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有推薦的靜坐 或靜心冥想的相關書籍嗎~


感謝大家的回覆我會研究看看的~~
不過好多用詞都好深奧喔天哪~~
給版大入門者的建議:

1.靜坐前要先放鬆,導引CD也算是一種方式,個人是先做伸展瑜珈.若不知做何動作,至少要先敲膽經放鬆.

2.一定要採用盤坐,因為這樣才能聚氣(熱能)

3.初始先要求能盤坐就好,坐不住或打瞌睡等於白作功,能坐的住才開始調呼吸,並試著用腹式吐納.

4.個人採先感受左手心包經,是因為手左掌對應各個中脈(如附圖)

5.所謂一穴開,百穴開,指的是海底輪(會陰穴),產生拙火在於底輪因盤坐而產生的強大熱氣能上衝.

補充:
靜坐時姿勢要保持端正,不可任意。

理氣首要保持氣能通暢的坐姿,腰挺直但雙臂是自然放鬆的。如果挺不直,那建議先練習瑜珈的伸展操,而不是靜坐,每次靜坐前都應該是全身放鬆的,所以才須要先作前置工作。

靜坐個人建議還是先以中醫的思想角度切入比較好(先別牽扯宗教才不會有心理罣礙,其實到最後還是萬法歸一),穩定且能夠入靜(定)後同樣也能打通任督二脈的
另外個人一些小小的心得:
1.剛開始先別讓自己有太多心理負擔,剛開始不習慣,也不一定要有什麼坐姿,坐在腳能平踏的椅子上也可以,重點是身體,心理能真正放鬆.
2.如何放鬆:個人是由頭頸開始到腿,想像並潛意識告訴自己依序放鬆(最後氣來了還是會自然把身體撐直的)
3.關於腦袋的雜念:其實人不可能完全沒有雜念,關鍵是如同你坐火車看窗外的景物,景物看過就好,別去覺得那景物美麗就回頭去追求.
4.腦袋想像自己處在一個自己曾經去過很漂亮的山川大地,別想其他有的沒有的
5.找個安靜的房間,並告訴家人別打擾,也千萬不要有電話之類會干擾的聲響

Joanne520520520 wrote:
最近有在練習淨心冥...(恕刪)

可以參考南懷瑾老師的"如何靜坐問答錄"
如何靜坐 --- 南懷瑾老師示範
以上網路搜尋就有......
靜坐起始目的就是放鬆和靜心,所以依照樓上#35 的建議是很好的入門法.



個人提供的是進階,理氣一般來說只要疏通左右脈,就有很好的保健預防,任督二脈是另外的脈.

使用任意的方式,想要打開中脈(產生拙火)難度很高,因為這須要自身產生很強大的能量才能打通,之所以稱[拙火],就是首次開通時,能量是如同火焰般上衝(排除他人灌注能量).

只有使用盤坐法,才能將氣(熱能)聚於底輪.
花農大所言甚是
之所以會如此建議初學者,主要來自我之前的靜坐之路
回想之前想學靜坐主要是因為自小鼻子過敏,經年鼻塞,身體也不好,後來用中醫針灸穴道,過敏鼻塞有改善但還是無法根治,那時自己就想:既然針灸穴道有用,那如果任督二脈通了鼻塞不就自然好了?
於是那段時間一直找靜坐資料,但因為完全沒接觸,所以看到一些宗教或玄學名詞會害怕(當然現在不會了,如同稍早的回文[萬法歸一],其實最後是相通的,只是法門不同)
那時很幸運的找到[大陸甘肅中醫學院教授李少波先生所撰-真氣運行法(李教授已仙逝享壽102歲)],照著內容學習果然通督,隨後出現類似重感冒症狀及拉約10天又黑又臭的黑便,之後過敏鼻塞居然完全好了,連帯母體垂直感染的B肝,拜靜坐所賜出現無法解釋的B肝抗體,連長期幫我作B肝追蹤的內科醫師也感到不可思議!身體也變得強健了(僅個人體會,不代表適用每個人,有病痛還是要尋求正統醫師治療)
當然日後的胎息及一些現象,因為非一般人所能體會,在此就不提了.
我個人認為入靜並不難,不過我曾把我的經歷及方法分享給週遭的親朋好友,但他們實施了一段時間覺得無法達成而放棄,也許是個人因緣與器根吧
有興趣的朋友請google下載:真氣運行法.pdf(可找到初階跟進階完整版),以中醫的角度切入靜坐,我認為相較於其他法門,是安全且簡單的,當然"楊定一"先生的靜坐對於入門來說也是安全且簡單的(兩者其實大同小異.真氣運行法反而不需花錢!!)
感謝 if3020 大大提供的資訊參考.

小小花農對人體氣脈作簡單的比喻,方便版主了解.

簡單說就是前後左右中,很好記的,先了解氣脈走向,產生基本興趣.

左青龍,右白虎 --->就是左右脈.

前朱雀,後玄武 --->任脈(前)與督脈(後).

中間就是中脈(脊髓本身内部的氣脈)

=============================

大周天 ---> 氣通左右二脈(氣是左右方向旋)

小周天 ---> 運轉任督二脈(氣是上下方向,任脈向下, 督脈向上)


這樣是不是變的很簡單記,一邊靜坐,一邊產生興趣,就會有動力持續下去.


=============================

武俠小說不是常出現氣脈逆行,發生走火入魔,就是任督二脈的運行方向錯誤,下次看小說就秒懂了。
if3020 大大提供的方法是先打通督脈,不論任何方法,重點在動機及個人意志力的堅持,當作興趣研究兼顧健康,是個人持續靜坐的主因。

上文個人有提到—穴開,百穴開,只要打開會陰穴,產生拙火,開通中脈,其實任督也跟著打開。

如if3020 大大所言,方法不同,但萬法歸—。

由下方任督二脈圖,可以大致了解。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