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鍋蒸或紫外線殺菌都好 .....不斷有人批評產量足夠就不必那麼麻煩了,只要產量足政府每天每人發一片或是每人每天發兩片口罩只要努力的產生垃圾不要再生利用那太麻煩了,當疫情完全控制了,地球也就生病了 ..... 是這個理論嗎 ?
猶記得小時候家裡窮,一整年難得吃到魚跟肉某天放學,發現媽媽煮了一大桌的大魚大肉我們小孩高興極了,誰知媽媽說這不是要給你們吃的原來是爸爸的公司主管要來家裡作客我們只能等主管走後,才能吃剩的不過我們還是吃得很高興,為了爸爸的升遷,我們可以忍.....現在政府的處境不也是這樣嗎?為了台灣在國際上的政治利益可以把自身百姓的需求擺一邊但......政府可以老實講沒關係就如同我們小時候為了爸爸的升遷我們可以忍叫國人省著點用就行不要跟國人講說什麼口罩夠用了,怕國人浪費了這種鳥話連電鍋蒸口罩這種毀人三觀的荒唐事都做得出來
個人比較有疑問的是:過濾用熔噴製程不織布的靜電在使用後的效果,還可以維持多久?口罩原來規定要4小時換一次的原因不就是因使用後靜電捕捉的效果下降,達不到原先的效率才要更換嗎?蔡博士說高溫(乾空氣)來消毒不會使靜電捕捉效率下降太多,推測是在口罩"未經使用"的情形下進行測試比較。透過『靜電駐極』提升濾效果的方式,不是也會捕捉我們呼出去的水氣嗎?一次性口罩效能會衰退,不就是因『靜電駐極』捕捉通過的水分子、細菌、灰塵,而逐漸衰退靜電捕捉效率,當他帶過一天後,還剩多少靜電可以捕捉?不知有沒有實驗?否則我們希望乾蒸方式保護『靜電駐極』電荷的口罩,會不會是已經沒有『靜電電荷』的口罩?還是說乾蒸已經使用過的口罩,可以恢復其『靜電駐極』的電荷?不知樓主或先進們可以幫忙解惑嗎?
chih_haohung wrote:聚丙烯]在140度攝氏度以上,它的分子結構就會開始分解崩壞,因此用電鍋乾蒸或是用烘箱烘烤時,裡面的乾空氣的溫度請勿超過140度攝氏度以上!PS:以電鍋乾蒸來說,內壁金屬的溫度將會高達165度攝氏度(裡面的乾空氣的溫度是110度攝氏度) 165度到110度的下降梯度,是看距離的。不是只隔一個瓷盤,就固定會降到140度以下。也沒有人做過不同電鍋的不同溫度分佈,電鍋根本沒有控溫的功能,完全都是靠運氣。口罩如果放太靠近邊邊,不織布層都有熔化破洞的可能,而肉眼根本分辨不出來,除非整個熔穿了。反正,電鍋蒸口罩,根本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