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還來亂~藥廠被砍價還不是賺滿滿業務各各跑醫院跑的勤,各各帶伴手禮要是沒利潤幹嘛還請業務到醫院推銷用藥去看看生技股股價~股價比傳統產業都好!砍藥價~是剛好而已台灣人濫用藥物很可觀~便宜的醫療制度已經演變成濫用藥物~小病拿的藥都是一把把注意看甚至治療同症狀的藥還 X 2對藥廠來講有差嗎?山不轉路轉~不這樣轉怎麼會有台積電呢!!!
世界意唱 wrote:為了讓民眾有辦法負擔平價醫療,變相扼殺了醫療科技成長空間,等你我老了,吃的藥,用的醫療器材,搞不好還是跟幾十年前同一款,不爽就乖乖自費!還有都嘛壓榨醫護人員的人生換來的, 你一定沒看新聞條件符合健保給付, 癌症標靶藥幾十萬, SMA治療生物藥劑一劑幾千萬...一顆幾毛的學名藥跟一劑4千多萬都是健保給付藥, 你還要奢求什麼?
世界意唱 wrote:台灣醫療照護世界聞名...(恕刪) 台灣防疫就世界第一,還可以去紐約時報廣場登廣告Taiwan can help~!防疫F4也是世界第一一個「衛服部長」疫情其間帶頭喝酒抽煙聚餐唱歌群聚一個幹了發言人白嫖下台,但是不必去查一個是小三生女提高生育率還升官世界怎麼跟的上台灣,超棒的!
所以呢?你是支持要調整健保費?還是支持要刪減健保給付項目?你也知道藥費跟健保有關,那你建議怎麼做?台灣人...要環境永續?要!要表面上便宜的核電?要!那核廢料要不要放你居住的縣市?要物價變便宜?要!要加薪?要!那消費品上中下游員工要不要加薪?
我提供自己的數據,目前在美工作,之前在美國微軟總部,要知道美國的醫療保險是"員工福利"而不是義務,所以很多工作,特別是約聘者可能根本沒有保險。微軟的醫療保險是屬一屬二,"每月"由公司支付約700美金,視力和牙齒另外付,一年要價近9000美金,但重點是這9000美金只是買自付額上限,還有負擔健康檢查和掛號費等等,其他還是照算。單次治療1500以內全部自己負擔,超過1500保險出,年內累計超過3000後才全由保險出。而且看病也是很麻煩,你要先連絡該診所/醫院看他們收不收你的保險,就算收,也常發生幫你動手術的團隊中有幾個來支援的不收該保險導致費用炸掉(這幾年還特別立法禁止),我們社團就有血淋淋的例子,只是腳開個刀因為醫療團隊裡有不收該保險的人員就要自費24000美金而且不像台灣標準療程統一定價,美國隨便診所開,不同保險公司,不同方案,保費和治療價格也不同。每年公司還會開說明面說明各種保險方案的不同,厚厚一疊資料要仔細看好好選。我去看牙的時候,裡面都會有一名專員近來跟你解釋你要付多少錢,同意才做,像是深度洗牙(塗麻醉)我就自費300美金,補牙一"處"350美金,保險出300,我出50,我朋友則是自費75其他例子,去醫院測個COVID,帳單996美金COVID治療出院後,收到25萬美金帳單你要是敢去急診,帳單沒有五位數我不信,住加護病房一天最少一萬美金當然我也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有保險,你又確認保險會支付,那可能幾十萬的帳單付個幾百塊就了事,但這就是私人保險制度的現況,找工作時要評估保險夠不夠好,看病要看保險收不收,就算是基本治療也要先問清楚自己要負擔多少錢,拿到帳單價錢覺得太高還要去找醫院殺價。我在微軟時年薪近30萬鎂,但就算這樣我還是提心吊膽,深怕出了意外進個急診幾十萬就沒了,和我有同樣擔心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高薪族群,因為真的無法預測會不會因一點小病或意外就傾家蕩產。相比台灣,我不舒服隨便找一家診所進去就可以看病,標準治療根本不需要問價錢。就算是重傷重症只要不是罕見疾病最多台幣幾萬就打發了。健保存在的目的是讓所有台灣人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一般的生病都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顧,01上的人我想大家可能收入都很不錯,健保繳的多所以覺得為何我無法享受最好的醫療,但健保所保障的更多是收入不高的人,保障他們可以得到醫治而不會破產,你或許沒有辦法得到最先進最好的醫療,但國家還是會盡力醫治你。而且台灣也沒有禁止自費項目,有錢有需要的大可自費醫療。當然這樣的制度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對於藥廠來說是不是好,長遠來看可不可以永續,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但不能因此否定健保給台灣人在治病上的平等與免於憂慮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