
真是集所有的爛於一身
郝明義先生這篇文章
完全切中健保的要害
這種制度,還要人每個月交10000NT 以上去支持它嗎?

沒那麼好但也沒你說的那麼爛...
由於您說健保集所有的爛於一身,我也只好說沒有健保這種極端狀況下會如何...來討論.
您提供的郝先生這篇2008年的文章有些是事實,但也有些是選擇性失憶...甚至斷章取義
每個月要交1萬以上也要是有錢人才有機會繳這麼多,有些網友還覺得繳1萬太少咧

台灣醫療人員薪資跟世界相同水準的專業人員比確實偏低,我也贊成調高.
但不是以沒有健保之前,民眾必須自行去跟醫院議價(其實是被動接受)的那種方式...
在有健保的狀況下,費用是政府、民眾、學者與醫界一同議價出來的.

婦產科小兒科醫師人力越來越少的問題我在前面有回應過您,健保或許是幫兇之一
但是少子化更是原因,人越生越少,需要那麼多婦產科醫師跟小兒科醫生來等失業嗎?
沒有健保,新進醫師一樣不會想要去選擇這兩個科別...因為沒客人...

"台東居民今日之健康狀態,比台北市市民三十年前還不如"
以上這句話或許是事實..看起來很不公平
但是...台東居民今日之健康狀態,跟三十年前的台東比呢?溫院士的原文其實是說有比較好.只是差距不大.
又有什麼制度可能讓台東居民的健康狀態趕上台北市民呢?沒有健保就可能嗎?

洗腎跟癌症人口增多.
多少是因為健保提供了醫療給付,所以活越久消耗越多資源.
在過去沒有健保的年代...這些人早就回老家了,所以也不會消耗掉後續資源...
要是健保從今天起停辦...這些人可能幾年之內破產沒錢看病.掛了...洗腎跟癌症的人數馬上降下來!

"相較於美國癌症患者,從一九九○年代開始逐年下降,今天已減少一半,我們的健康落後,是十分顯著的"
上面這句話...絕對無法告訴你美國看不起病就掛掉的人有多少...還活不到得癌症之前就掛了...統計資料當然漂亮.
而看得起病的人雖然醫好了,他們付出的醫療費用有多高也沒說...

"台灣病人死於醫療錯誤之人數可觀,至少每年八千人"
上面這句話跟健保有關?郝董事長是推論因為健保劣幣驅足良幣,所以醫師技術都比過去差...所以醫死很多人?
沒有健保的狀況下呢?更多人可能連看病的機會都沒有...而且沒有健保也不會有通報系統來統計醫療疏失的數字
如同建立家暴專線之前,都沒有人家暴一樣,因為根本沒有統計數字就當作沒有
溫院士原文的那句話僅是陳述可能的狀況.也沒推論到是"健保的關係"所以導致醫療疏失...

真要怪的話,我會怪台灣人的民族性(有這民族的話XD)...太不尊重專業...
溫啟邦院士對健保的相關研究
不良生活習慣已抵銷健保貢獻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unnerv大大

1. 您所提到的數據,都是二代健保舊版。現在舊版已經廢除不用了,您再提的意義到底在哪兒?

2. 軍公教退職金是73萬以上才開始課稅.......您不覺得這是非常荒謬的制度嗎?

73萬,一個月平均六萬以上,是現在大學生薪水近三倍.....可是,有哪個薪水2.2K的人沒被課稅?天天在家休息的退休人員卻不必繳稅?還按時加薪?

而這群退休人員正是健保之所以會虧損的最大元凶.......他們都有一定的年紀,都有很多時間可以等在醫院,更不必提連X文者流連是否需要排隊等候都是個天大謎團。您要不要去醫院--特別是早上--看一下哪些人一大早就可以去醫院報到聊天,兼拿藥看醫生?普通人哪有這種美國時間?

請問,這些人不必跟其他人一樣付出,卻一再導致健保虧損......這種情形,到底是誰造成的?


3. 建議您不必拿偏遠地區的住民來抵擋別人的質疑。任何醫療人員都知道:耗損健保的元凶不是這些人,他們跟我們普通老百姓一樣,是健保的受害者--因為他們背負了耗損健保的污名。

權貴--那種動不動就要住加護病房,還不必像其他人排隊排得半死的人,以及那些不必跟其他人一樣付出但因為有別人大量付出健保費,所以讓他們都能活越老領越多的軍公教終身俸受惠者,才是真正的健保受益人......

健保不能倒,到底在圖利那些族群,已經非常清楚!這就是為什麼健保不管搞到幾代,就是有幾個特定族群老神在在,一點都不必驚慌。

他們受益最多,付出最少,卻還高高在上(因為他們就是制定制度的人),看那些拼命付出的老百姓彼此互鬥(窮鬥富,病人鬥醫生.....),真是好涼快的一大群!!

4. 如果要讓台灣人養成健康的習慣,那只有讓健保「使用者付費化」

如果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健康付費,自然就會小心謹慎。

有趣的是,在上位者知道有些人習慣不好,卻不思在制度上全面遏止,甚至在今年還讓米酒降價(呵呵,那些喜歡大量喝酒卻沒錢的人,不就是您所說的:有不好健康習慣的一群??)......我們的政府存的是什麼心?讓喜歡喝酒的窮人都有廉價的酒喝?然後讓他們耗損(部分)健保資源?最後再把罪名冠在他們頭上?

沒想到,原住民對健保還有這種貢獻:轉移焦點,讓真正耗損健保的族群隱身?


蘋果妹2008 wrote:
unnerv大大1....(恕刪)
有趣的是,在上位者知道有些人習慣不好,卻不思在制度上全面遏止,甚至在今年還讓米酒降價(呵呵,那些喜歡喝酒的人不就是您所說的最有不好健康習慣的一群人)......我們的政府存的是什麼心?讓喜歡喝酒的人都有廉價的酒喝?然後再來耗損健保資源?最後再把罪名冠在他們頭上?



沒什麼重大疾病當然會說健保沒好處,有重大疾病的時候你就知道健保的好處了
產婦做月子不用使用米酒嗎? 台灣家庭一般都使用米酒當料理,米酒當料理成分居多,不是當一般酒類,降價本來就是應該的,多花點時間勸導那些老杯杯不要每天跑醫院比較實在,在這打口水戰有啥用
1. 雖然繼續幫楊志亮護航,但葉金川也同意健保是保險,所以,應該使用者付費: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055097.shtml

2. 使用者付費......這是普世真理。如果有低收入戶,再由政府制定專案補助。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目前政府只圖方便,圖利軍公教,所以,制定出非常不公平的法則。

繼續這樣下去,年輕人還沒出社會,就是背債一族........他們被迫背負國家龐大的債務,將永遠無法脫離負債夢魘。

回418:

1. 產婦做月子用米酒?可以。拿出生証明去請領。不要告訴我麻煩,因為所有產婦會去請領生育費,從那邊發配就可以。(何況,我們還有料理米酒呢......)

2. 老杯杯為什麼會去逛醫院?不就是制度使然?如果逛一次就要花一次大錢,你看他們還逛不逛?

3. 誰在噴口水?跟您意見不合的,都算是口水嗎?那就麻煩您別進來讓口水噴。

  • 4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