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醫院藥品採購經驗談
此資料上面有日期,為2006年的資料,或許與現況已經有所不同,不過還是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關於「台灣藥品市場(1)」表中的幾個縮寫字,根據我的猜測是這樣
HP = Hospitals
GP = General Pharmacy
DS = drugstore
1984年到2004年,台灣藥品的消耗成長非常快速。從 14,274(百萬元)增加到 103,311 (百萬元)。
其中的「A標案例」中提到幾個重點:
收取 5% 藥品管理費
要求合約商就決標價在(再)降價,折讓最多者才進用。
成分、療效相近者,不選用最低價得標品項,反要求高價得標者降價到與最低得標者相同或幾近,就予採用。
「C標案例」中提到:
收取5% 藥品管理費
招標時,小型醫院聯合要求價差17%以上
標購後,大型醫院個別額外要求價差優惠(浮動點值考量)
「結語」中則提到:
聯標單位對藥價差索取方法合法化,技巧化。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答案很簡單..
就是藥價差是健保給付項目中少數幾樣有辦法有高獲利的..
其他項目賺一點點..但被健保找麻煩後就可能虧本..
以醫院來說..
大型醫院的給付..健保點值還有維持在0.9以上(指一點可換0.9元)..
中小醫院有些已經掉到0.8~0.9之間..
診所甚至掉到0.6~0.8之間..
而且這數字是經過健保局微調過(所謂微調..就是指當各醫療院所把申報的案件送健保局後..審查委員受健保局之命..有一定比例的案例一定要砍..不管有無符合健保規定)的美化數字..
而藥價是少數幾樣能維持在高點值的..其他的包括呼吸照護/洗腎等重大傷病領域..其實點值相對於其他項目也是偏高..
只是砍掉重大傷病的給付會引起民怨..
所以健保局就把怒火故意指向藥價黑洞..
大家自己想就知道..
萬一健保局把藥價的支出和管理都歸公家所有..
這會遷扯到多少利害關係(這些錢是以幾百億在算的)..
而且公家機關不論是殺價/不被廠商收買/或是效率上..絕對都比民營機關差..
健保局故意讓醫療院所保有進出藥物和殺價權力..
不僅可以藉此壓低藥價..
還可以把健保虧錢責任通通丟到藥價黑洞這個虛無的名詞上..
這種利多的事..他幹嘛要取消掉??
目前找到最低的點值..在94年中區診所..掉到0.67..
這等於說如果成本高於點值0.67以上..做一筆賠一筆..
還有..這些數字並不是那麼可信的數字..
每個臨床的主治醫師都可以告訴你一堆健保審核委員砍掉你送上的case..
即使你每一筆都照健保規範走..照樣會被亂砍..
所以點值並不是個那麼可信的數字..因為在這個數字出來之前..它就已經被微調過了..而它怎麼微調的你永遠都找不到..因為它是黑箱作業..
Rh wrote:
Google上打"健...(恕刪)
我就是因為查詢過,發現和您所提出的資料不太一樣,想了解一下是否因為統計的方式不同所以數值相差很大,想要看一下原始資料,比對一下資料的差異原因。
1. 我查到的基層醫療的點值沒有您提到的那麼低,而且查詢到的都是各區的單一數值,不是像您的資料顯示的一個範圍。
2. 醫院的點值,查詢到的只有分區的單一數值,沒有查到區分醫院分級(大型、中小型)的點值範圍。這個醫院分級的資料從何而來,是以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分級嗎?
3. 我查到94年度中區基層醫療平均點值與浮動點值和您敘述的0.67也不一樣。
中央健康保險局西醫基層總額各區
中區 (平均點值)
94Q1 0.82195
94Q2 0.83576
94Q3 0.87123
94Q4 0.86548
中區 (浮動點值)
94Q1 0.72314
94Q2 0.75253
94Q3 0.80799
94Q4 0.79428
至於點值可不可信,在沒有其他統計資料(例如:申請給付但被退件的金額)之前,也只能先看一下這些已經被核可並且公告的點值這幾年的變化。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