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看到牆上貼的奶精檢測報告,我突然有點鼻酸,在這場毒奶風暴之中連這麼一個老伯開的早餐店都逃不過風波。
在中國東北乳牛牧場偷偷添加的有毒物質,卻影響到台北巷弄間的小小早餐店。
難道這就是全球化嗎?這就是有國際觀嗎?真是悲哀。
早上在7-11買了蘋果日報光A版就有5個業主自清的廣告,雖然我很相信這些大廠牌業者不是故意使用有毒原料,但是我對某些檢測報告不是很能相信。
例如:真鍋咖啡館-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檢測結果:三聚氫胺(未能檢出)
真鍋咖啡館
雀巢兒童奶粉3+DNA-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檢測結果:三聚氫胺(未能檢出)
雀巢
必勝客-黃CHEESE-台灣檢驗科技(SGS)臺北食品實驗室-檢測結果:三聚氫胺未檢出(<0.05ppm)註:該實驗方法之偵測極限為0.05ppm
必勝客
以上三種業者自清的檢驗報告,排除檢驗樣品與實際使用材料的變數我只選擇相信必勝客的檢驗報告。
因為「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並沒有告訴我它的最低偵測極限是多少,萬一他用的是最不靈光的儀器呢?所以他只能驗出2.5ppm?或是5ppm?10ppm?誰來告訴我!
反觀必勝客,它的檢測結果說明「該實驗方法之偵測極限為0.05ppm,檢測結果:三聚氫胺未檢出(<0.05ppm)」,這樣的報告才能讓我安心一點。
還有另一派說法是說:盛裝物品的容器也可能會釋出三聚氫胺。
那就趁著這次一起檢檢查呀!看看哪些包裝材料也有問題,一次處裡,長痛不如短痛!
雖然大官們說吃一點點不會怎樣,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米有戴奧辛,牡蠣有鎘污染,牛奶有三聚氫胺,青菜有農藥殘留,每種都說吃一點點不會怎樣,那到底要怎樣才會怎樣!
同步刊載自我的部落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