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醫生可以這樣嗎

基本上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醫師會多花時間寫這麼清楚的,
以往都是制定表格要家屬同意,頂多醫師做個說明.

kirroo99 wrote:
我朋友母親住院(糖尿...(恕刪)

換作你是醫師 動不動就被告 一告就要求你好幾年薪水 一台刀只拿不到一客牛排的代價

你要嗎?
你問問自己 你要嗎? 你要嗎?
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你要嗎? 你要嗎?

台灣的醫療繼續下去 受苦的是付不起自費看診的一般民眾? 不信? 你老了就會知道
覺得醫生寫得很清楚
照料的部分是護士..當初有水泡擔心應該強烈的請醫生注意
事後的疏失或病況也只能請醫生作最好的處理
我太太已前在醫院作手術時隔壁床的山地婆婆
也是這樣糖尿病足部指頭發黑切除..
只是沒處理好又感染每次去都發現又切掉一些
最後剩半個腳掌飲食&照顧真得很重要

另外我覺得醫生也很偉大...如果以後連醫生都沒人要作..
或許真的才是人們該擔心的事 台灣的扭曲價值觀..每個人都深受影響
多體諒些多關注些..對您的家人才是實質幫助 +u


kirroo99 wrote:
我朋友母親住院(糖尿...(恕刪)
kirroo99 wrote:
大家都偏離主題了.....

我並不是質疑醫生的作法

水泡這傷口是住院後產生的

當初也不是因為這個傷口去住院的是因為其他的感染性傷口

我朋友女友是護士 發生水泡後有跟醫生反映

醫生評估後說不用處理

接下來幾天也說一切正常

就在昨天忽然說裡面化膿要清創

我相信紅腫不是一兩天的事 化膿也不是一兩天的事

這種應該可以控制的事 卻沒有控制好 變成現在要清創

他們也知道糖尿病不好控制 但住院後也都遵照醫生的指示照護

大家將心比心 或許現在醫生很可憐 天天都要怕被告

但是 這種狀況又要家屬如何能接受

就回覆到此了...(恕刪)


不然你和那個護士覺得初期應該怎麼處理那個水泡??

患者是一個平日在家就沒有被妥善照顧的患者耶!!!
難道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患者一進醫院就要被授予“保證書”嗎?

平日在家時,你那個朋友和他的護士女友未盡照顧之責,
莫非這時候抓著一張手術同意書來論斷醫生就可以讓自己的罪惡感輕一點嗎??

那張手術同意書只是你看到的表面,
還是建議把患者七日血糖監測及這次住院的糖化血色素值貼上來再說說你自己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以上。
住院時沒有傷口沒有水泡
那一開始住院是因為?? 糖尿病控制不好是嘛??

糖尿病控制不好 "到需要住院的程度!"
應該就代表身體狀況很差, 也代表你朋友居家照顧很差!!

這後續的併發症只是遲早的事情
居家照顧控制血糖不好, 就把併發症怪到醫院醫師頭上??
發文只是想卸責嗎?? 我覺得家屬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與錯誤
我覺得醫生寫得算中肯。比較是針對該次傷口處理的風險做討論和釐清。因為醫療存在風險,沒有百分百安全的手術。但是必須要小心的是,傷口處理的動作,和之前傷口沒有處理好的動作要分開成兩件事。後續若有問題,可針對之前的醫療疏忽,未處理傷口加以討論。而非這次的手術。因為是之前沒有處理小水泡而導致這一次手術。
應該可以控制的事?

很多事 都不是你能控制的
就像上來發這種好笑的文章一樣

roba wrote:
要是我要開刀我會寫個...(恕刪)
.....

在這種醫病關係惡劣的年代..我只能說您真是太棒了
與其讓醫生擔心受怕被告..不如感動醫生..讓人家專心醫病

我最討厭人家說什麼..好好的人進醫院結果卻躺著出來...
你好好的沒事去醫院幹麻..
醫生盡了告知責任卻被你說成要規避責任
醫師比較無奈吧




一開始就是因為傷口感染才住院的不是嗎 ?
不然為什麼要住院 ??



好想放假
強烈建議你轉院吧

你安心

醫生更開心

只不過下一個接手的人倒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