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有精神疾病的人但沒有自傷傷人的行為,有什麼機構可以幫忙?


thisislife wrote:
我上班的地方是一般...(恕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了解、也深深的能夠體會
不過,有些問題
該怎麼說呢?台灣不是個福利國家
所以,政府與社會福利制度並不打算取代家庭原有的功能

沒有其他的意思
只是,提供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一個七十多歲的媽媽,獨居,丈夫、孩子、家人都不在身邊
扣除掉可能的疾病問題之外
他有被家人關注與照顧的需求
也就是....他也會刷一下存在感的
這些問題醫師不一定會考慮到
所以可能會發生....刷存在感鬧脾氣被當成憂鬱症的可能
目前看來,這種需要被關注、關心的需求無法被滿足
可能只能繼續用這種不好的方式去吸引注意
但是,他肯定會忽略這樣鬧....對家人是個困擾
所以就形成一個無限的循環
當然,以上這些話解決不了問題
算是職業病吧,總是得找出不一樣的思考模式
用原先的方法,很難突破原先解決不了的困境
或許試著去和他談一談(盡量好聲好氣、就算要忍氣吞聲)
看能不能勸勸看囉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可能性
只能多花一些些心力去試試看
畢竟問題絕對不會自然解決

機構的部分....只能說要去談談看
前面有其他人提過了
限制自由會有相關的法律問題的
有些檯面上不該發生的事
私底下會不會有,我就不敢說也不好說了
談談看,或許會有更清楚的答案

迷失的缺口 wrote:
所以可能會發生....刷存在感鬧脾氣被當成憂鬱症的可能
目前看來,這種需要被關注、關心的需求無法被滿足
可能只能繼續用這種不好的方式去吸引注意
但是,他肯定會忽略這樣鬧....對家人是個困擾

用原先的方法,很難突破原先解決不了的困境
或許試著去和他談一談(盡量好聲好氣、就算要忍氣吞聲)


目前看來似乎這是最好的方式,大家還是儘量順著她,假日多回去陪伴關心,找到彼此的平衡點,相安無事就好,畢竟70多歲的人,要改變個性及思考模式是很困難的事,這輩子能成為一家人總是緣分......

以前常羨慕別人家氣氛幸福溫暖,長大後才發現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的也不少,希望你們家的經比我家的好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