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我該怎麼照顧罹患糖尿病的家人?

[轉貼]

什麼人特別容易得到糖尿病?15 條糖尿病風險,你中了幾條?
而在糖尿病的 3。大因子中,還可以再細分成 15 條風險,除了體質無法改變之外,生活習慣、壓力都是可以靠自己來改善的;如果 15 條因子中有 3 條符合,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患的「候選人」,如果符合 5 條以上,可能已經是糖尿病前期而自己不知道了。

二等親中有糖尿病患,或是有糖尿病家族史。
曾罹患多囊性卵巢,或是妊娠糖尿病。
有脂肪肝。
身體質量指數(BMI)24 以上,或男性腰圍 90 公分以上、女性腰圍 80 公分以上。
體脂肪大於 30%。
血脂、膽固醇超標(三酸甘油酯大於 250 mg/dl,低密度膽固醇超過 130mg/dl,高密度膽固醇低於 40mg/dl)
肚子餓的時候容易頭暈目眩、感覺很容易低血糖。
體力特別差,樓梯爬 2 層就氣喘吁吁,飯後容易想睡覺。
容易忽胖忽瘦。
喜歡吃甜食、喝含糖飲料、西式點心。
喜歡吃精緻澱粉如白飯、白麵條,少吃五穀雜糧。
喜歡吃湯湯水水的食物,像是羹飯、燴飯,或是會把菜湯、菜油拌飯吃乾淨。
三餐常常不定時。
長期睡眠不足、睡眠時間少於 6 小時,或是常常熬夜、超過半夜 11 點才睡。
常常感覺壓力很大。
如果發現自己中了 3 條,建議開始針對自己中標的風險進行改善,比如調整晚睡的作息、開始運動減肥等;如果中了 5 條以上,建議去新陳代謝科看診,看看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是不是正常值,觀察內分泌的狀態,按照醫師的指示來設計自己應該要遵行的生活作息規劃,避免真的惡化成糖尿病。

驗血糖都正常,為什麼也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需要做什麼檢查?
不過有些人可能很疑惑,明明自己健康檢查的時候,血糖值都正常,為什麼還會確診糖尿病?其實這有 2 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血糖值在「正常」跟「糖尿病」中間,還有一個「糖尿病前期」的範圍,但在健檢報告上看不到紅字,其實代表血糖已經開始不穩定了。

第二個原因是,一般人在做健康檢查的時候,多半會檢驗「空腹血糖值」,但因為糖尿病是「把高血糖調降回正常值」的能力變差,所以「飯後血糖值」更容易了解自己是不是有糖尿病。 所以有些人可能飯前血糖值正常、甚至過低,但飯後血糖值會過高,建議做糖尿病檢查時,應該 2 個數值都要測,會比較準確。
mary999 wrote:
我一直以為,如果會得糖尿病,應該是我才對。因為我愛吃甜食,不愛運動,身材肥胖。所以我每年做健康檢查,確認自己沒有糖尿病,但是膽固醇在臨界點。

我家人除了喝果汁外,沒有碰其他甜食,茶跟咖啡都是喝無糖的。 雖然也沒什麼運動,但他身材中等。 可是他不像我這麼熱衷健康檢查,如果不是胰臟炎住院,還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全球每三個有一個死於血管病變
喝果汁、吃大量水果=>果糖殺傷力比照酒精=>肝臟代謝壓力,無力調節血糖,直接造成胰島素阻抗,離糖友不遠了
您好~
我也是53歲.....上週被醫生檢查出糖尿病!
其實,自己似乎沒有特別異樣~ 家父今年83歲,已經糖尿病快40年了~
剛剛確診的時候....自己比較不能接受~身高179體重89 ....超標許多年了.....
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
幾個心得分享~
1.家父控制快40年了! (從初期的口服胰島素....到現在的注射胰島素), 生活正常~
2. 可以的話,多喝水,調整飲食與體重!
3, 甜食不用完全禁止,只要分量大幅減少~
4.注意糖尿病的相關病變:視網膜,下肢循環..... 年度健康檢查的時候,自己要特別注意~
共勉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