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4132 wrote:
N95口罩防禦力一定(恕刪)
會用到這種R95等級的大概就是油廠槽內或噴塗EPOXY之類~但現在都PAPR掛起來才好做工作,戴這種自吸的穩早死的!公司如果是提供這種的護具,我看還是早早離職算了
joygene wrote:
取自當時CDC的醫護人員預防SARS防塵口罩選用技術問答集,供參考。
Q:測試 N95 口罩的粒徑大小為何?
A:
理想上驗證規範會採取最難捕集但也可行的測試條件進行測試,
因此一般測試微粒粒徑所代表的就是該規範認為最難捕集的粒徑大小
(確保其他粒徑的捕集效率都會比此高,
例如美國 NIOSH 就是選用數量中位粒徑(CMD)0.075±0.02 微米﹙μm﹚,
標準差(GSD)1.86 進行測試,此粒徑對於近年來發展之帶靜電濾材,
一般被認為是最難捕集的粒徑),相同的其他測試規範也有此考量,
因此對於病毒、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捕集,均有驗證之效率。
chih_haohung wrote:
PM2.5(2.5微(恕刪)
ma1111d wrote:
這部分是錯誤的...(恕刪)
ma1111d wrote:這裡想請教跟討論 關於次微米的定義:樓主的次微米 是指小於2.5µm的粒子。但是 樓主下面貼的第二張圖 醫用面罩測試規範,所謂的「次微米過濾效率」是指小於1µm的粒子。
所以...次微米定義....到底是???
ma1111d wrote: 再者,關於醫用面罩的部份其實是可以分為一般醫用、外科手術、外科手術D2防塵三類
第一種一般醫用口罩這裡就省略討論了
第二、第三種的外科手術口罩部分,除了作CNS14776之外,其實還有作次微米防護效率測試。並且有A和B法,A法是以0.1µm乳膠球粒子測試,B法則是依據CNS14755的標準測試(CMD 0.075±0.02µm)。
「三級」的外科手術口罩對次微米是有98%以上的防護率,甚至一級都有95%以上,而不是您文中的80%喔。
不過補充一下
外科手術口罩A法的測試是0.1µm乳膠球粒子
(有看到資料這部份是採0.1µm - 5µm的粒子來測試,這部份有待查證)
N95或CNS15980的防霾口罩.....是測試0.3µm.....
所以???0.1µm的比0.3µm好??
這有流速的問題
外科手術口罩測試的流速約28.3 L/min
N95跟CNS15980 約85L/min
空氣流通量越大,過濾效果當然就越差....
如果以外科手術口罩用N95的粒子和流速去測的話,大概只有過濾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