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膽以一個漸凍人家屬的過來人身份給點建議:1.基本上復健很重要,它不能改變漸凍人病症的事實,但確實可以延緩肌肉逐漸萎縮的時間,但之前醫生講過,也不能過於頻繁使用,有時候情況反而會加速變糟。忘了說,漸凍人協會會有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忙,在中後期能減緩病友的不適,建議可以找一下相關資訊。2.基本上心態很重要,我們都不是病友,無法理解那種腦子可以思考、但身體無法動彈的挫敗感,所以就個人的經驗來說,把你弟當平常人看待即可,就算是已經到了很後期,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時候,那時候照護者的心態更重要,但我猜這時期家人照護已經不足以處理,大多要送到療養中心,心理跟經濟上的Loading更大。3.基本上剩餘生命週期比你想像中久,樓主母親說3-5年是太過悲觀了,首先我不清楚你弟的年紀,但就我之前瞭解的資訊來說,漸凍人從發病到死亡台灣案例最長有超過20年的,3-5年或許是平均值,但到5年左右,基本上身體情況都已經非常不樂觀,大多數病友家屬不是經濟先崩就是心態先崩,看哪個來得比較早而已,我說一句不中聽的,如果3-5年就走還是比較輕鬆的。4.原則上近幾年我比較少關心漸凍症的發展,畢竟家人已經離世,它雖然是一種絕症,但並不代表未來幾年沒有突破性發展,至少當年我們是沒等到,存有一點希望會讓病友跟你家人心理會好過一點。最後,個人經歷了那一段之後,心理上的最大感受是那句大家可能都聽過的久病床前無孝子,生病的人對於照護的人是一種極大的負擔,即使感情再好都會在無止境的照護壓力下、跟患者逐漸無法使上力的肌肉一樣慢慢消失,所以還是要請你們在心理上多擔待一些,因為這是一場戰爭,而且贏的機率很低,但什麼時候認輸就看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