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 自行接種(打自費疫苗)
3.口 重大傷病無法接種(打公費疫苗)
4.口 不想在學校接種(收掛號費 打公費疫苗)
5.口 打死不想接種
倘無法於集中接種日完成接種者,則需持學校發給之通知單至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是給4的人看的,因為去外面打公費疫苗雖然免費但是診所要收掛號費,所以為何不在學校打就好?
fanle wrote:
1.口 願意接種(打公費疫苗)
2.口 自行接種(打自費疫苗)
3.口 重大傷病無法接種(打公費疫苗)
4.口 不想在學校接種(收掛號費 打公費疫苗)
5.口 打死不想接種
倘無法於集中接種日完成接種者,則需持學校發給之通知單至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是給4的人看的,因為去外面打公費疫苗雖然免費但是診所要收掛號費,所以為何不在學校打就好?
我能理解為何有4選項
可能有的家長或者小孩的心理,對於集體打疫苗會擔心,想要家長親自陪伴安定小孩心理。
一群小孩再打針,有的可能哇哇哭,那個情緒會感染,有些小孩會掙扎害怕,甚至有陰影。
所以讓"家長多一種打公費疫苗方式",就是付個掛號費,可以到熟悉診所,熟悉醫師,甚至會發糖果、貼紙、氣球給予鼓勵,那小孩也比較不抗拒打針。
我認為多一個這選項對於特定需求的家長及小孩是有利的,但對於不需要的人可能覺得再做啥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