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0820
2015-05-11 10:09 #29
2008年開始,本中心啟動「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以專業的個案管理師長期照護膝痛術後病患(包括 ACRFP, Uni-K 以及 TKA, 每年近1200個膝關節),自初診到手術後三年,病患皆由個管師追蹤並定期安排回診,這種「全人、全程」的關懷,是本中心治療成效廣受肯定的重要原因。這位家屬的留言確實讓用心照護病患的同仁吃驚、不解,經本中心定期檢討會議討論後,決定逐條回應如下,以免產生誤會:
有關於呂醫師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在此提供個人的經驗作為參考.
1. 經過:筆者家人右膝蓋疼痛,聽說呂醫師的手術能夠治本,不像別人只能治標,又在慈濟的網站看了很多呂醫師的報導,於是決定讓呂醫師做手術,想不到手術之後病情更加嚴重,經過一年的努力復健,未見成效,真是後悔莫及!由起先的【新膝望】變成【真失望】。
關節中心回應:
ACRFP 的完整療程是三年,最好能接受三年完整的追蹤治療,與速效的人工關節完全不同,急不得!(見: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91026826)
少部分第一年仍無起色的病患,大多會在第二年中逐漸好轉。你的家人剛滿一年,是第一次療效評估階段,第二年才是我們 KHPO 療程中鼓勵正式恢復正常日常生活的階段,似乎你們並未完全了解 ACRFP 的治療理念,治療才進行1/3就半途而廢,很可惜!想請問:是否術前衛教仍不夠清楚?如果是2010之後的病患,以我們目前完整的術前、術後衛教資料(包括候診區影片、術前知情同意影片、門診衛教、病房團體衛教),加上術前超過一年的等待、電話諮詢及自我保健,已經很不容易碰到因不了解療程而在第一年就已失去希望的病患了!很想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年回診後,沒安排繼續回診嗎?對於第一年評估時仍不滿意的患者,我們應該會特別加強追蹤,不知你們的情形是?
2. 客觀評價:
2-1 網路上找得到的報導,都是呂醫師自己寫的,無法找到其他的評論,也幾乎沒有其他醫生認同他的軟骨再生促進手術。
關節中心回應:
網路上各方的正面評價汗牛充棟,可受公評。至於同儕無法認同的原因,若有興趣,可看「新膝望」(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229585881)第20頁的推薦序中,骨科教授建議骨科醫師仔細參考的第四章,就可透徹了解了,而這也是目前病患需排長隊等候治療的原因!
不過,我們在骨科專業領域,多年來並未停止 KHPO 的專業研習課程(http://www.joint.idv.tw/plc/node/46)
請看來自國內外多位醫師及護理師的研習心得,推展 KHPO 的過程,雖然孤獨,卻不孤單: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0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334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326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327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5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7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6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48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98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91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349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1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2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3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49
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54
2-2 網站上呂醫師所po關節鏡再生手術的論文,在醫學雜誌發表的,只是些他自己簡單不到一頁的統計資料,並非真正的醫學研究報告。
2-3 統計資料的範圍,包括膝蓋退化一級和二級的病人,其實這些病人都沒甚麼明顯症狀,一般來講醫生不會建議開刀,因為終其一生或許可以平安過去,開刀是萬不得已的手段。將這些病人開刀,除了浪費醫療資源外,又把這種成果列入滿意度的統計範圍,不免失真,且有失厚道。
關節中心回應:
2-2 與 2-3 共同說明如下:或許是因為這位家屬並非醫療專業人員,產生諸多誤解。事實上,ACRFP 以及「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是本中心及所屬專題研究團隊歷經十五年的努力,每一篇論文都經歷至少五年的時間完成、發表的扎實研究成果,目前已有12篇SCI國際論文支持我們的治療理念。(請參閱: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316242590或「新膝望」第四章)
令人不解的是,這位家屬已親身經歷了本中心嚴謹的術前評估及衛教,應該能體會我們對建議手術的保守態度(第一、二期的病患必須經半年以上保守治療無效,才會應病患要求安排手術,更何況,手術排程長達一年多,病患必定要有強烈的需要才願意等待!影射我們浮濫手術,實屬過當)。也提醒這位家屬往後若要在網路公開發表類似已近詆毀的指控,最好能經過較嚴謹的查證,三思而行。
3. 主觀經驗:
3-1 手術後打聽,其實有很多失敗的病例
3-2 手術後病情惡化,呂醫生都歸列到病人本身的原因,與他的手術無關。他的網站也是這麼說。
3-3 呂醫師態度高傲,只注重他的手術成功率,不是真心關心病人。講解內容病人無法了解,也不願意換個方式說明。
以上僅是個人的經驗之談,希望膝蓋疼痛的患者,打聽清楚,找對醫生,不要犯下和我們一樣的錯誤.
關節中心回應:
3-1
如同任何治療方式,ACRFP 確實無法100%成功,成功比率已發表在相關論文,目前有近萬名治療過的病患,會碰到不滿意的,理所當然!(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316242590)
3-2
ACRFP 無法阻止膝關節繼續退化的因素很多,這些原因是我們累積近萬名患者得到的寶貴經驗,病患在決定接受治療前,應已充分了解。的確,疾病的治療,病人本身的參與及配合,絕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請參考:
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91026826
3-3
在情緒下發表的主觀批判應獲體諒,不便評論!令人費解的是,有能力寫出這篇批判的家屬,對於本中心提供的豐富衛教資料應該能輕易理解才是!
這些負面批評雖令人難過,身處第一線,本中心所有同仁早已了然目前逐漸崩壞的醫療環境及醫病關係,並不會因此而氣餒,會更加兢兢業業,無時無刻站在病痛者的立場,為保留病患自然的膝關節而努力。
此外,本中心雖然了解 ACRFP、KHPO 在目前「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立足困難,也仍會堅持理念,不願昧著良心應病患要求執行輕鬆又高利潤的各種「掩藏病因、延誤病情」的拖延治療(見: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91028979,最近,這篇文末所提的初步雙盲試驗結果已出爐,並未發現PRP有顯著治療價值!)。
最後,期望這位病患及其家屬能回想當時辛苦掛號、苦等手術的初衷,耐心回診,完成三年的療程,畢竟,我們都是站在病患的立場,希望在置換關節之前,有機會扭轉病程,保住自然的關節!
相關衛教資料:
*「發現」科普專題探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S3Y8xW_tK8(獲科技部「科技大觀園」收納:https://scitechvista.most.gov.tw/zh-tw/Video/C/0/10/1/1178.htm)
*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衛教影片: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health
*完整科普專書「新膝望」:http://blog.xuite.net/srlyu/wretch/265166251
-----------
家母膝蓋疼痛大約2年了
走平路都還好,但是上下櫻梯聽她說會劇痛
而且天氣不好,膝蓋前1、2天就會不舒服
然後固定一個姿勢太久,膝蓋筋就會很緊
她自述痛的不是膝蓋而是膝蓋旁邊的筋
這2年看了各大醫院
都說她關節沒問題(有退休但不嚴重)
也沒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獨家專訪》「全台最難掛號」 名醫呂紹睿親述暖心原因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28000006-260418
獨家專訪》仁醫之子 膝關節權威呂紹睿 白袍下如戲人生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28000005-260418
膝關節退化怎麼保養,能讓膝蓋好走不費力?!健康2.0(完整版)
index=5&list=PLKLVl0LnnSQwN7EXRJJzoRBWRndnUCv80
【華人健康網】健康小學堂 -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呂紹睿:必做3招護膝運動
名醫教你保護膝蓋,正確樓梯這樣走、坐對椅子很重要!健康2.0 (完整版)
iris.tw wrote:
謝謝您提供的資訊~...(恕刪)
大林連代跑腿的都縮手~
可以考慮換台北新店慈濟關節中心~洪碩穗醫師
~~~~~~~~~~~~~~~~~~~
台北慈濟醫院 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 洪碩穗 2014.07.16
第一次與呂主任接觸是大約在三年前,當時台北慈院的趙院長得知在大林慈院有一位專門在治療膝關節退化的醫師非常有名,而且醫術很好,掛號都要等半年以上,開刀更是要等上一年,而期盼我能有這個機會過去學習。
一開始還很猶豫,一方面是平時在臨床上已經很忙了,抽不出時間過去,另一方面是對於呂主任的治療概念還不清楚。記得當時曾冒味地打電話給呂主任,提及前往關節中心學習一事,反被問一句是否了解關節中心在做的事情,以及想要學習的計劃書。當下一陣錯愕,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就因此一拖拖了三年。
終於在102年底,因種種原因,台北慈院也要成立關節中心,院長也多次提及何時前往學習,甚至利用呂主任上來台北的機會,安排一次餐會,還讓院長請了一杯咖啡。當時就下定決心要找個時間過去學習,而我記得很清楚,主任對我講的一句話,你必須要先相信它。
終於在103年1月7日及8日,台北慈院一票人約20多人,其中包括骨科及復健科醫師、開刀房及門診護理長、護理師、復健師、專師護理師以及企劃室同仁分兩梯次前往,我則連續兩天都留在大林,也感恩睿璿用心的安排,那一次也剛好碰到台北市立聯合婦幼和平院區的骨科林建中主任帶領著團隊前往學習。
第一天開始進到開刀房,馬上目睹呂主任手術時的風采,其利落的手法,以及團隊高配合的程度,都讓我欽佩不已。當天主任安排了各項手術,包括ACRFP、Uni-Knee、primary TKA、以及revision更不可思議的是,主任竟然能在下午準時結束全部的手術。
主任在第二天早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由關節中心的每一位成員分別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讓大家對於整個中心的運作更有概念,也感受到主任在此中心所做的耕耘。同時,呂主任將研究團隊在過去十年所得到的結果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大家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更清楚的概念,也更了解ACRFP的背景理論,下午的課程是跟門診,也再次見識到呂主任對於門診看診病患的用心,整個團隊記合的非常好,既使病患人數很多,但看診都非常有秩序而且由於都會延續者一整個看診流程,病患就不會覺得要一直等待。
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後,對於關節中心稍微有點概念後,回來剛好有幾位合適的病患接受手術,發現自己實際執行時,剛開始還是點礙手礙腳的,因此決定要再次到主任這邊來學習,這一次安排了四天的行程,同時也邀請了未來要一同於關節中心看診的周博智醫師,還有專師及個管師,行程安排於103年02月17日至20日共四天,其中包括兩天的開刀房見習及兩天的門診見習。很巧的這次碰到其他分院的同仁,有台中慈院的余曉筌醫師及花蓮慈院的吳坤佶主任。這次的見習就更能從中去體到手術的重點,而呂主任也非常無私的將其「眉角」傳授給大家,更有機會刷手上去幫忙。雖然第一次還是有點緊張,但是呂主任開刀的速度雖然快,但步驟都很清楚讓在旁的助手都能容易跟上,而且主任上刀時的脾氣都很好,並不會給大家壓力。
要完成整個訓練,必須要有八天的過程,因此決定於103年05月26日及27日再次安排至大林來見習。這時後台北的關節中心也營運了兩個月了,因此這次的重點反而在於如何能把整個中心帶動起來,因此除了一次邀請另一位同事周博智醫師之外,也邀請了家庭醫學科賴育民醫師一同前往。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結束了大林關節中心的見習訓練課程,在此要非常感謝呂主任願意把他多年的經驗無私地傳授給我們,也要感謝整個團隊的協助,睿璿在住宿及課程上的安排,素梅、昍旻及蕙真在門診的指導,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讓我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有了另一種看法,也從呂主任做事情的態度體會到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必須要有的堅持,的確要接受新觀念並不容易,因此就像主任上課的其中一張投影片所述,當一個新觀念被提出來時,開始大家都不會認同,但是當這個觀念被接受時,大家卻覺得不重要了。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到大林的關節中心學習,也希望未來能將所學嘉惠於更多的病人。
這位醫師很有名,他的2本書也都有買..
但是跟本掛不到號,所以白搭@@
三個護膝動作有請長輩做,
他們做得挺認真的(大概做了二個月),但是目前好像還沒有效果 @@
----------下面是回覆------------
我印象中有聽到呂醫師在廣播中表示,他其實是很希望能將他研究出的技術教給其他醫師學習
但是,健保補助這項手術的費用很低也很常被刪,所以目前做這手術的才會那麼難掛號
不過,真的可以考慮改掛新店慈濟洪醫師
另外,三個護膝動作算是保健動作~我母親是跟我說,很邪門~他只要前一天偷懶沒做隔天就痛
她目前是三期患者,我覺得您是否要先去評估長輩的狀況~如果狀況已經很嚴重~我猜應該頂多就是維持住狀況
應該也不會做了護膝動作就康復了
2017/08/04(五)
趙少康時間-09時
節目預告:
今天節目特別邀請全台最難掛號的名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呂紹睿醫師
來談他的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 時報出版
退化性膝關節炎根本不是退化!
你還在用錯誤的觀念進行錯誤的治療嗎?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十二大迷思!!!!!!!!
請鎖定中廣流行網103.3或請下載中廣線上聽APP 收聽。
線上收聽網址: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skjawtime/?fref=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