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不到30歲就有骨質疏鬆 囧


ppt18360 wrote:
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恕刪)




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有何不同?

記得最大的差別在膽固醇

再來是分子大小的不同
動物性蛋白質的分子較大
植物性蛋白質的分子較小



體質變酸性是如何定義??

弱鹼性是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酸鹼度,因為血液的酸鹼度是在7.4左右



隨便挑選一個人,不觀察他吃什麼食物,也不問任何問題,只單純做醫療檢查,請問哪些檢驗項目可以說明受檢人體質的酸鹼性???


要用那個項目我就不太清楚了
印象中以前有看到朋友的健檢報告...其中有一個是PH 7.0



先前在「牛奶的真相」討論串中已經說明沒有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骨骼中的鈣是否流失和血液的酸鹼值不太有關,請不要再散播錯誤的訊息。


這個訊息是否錯誤當然要看訊息的來源是否正常,就像本人從開始看接收相關資訊的這幾年的結果大多是否定的,也有聽到台大的醫生在健康講座中提及日本人的實驗,一隻貓餵食牛奶三個月的時間的結果就是骨質疏鬆。跟您上一篇回覆本文的內容有很大的落差。我想差別在我們吸收的資訊方向不同,而研究當時的方向與條件的不同也會有十分大的落差。


本人並非專業人士,只是一個對健康講座與書籍有興趣的人(偏向預防醫學、營養相關),而"救命飲食"中的作著也研究了快半世紀人類飲食的變化與中、西方飲食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作者提及飲食越西方則十大死因(自殺除外)就會和西方人越來越像,對於當時工作量大的東方人而言,飲食中的肉類的比例卻比西方人少非常多,但身體卻比西方人健康多了,本書也對"牛奶"有相當的說明,只是以前只要有人發佈牛奶對人體的缺點就會被封殺,因為美國有龐大的蓄牧業。或著是另一本"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作者一針見血的說~~牛奶是給小牛喝的而不是給人喝的、世界上也只有人長大了還沒斷奶。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去翻一下這兩本書。


如果光說牛奶對人體好不好~~因為觀念的問題我想日後還有得戰
就像現在的對抗醫學與預防醫學一樣


我天生愛奶味
安怡這味合我味啦~~~~~~~~~~
yuan0917 wrote:
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有何不同?

記得最大的差別在膽固醇

再來是分子大小的不同
動物性蛋白質的分子較大
植物性蛋白質的分子較小...(恕刪)


這麼說來,您所說的「酸性體質」是膽固醇造成的或是蛋白質的分子較大造成的?

蛋白質的分子多大以上稱為較大,多小以下稱為較小??

yuan0917 wrote:
日本人的實驗,一隻貓餵食牛奶三個月的時間的結果就是骨質疏鬆。

科學期刊上,單一的案例稱為Case Report,不能證明什麼。
貓的骨質如何測量,測量位置為身體的哪個部位?
正常貓骨質測量數據與年齡間的關係為何?
三個月的時間骨質變化有多少?

此外,台灣嬰兒多半是餵配方奶粉,這些奶粉中應該有一定比例是牛乳,不知台灣嬰幼兒骨質疏鬆的比例有多高??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yuan0917 wrote:
印象中以前有看到朋友的健檢報告...其中有一個是PH 7.0...(恕刪)


那個項目的PH值??

尿液的??

還是血液??

如果你的朋友血液的 blood gas 中 PH 7.0,你朋友應該在加護病房了!!

*****************************************************
我 是 分 隔 線
*****************************************************
常在0上看到有人分享一些健康的文章

可是往往有些似是而非、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內容

有些說法看看就好、博君一笑

還是要多多查證才好

如果有人信以為真,

金錢損失事小

不要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昨天剛巧有看到安怡的活動, 去測了一下
嚇一跳, 因為我測出來是 + 3.4
人家已經36歲了

好的有點過頭~~~

我想那是因為跟我常運動曬太陽爬山有關吧~

另外, 我超愛喝牛奶(以鮮奶為主, 奶粉比較少)及吃奶製品(奶酪或是奶x超愛吃的).
所以若是說喝牛奶對骨質沒幫助, 我個人是不相信啦~

因為我老公41歲, 不愛喝牛奶, 測出來是-2
(他也有運動, 只是比我少~)

ppt18360 wrote:
這麼說來,您所說的「...(恕刪)


您如果只是想看您想看的"字眼"...那我也不能說什麼
已經說明了..最大的差別在"膽固醇"

救命飲食(國內外都賣的很好的書)、吃錯了當然會生病的作者與台大醫生他們所說的話只是個案的話...
那我也不能說什麼


不良的飲食三個月就足以傷身,如果您願意連續三個月只吃白米飯,或三個月只吃香蕉,或者三個月只喝牛奶....試試看!有的女生不良的減肥三個月就足以"停經"


這些專業人士的書藉與講座都用淺顯的方式來講解,畢竟台下的聽眾並非同行的專業人士,所以也沒有將實驗的條件解說出來,也許當時的個案是一支快要"安享天年"的貓,而對照組是一支出生不到半年的小貓。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內文
牛奶雖然鈣質含量豐富,但也富含生長因子,大量鈣質與生長因子會過度剌激造骨細胞形成,使人的上半輩子長得高大,但下半輩子卻因造骨細胞用盡,而骨質大量流失。全世界牛奶消耗最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老年人罹患骨質疏鬆與髖關節骨折率最嚴重的國家。反觀非洲國家幾乎不喝牛奶,但骨頭卻堅硬無比,老了也不會彎腰駝背。


此外,台灣嬰兒多半是餵配方奶粉,這些奶粉中應該有一定比例是牛乳,不知台灣嬰幼兒骨質疏鬆的比例有多高??

我也說了本人並非專業人士,所以也不會問出這種問題不知道是知識還是常識的問題,也無法回答您蛋白質大小的問題,如果您真的想探討,請先去翻一下這兩本書,為何會跟您所知的觀念差那麼多。如果有人有豐富的經歷與花了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是錯的,理應所出的書也不會大賣而且作著還十分推從以前東方人的飲食。
yuan0917 wrote:
您如果只是想看您想看的"字眼"...那我也不能說什麼
已經說明了..最大的差別在"膽固醇"


膽固醇不是蛋白質,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只要將動物性食物加工之後就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含量。
高膽固醇血症
膽固醇是一種像脂肪的物質,主要由肝臟所製造,通常身體需要有一定份量的膽固醇才能維持正常的機能。

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這種遺傳性疾病的病患血液中的膽固醇是正常人的好幾倍,這樣的病患也會發生「酸性體質」引起的骨質疏鬆問題嗎?

另外,請上網查詢一下「脫脂奶粉」+「膽固醇」。
這麼說來脫脂奶粉是不是就可以算是植物性蛋白?

膽固醇是如何引發「酸性體質」??

yuan0917 wrote:
牛奶雖然鈣質含量豐富,但也富含生長因子,大量鈣質與生長因子會過度剌激造骨細胞形成,使人的上半輩子長得高大,但下半輩子卻因造骨細胞用盡,而骨質大量流失。全世界牛奶消耗最大的國家美國,同時也是老年人罹患骨質疏鬆與髖關節骨折率最嚴重的國家。反觀非洲國家幾乎不喝牛奶,但骨頭卻堅硬無比,老了也不會彎腰駝背。

突然又多了一個變因,看來問題變得更複雜了。

喝牛奶發生骨質疏鬆的機制,到底是「酸性體質」或者是「富含生長因子」?
牛奶中的哪些生長因子會過度刺激造骨細胞??
維基百科
是EGF? IGF-I 或是 IGF-II?
(我猜想不是 BGH, bovine growth hormone,因為BGH在滅菌過程中就會喪失活性)

=============================================================
至於您提到的兩本書我都看過。
既然您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很懂書中的內容,何必幫作者背書。

=============================================================
請參考此資料:
有沒有所謂「酸性體質」?
人體的體液值要是一達到7.3,低於7.3,人立刻就會出事。我們說,所有的人都是鹼性的,除了胃液這些東西。
....
可是臨床上,我們發現大魚大肉的抽血,多數人都是偏鹼,並沒有發現平常喜吃大魚大肉的人,血的酸鹼值就會偏酸。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膽固醇不是蛋白質,是...(恕刪)



另外,請上網查詢一下「脫脂奶粉」+「膽固醇」。
這麼說來脫脂奶粉是不是就可以算是植物性蛋白?

牛奶就是牛奶,就算是賣場中的零脂牛奶,還是叫牛奶,
即使沒有脂肪,那能把奶中的磷去除嗎?

↓↓↓↓↓↓↓↓↓↓↓↓↓↓↓↓↓↓↓↓↓↓↓↓↓↓↓↓↓↓↓↓↓↓↓↓↓↓↓↓↓↓↓↓↓↓↓↓↓↓↓↓↓↓↓↓↓↓↓↓↓↓↓↓↓↓↓↓↓↓↓↓↓↓↓↓↓↓↓↓↓↓↓


你所提的文章也有內容大同小異的文章。

曾漢棋(曾漢棋綜合醫院院長春暉醫星球顧問) 「肥胖者大部份是酸性體質嗎?」,最近我在網路上遇到許多網友問我這個問題。其實體質分成酸鹼性是坊間流傳的說法,在正統西醫領域並沒有所謂的酸鹼體質的說法,我查遍了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近20年來刊出之醫學文獻,並沒有研究報告指出肥胖者大部份是酸性體質。 正常人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弱鹼性── 正常人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弱鹼性,PH為7.4,而且是長期都維持在穩定狀態,只要血液中的酸鹼度有輕微變化,人體就會生病。

人體如何來維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呢? 人體的酸鹼平衡透過2個機能來調節,一是呼吸系統,一是代謝系統。當人體代謝產生太多的酸性物質時,呼吸系統就會加速換氣作用,使得二氧化碳(酸性物質)加速排出體外,同時鈣離子會自骨骼中釋放到血液,這也是為什麼吃太多酸性食物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如果調節酸鹼平衡機能良好時,最後血液中的酸鹼度仍維持在7.4左右,因此民間流傳的酸鹼性體質應該是指血液以外的組織間液的酸鹼度。由於組織間液不像血液一般有如此好的調節酸鹼平衡機能,因此,多攝取酸性食物或是缺少運動是有可能造成組織液變酸性的。 哪些是酸性食物?哪些是鹼性食物? 蛋白質食物經代謝後會產生酮酸(Keto acid),因此它是屬於酸性食物;動物性食物中的肉、魚、蛋及乳類製品,富含蛋白質,因此屬於酸性食物;其他如白米及麵粉製品及含負離子如:磷、硫、氯等元素較多的食物,經代謝反應後也會產生酸性代謝物,因此都是屬於酸性食物。相反的,大部份的蔬菜水果及豆類海帶等植物性食物則屬於鹼性食物,其他含有正離子,如鈣、鉀、鈉等元素較多的食物,代謝後會產生鹼性物質,尤其是水煮菠菜、葡萄乾及海帶等更是屬於強鹼性食物。

類似的文章中曾醫生有提到鈣的作用,若人體所代謝讓血液PH質低於7.4,會經由呼吸系統來調節,同時會從骨骼中釋放離子。而乳製品的牛奶也就是酸性物質!

也提到民間流傳的酸鹼體質。民間流傳也就是主流醫學以外的部份,也就是預防醫學、營養學或自然醫學相關的部份。


在前面就已說到...這是新舊觀念的問題
主流醫學談論「酸性體質」是用血液的PH質
血液佔人體的7.5%,而水份卻佔人體65%左右(男高女低)
而人體血液十分重要,要負責人體的養份運輸與癈物代謝的循環
所以PH值會恆控在7.35~7.45之間
故用血液來討論當然沒有「酸性體質」的問題
血液即然是恆控在7.35~7.45之間沒什麼好討論的


↓↓↓↓↓↓↓↓↓↓↓↓↓↓↓↓↓↓↓↓↓↓↓↓↓↓↓↓↓↓↓↓↓↓↓↓↓↓↓↓↓↓↓↓↓↓↓↓↓↓↓↓↓↓↓↓↓↓↓↓↓↓↓↓↓↓↓↓↓↓↓↓↓↓↓↓↓↓↓↓↓↓↓


喝牛奶發生骨質疏鬆的機制,到底是「酸性體質」或者是「富含生長因子」?
牛奶中的哪些生長因子會過度刺激造骨細胞??

富含生長因子是一個未來式,人體的造骨細胞有限,當人不斷從食物鏈之中來喝牛奶,牛吃什麼那人們多多少少就會去吸收到,「生長因子」會在乳牛的飼料中,是為了讓乳牛快速的長大,讓乳牛能分泌較多的乳汁,但乳奶所產下的牛奶也會殘留。當人們喝下之後,卻會刺激人體的造骨細胞較快速的消耗。

所以一個是現在式一個是未來式,兩者都有。

↓↓↓↓↓↓↓↓↓↓↓↓↓↓↓↓↓↓↓↓↓↓↓↓↓↓↓↓↓↓↓↓↓↓↓↓↓↓↓↓↓↓↓↓↓↓↓↓↓↓↓↓↓↓↓↓↓↓↓↓↓↓↓↓↓↓↓↓↓↓↓↓↓↓↓↓↓↓↓↓↓↓↓

至於您提到的兩本書我都看過。

既然您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很懂書中的內容,何必幫作者背書。


背書~~何為背書,如果我這樣算背書的話那「救命飲食」序中的那些人推薦的人又叫什麼呢?

 
John Robbins,《新世紀飲食》作者
Dean Ornish,預防醫學中心創辦人暨總裁
Marilyn Gantry,美國癌症研究中心所長
Neal Barnard,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主席
本研究堪稱流行病學的大賞─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Hans Diehl,生活型態醫學中心、暢銷作家與冠狀動脈健康促進計畫之創辦者。
Robert C. Richardson,諾貝爾獎得主。
陳君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資深研究教授
Sushma Palmer,美國國家科學院食物與營養委員會前執行主席
Robert Goodland,世界銀行環境首席顧問
Neal Barnard,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主席
Douglas J. Lisle & Alan Goldhamer,合著《愉快的陷阱:征服破壞健康與幸福的隱形殺手》(The Pleasure Trap:Mastering the Hidden Force That Undermins Health and Happiness)
Jeff nelson,Vegesource.com總裁
Joel Fuhrman,醫師,《為生活而食》(Eat to Live)
John Allen Mollenhauer,MyTrainer.com創辦人
………聯合推薦

連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奉行此書的飲食方式



↓↓↓↓↓↓↓↓↓↓↓↓↓↓↓↓↓↓↓↓↓↓↓↓↓↓↓↓↓↓↓↓↓↓↓↓↓↓↓↓↓↓↓↓↓↓↓↓↓↓↓↓↓↓↓↓↓↓↓↓↓↓↓↓↓↓↓↓↓↓↓↓↓↓↓↓↓↓↓↓↓↓↓


喝牛奶、大魚大肉就你的觀點當然不會讓血液的PH值低於7.35,但為何兩偏文章都會提及多吃植物性的蔬菜水果呢?

如果大魚大肉不會有酸性體質的問題,那你可以盡量吃
yuan0917 wrote:
即使沒有脂肪,那能把奶中的磷去除嗎?


您不是說動物性蛋白質的特點就是 膽固醇 和 分子較大,和磷有什麼關係呢?
前面都沒討論到磷,突然出現這段文字,讓人看不懂。

莫非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磷??

yuan0917 wrote:
蛋白質食物經代謝後會產生酮酸(Keto acid),因此它是屬於酸性食物

請教一下,蛋白質食物代謝後會產生酮酸,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哪裡不一樣,植物性蛋白質就不會產生酮酸?
代謝產生酮酸就一定會造成酸性體質?

(雖然很多化合物名稱為酸,實際上在食物中或在體內都是以鹽類或酸根的形式存在,並不是酸性狀態。而且不論是動物或植物性食物代謝都有可能產生酮酸,例如:白米和麵粉中的澱粉代謝過程可產生丙酮酸,但是丙酮酸最後都會代謝成為二氧化碳和水。)

yuan0917 wrote:
其他如白米及麵粉製品及含負離子如:磷、硫、氯等元素較多的食物,經代謝反應後也會產生酸性代謝物,因此都是屬於酸性食物。相反的,大部份的蔬菜水果及豆類海帶等植物性食物則屬於鹼性食物,其他含有正離子,如鈣、鉀、鈉等元素較多的食物,代謝後會產生鹼性物質,尤其是水煮菠菜、葡萄乾及海帶等更是屬於強鹼性食物。

一般食物都是電中性,有陽離子(正離子)一定有相對應的陰離子(負離子)存在。例如製作餅乾加入蘇打粉(碳酸氫鈉)就是鈉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形成的鹽類。小蘇打溶於水中產生一樣多的陽離子(Na+)與陰離子(HCO3-),小蘇打的水溶液呈現鹼性並不是鈉離子比較多。建議您可以借一些化學書籍看一看,物質的酸鹼性和什麼有關。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水溶液呈弱鹼性,俗稱小蘇打及焙用鹼。

以下這些都是鹼性的負離子
共軛酸鹼對
鹼性物質有:氯離子、硫酸氫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

yuan0917 wrote:
「生長因子」會在乳牛的飼料中,是為了讓乳牛快速的長大,讓乳牛能分泌較多的乳汁,但乳奶所產下的牛奶也會殘留。當人們喝下之後,卻會刺激人體的造骨細胞較快速的消耗。

我沒看過相關的研究資料,請提供牛乳和造骨細胞有關的科學期刊資料。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您不是說動物性蛋白質的特點就是 膽固醇 和 分子量較大,和磷有什麼關係呢?
前面都沒討論到磷,突然出現這段文字,讓人看不懂。


牛奶的動物性蛋白為酪蛋白,分子較大不宜人體吸收,而牛奶中過多的磷會防礙鈣質的吸收,所以就算是脫脂牛奶,也無法讓人體有效的吸收鈣質。


我一開始即說本人非專業人士
但我不知你是否為專業人士,如果是的話~~那你又是學那一科系的?

你是化工系的嗎?還是化學系的?

食物的酸鹼性不是在正常的常溫下的測試,所以看化學書藉有何用處?




ppt18360 wrote:
我沒看過相關的研究資料,請提供牛乳和造骨細胞有關的科學期刊資料。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裡的內容,如果你是相關人士應該是你自己要去找相關期刊。
要不然你也可以去找個營養師問一下,食物鏈這種簡單的問題,或是人體吸收到生長激素會怎麼樣。


也許你看的書與資料都是20年前的吧!所以近20年的新觀念你都不知道!


看你問的問題也知道你沒看過的資料多的很,連一堆知名人士背書的相關書藉都能存疑!作者看過的資料作過的實驗不是一般相關人士可以比擬的,包括大型實驗。救命飲食中作者的實驗及引用的資料,都有留下對照的文獻。

為何你自己不好好的把書看過後,自己去查一查,以你的資源應該比別人多的多才對呀!而且還可以看原文資料,不用像我一樣只能看別人消化過的書藉。




也別只會問問題,我問的問題你並沒回答我!

喝牛奶、大魚大肉就你的觀點當然不會讓血液的PH值低於7.35,但為何兩偏文章都會提及多吃植物性的蔬菜水果呢?



ppt18360 wrote:
台灣嬰兒多半是餵配方奶粉,這些奶粉中應該有一定比例是牛乳,不知台灣嬰幼兒骨質疏鬆的比例有多高??



連你自己所提的問題~~你自己有答案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