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爸爸有第二型糖尿病,飲食上該注意什麼才能控制血糖的穩定呢?


伯爵紅茶 wrote:
你幾乎快死了!剩下只...(恕刪)


是的...我文中已經說自己是 "撿回一條命",當時的確快死了...
目前驗出來已經所有指數皆為正常 "包括腎功能"
現在照醫生說法應該還會活很久很久,跟一般人沒兩樣。


是想告訴樓主及一些家屬去關心病人的方式及觀念。

通常許多人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家屬也缺乏耐心,所以通常說不行是最快的。
因為自己家族還算大,而且都是從事醫藥業,所以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從醫生跟營養師跟藥師都詳細的問了個清楚,醫生也不敢太敷衍。

我也經歷了從打針到吃藥的階段。
打胰島素有分長效跟短效,用於不同時間,作用時間也不同。
通常三餐飯前使用短效,睡前使用長效。
如果病人情況較為穩定之後有的則轉用混和型,但是混合型的則是長效+短效混合一起施打。
的確打針比吃藥好控制許多。

吃藥的話,就真的變化很多種類也多太多了。
有藥成分是胰島素的,也有胰島素+阻斷腸胃吸收的,也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太多太多種。
有三餐吃的,有一天吃一次的,有一個月吃一次的,成份及作用原理就都不太一樣。


因為樓主主要的問題是食物(火鍋)!還有病人心態(一直說活著沒意義)
所以我就從這兩方面去做回答。

同樣可以去對任何醫院的醫生及營養師去做相同的提問,他也會有相同的回答
"吃...都可以吃...只要你會算!!! 不會算的就不要吃就好了"

你說糖尿病可不可以吃糖?
糖尿病有使用藥物或是運動下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那時是一定要吃糖的!"問題是吃多少量!"

食物的話,少吃是多少?多吃是多多?
就是要懂得算量!量怎麼算?醫院衛教師營養師都可以去依照你的"體重"及每天的運動"消耗量"去幫你計算你一天需要的能量及營養。
吃幾份的豆類,吃幾份的水果,吃幾份的菜,吃多少的蛋白質,吃多少飯,通通可以做計算。
重點要去弄懂多少量!!

油鹽及調味,少吃或是不吃主要是因為增加腎臟的負擔,糖尿病腎功能大多不好,盡量可以減輕腎臟負擔就盡量減輕,造成要洗腎會是相當相當大的問題。
比如我的腎我還想用20年,那我就盡量減少他的負擔,原本一般人吃1年的油鹽及調味料,我就減少到1/100甚至更少,則可以延長他的壽命。

我算控制的相當好,我相信如果可以跟我一樣的控制很多人也可以控制的比我還好吧。
不過我自己的控制也跟大家做個參考看是否一樣可做到!

量血糖
我一天大概量4-10次的血糖,飯前飯後睡前。只要吃的東西有改變就會增加販錢飯後及中間的測量。

食物
盡量無油無鹽,肉都用蒸的,煮好後先冰過讓油凝固撈掉,之後再熱來吃,青菜則都用水燙的,調味是絕對不加鹽跟糖,牛奶則選用低脂,蛋的話一天最多就是一顆,魚、肉、飯都是用電子秤秤過重量之後才吃。
不會換算熱量根不知道升糖指數的東西我則不吃。

運動及按摩
保持固定的運動是必要的,一個禮拜至少三次運動一次大概為一小時。
每天洗完澡之後幫腳擦乳液保濕,外加檢查兩腳是否有傷口及有異狀,檢查腳底的觸覺及知覺,順便幫腳按摩讓血液循換更好。

出門絕對要穿鞋子保護腳絕對不能穿拖鞋!
家裡行走的地方絕對清空無任何讓腳部受傷的障礙物及風險!

參考參考吧
每個人還是有情況及嚴重程度的不同,控制的程度也不同

sihsiao wrote:
活得像人一點---是衝突的


飲食控制跟活得像人絕對不衝突的!

學會控制跟糖尿病當好朋友才是一輩子的!

學不會控制的才會搞得人不像人^^
糖尿病患者要把握幾個原則,還是可以放心吃火鍋,注意食量及熱量的攝取,避免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但仍須注意不可過量,高湯也不要過度攝取,醬料也僅以青蔥、蒜佐醬油,沙茶醬則應儘量避免!
糖尿病患控制血糖達到目標值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沒有好好控制,有非常多併發症狀,可能致命!而糖尿病患胰島素阻抗性過高的狀況,可使用胰島素增敏劑藥物例如愛妥糖(Actos),來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性,提高體內葡萄糖利用率,持續控制血糖在標準範圍內。
切記!!要遵從醫囑,定時服藥,不能夠自行增減藥物或是停藥,要多運動加上配合良好的飲食,好好控制血糖唷!我家人中也有人罹患糖尿病,也是非常健康,吃吃喝喝的,建議你多詢問您的主治醫師或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更加了解,把握飲食原則控制血糖,也可安心吃美食!
善心人士阿良 wrote:

...(恕刪)



不知道是你爸是老醫師所以還存在很多舊觀念,或是你從你爸那邊得到的知識理解錯誤,你打的文章中真的是錯誤一堆,沒有更正會誤導很多人。

1. 所謂口服降血糖藥並沒有所謂抗藥性問題。口服降血糖藥會失效是因為分泌胰島素的beta cell已經完全失去功能。目前的降血糖藥大致上原理可分為降低胰島素抗性(用比較俗語說叫做增加胰島素的效用),或是刺激胰島素分泌,或是抑制腸胃道糖分吸收。不管是哪個部分,都還是仰賴有胰島素的存在。而第二型糖尿病本身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已經出問題,長期下來會讓胰島素完全無分泌。所以口服降血糖藥物並沒有所謂抗藥性,那是因為糖尿病本身造成的beta cell無功能引起的。

2. 生活習慣改變永遠都是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是與藥物治療(包含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並行,而非互斥的做法。而且根據UKPDS的報告,即使在後期將血糖控制下來,但是在糖尿病前期就未控制好血糖,那併發症的發生機會仍然會高,因此血糖的首先控制目標絕對是在把血糖控制下來,而非單純生活習慣改變或是藥物治療。

3. 長期服用口服降血糖藥不存在會造成洗腎的問題。目前的口服降血糖藥,只要是符合使用條件,並不會造成洗腎或是肝功能變差的問題,相反的,糖尿病不控制才會造成要洗腎的狀況。

4. 口服降血糖藥會造成胰臟的發炎,那是指DPP-4類的血糖藥。而且他也不是造成內分泌的beta cell發炎,而是與急性胰臟炎有關。但目前來說,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結論,你說的也是錯的。

如果上述錯誤觀念是你爸傳授給你的,麻煩請你爸多去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相關課程,錯誤的觀念是會害到病人的。如果上述觀念是你自己誤解錯誤,可以跟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要2012年的治療指引,裡面有很多寫得很仔細的觀念。

by 內科專科醫師
第一.對[糖尿病]要有正確觀念......轉載林宏達主任文章供參考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新診斷的糖尿病必須立刻測血中糖化血色素百分比;一般糖尿病人則三個月測定一次(每年四次);如果控制很穩定的病患,每年僅需測定兩次。由於糖化血色素測定方法每個實驗室不盡相同,因此個別實驗室均應建立正常值範圍。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約為4-6%,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近年來主張6.5%以下呼聲漸高),如果超過8%(也有人認為7.0%以上)則為警戒值,應立刻調整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或藥物劑量。為了維持糖尿病人良好的血糖控制,增進健康,延遲或避免合併症的發生,定期檢查糖化血色素是每個糖尿病人的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林宏達主任 - 台灣糖尿病協會理事長

糖化血色素7....8時......3個月血糖對照是170...205.....如是7.7平時量的[血糖]200以下..正確嗎..可以當作檢驗[血糖]機..參考....可參考今年01.15.本版討論文章.[ 血糖如何控制 ]»1名患者終於控制住[血糖]了...他是這樣說的[最近看了一些資料.打針沒什不好.搞不好是基於費用問題才分吃藥與胰島素..今天飯前血糖 二年來第一次 90 真開心].....



MING510 wrote:
糖化血色素7....8時......3個月血糖對照是170...205.....如是7.7平時量的[血糖]200以下..正確嗎


正確的...因為紅血球可存活3-6個月...

我入院時是去年10月底..糖化血色素14.多 血糖1700
住院十多天..出院時血糖三餐飯前為170-200..
三個月後再次量測時為7.多..但平日參前血糖有100-160..
當時都是打針..一天四針早午晚+睡前..到接近三個月時大概都在100頂多110了..

轉吃藥之後
剛開始較不穩定,因為各種藥物對人的反應不同!
剛算吃藥的第三天就因為副作用太大,又回醫院給醫生調整藥量
(太大是多大?整個人無力軟到無法走路,不自主的人發抖,頭暈,半夜血糖也低到只有7X)

之後一直到現在還沒到第六個月的量測糖化血色素
不過目前一樣三餐固定量血糖只是有時多了飯後量及有時候嘴饞偷吃時候會多量XD
現在量飯前大約都是80-110中間 飯後大約都是在130左右有時厚嘴饞多吃了點有幾次在16X左右
剛剛3/8 0:49 量是96

那想MING大大換算一下..這樣糖化血色素7.多 跟我說的血糖多少有不正確嗎?
糖化血色素是平均..之前很高...現在低...平均起來就這樣

我想這是我自己發生的只是相當有感的分享給別人,不需要騙人,也不像一些似懂非懂半懂+聽說的隨便說說的回答

--
對了...在跟樓主提供一下...一個有關火鍋的新體驗..

本人3/3到聚慶祝媽媽生日...發現聚吃起來相當OK..
選昆布湯底,蠻清淡的,當然還是建議不要喝湯,如果真的想喝的話只在一開始所有食物未下鍋時就先喝個一口吧..食物下鍋後就真的太油了絕對不要喝比較好。
主餐建議選雞肉!脂肪跟熱量最少!
精緻食蔬當然每一種都是可以吃的..就是青菜嘛
梅子醋!這樣糖尿病的人我想還是不要喝比較好..太多糖了..
季節創意單品...看了一下幾乎都是OK的啦,魚漿,蝦仁漿,牛肉漿等等
副食的飯量也OK..目測大約是2-3份(大約100-150克中間)..相當OK的..
他的甜點糖尿病不能吃可以換成季節創意單品的魚漿蝦仁漿牛肉漿等等的小品
附上我的血糖吃之前量pm8:56血糖99
因為老媽生日所以有送布丁我也偷吃了兩口
到凌晨3:20量血糖是112又喝了牛奶吃點點心到隔天7:03血糖是123

誰說糖尿病就真的會活得不像人...懂得該如何控制該吃多少...生活還是可以一樣快樂

還有如果你爸爸愛吃糖的話,現在有糖尿病的餅乾還有許多種代糖,如果有血酮栓症請不要使用阿斯巴甜,不過還有紐甜及一些新的代糖可以使用,糖尿病炳乾說真的感覺比一般餅乾還好吃哩,而且相當有味道。
推薦可以嘗試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控糖經驗

我去年12月急診住院,血糖500多,糖化血色素15,呼吸急促,有酮酸中毒的現象,經過一個禮拜的調整出院,

開始打胰島素還有飲食運動自我控制,血糖一直維持空腹80-110,飯後兩小時110-145左右,前一次回診,糖化

血色素已經降到5.3 腎功能也正常了,現在還在用胰島素,但是量已經減少1/3,不過血糖還是維持穩定,只是更

不易低血糖了.醫生是說未來應該會靠藥物控制那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了.

1.飲食

其實飲食很好控制的,我在家吃基本上都自己煮所以很好控制,外食的話,就分澱粉類(量要控制),蔬食類(除了

有澱粉的瓜果,其他都吃很多),肉類蛋白質(少量約半個手掌大小的量),豆類蛋白質(基本上跟肉平均吃)!外食

沾醬的部分能少就少.炸物一律不吃,一來是多油,二來是炸物大部分都有裹粉(澱粉).

在家我會去買無鹽義式乾香料或者柴魚片來替蔬菜調味,減少鹽的攝取,又可以吃大量的美味蔬菜.

2.運動

早晚運動半小時(快步走),平常能走路就不騎機車,能騎踏車就不開車,一來運動,二來省油.

這樣子的運動和飲食除了穩定血糖以外,還能降低體重,能體態更年輕!
kokushox24大...你糖化血色素7.因該是稍高些[6或6.5以下]..但對照你量的血糖值有100-160..因有超過130..160.表現在你糖化血色素7..因是正確的值..糖化血色素正常值因是[6或6.5以下]......已快接近正常了.加油....
以下引述..李祥和醫生..減腹部肥胖 預防糖尿病前期
1)減重 改善減腹部肥胖 預防糖尿病前期

2)糖尿病前期正是有胰島素抗性與分泌不足

3)飲食控制 減少熱量攝取

4)每週要運動150分鐘
....祝各位都能早日康復....要有信心及耐力來和你分離或共存的[糖尿]對抗..
我本身有糖尿病 三十歲左右就發病....應該有十年以上了

起初發病前身體的症狀:
1.睡覺醒來 人已清醒可是爬不起來(就好像鬼壓床)好像身體不是我的
2.年紀輕輕血壓高 甚至感覺太陽穴附近好像有(咻咻)的感覺...這時血壓就很高了
(糖尿病血糖高會傷到腎臟引起高血壓進而引起心臟方面的問題)
3.有時晚上回家開車冒冷汗 心跳百來下 幾乎自己可以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曾經有一次出現冒冷汗 覺得喘不過氣 心跳快停的感覺 那時自己稍恢復騎車到醫院做心電圖
醫生說:[心臟缺氧]醫生開了幾天的藥吃吃 好了我就又不理他 其實(這就是心肌梗塞的表現)嚴重就說再見了.....起初年輕身體好 我不以為意
(後來確定是血糖的問題 這些症狀服藥後血糖控制穩定再也都沒發生了)

有一次午睡沒睡好 而那幾天太陽穴附近就有(咻咻)的感覺
當天開車上路 出門才十來分鐘 行駛間突然眼前一黑像失去意識(當下覺得我完蛋了)
還好沒一下子我又恢復了意識
還好下午時候路上車子不多沒出事故
又還好我的右前方剛好是一家小型的地區醫院.....一堆的巧合真是萬幸我得救了

初期醫生只開降血壓的藥給我 可是血壓還是一直都偏高 有時候還會瞬間飆高 但我還是呆呆的吃了半年的血壓藥 醫生也沒給我做其他的檢查 我也呆呆的沒請醫生做其他的檢查(因為我也不懂 醫生這樣開我就這樣吃)

身體是自己的 有時候身體出現某些症狀 請不要學我只呆呆的吃藥 要要求醫生做相關的檢查
哪怕自費都要花錢做 別像我一樣延誤病情

通常如果年紀輕輕血壓會偏高且不穩定 請你麻煩醫生幫你驗一下血糖腎功能 甲狀腺方面的問題
如確定是血糖的問題 飲食方面的建議:少量多餐多喝水 降低鹽分和澱粉類食物的攝取量

血糖高會引起:昏迷 血壓高 中風 心肌梗塞 其他器官病變....血糖過低也會昏迷
.......醫師開的血糖藥我的建議還是要吃 可以穩定控制後減量但別停藥
有一陣子我血糖控制得很不錯了 醫師說:[可以停藥看看]
才停藥一個月 血糖就又飆到3~4百

參考看看
第一型 第二型 要以西醫為主 再輔以中醫

烏骨雞加 檸檬 燉 保養

http://tw.myblog.yahoo.com/jw!_9LJ1uOHHRZAIOnAP4H5cwFs/article?mid=1416&prev=1417&next=1414&l=f&fid=99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