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所以使用乾濕分離或浴室較狹小不通風的還是要注意一下。cinnamon coffee wrote:你已經說出了氯含量過...(恕刪) 之前提過,上一代的生活環境跟我們差異可是很大的。你爸88歲不是洗88年的自來水吧!就算是也不能就說洗澡不用過濾,難道你會因為看到一個90幾歲的老煙槍就說抽煙無害嗎?而且以前的房子浴室比較大也比較通風,跟現在的房子設計可是差異很大,相信很多人家裡的浴室甚至沒有開窗。分享這些資料只是提醒大家有這樣的研究結果而已。用醫療級系統,這就是性價比的問題了。我確實願意每年多花幾千塊來防範氯氣的傷害,但幾萬甚至幾十萬,那就免了吧!哈哈平 wrote:我老子已經洗了88年...(恕刪)
以下這個實驗證實了,三鹵甲烷最大的危害不是飲用,而是沐浴時透過水蒸氣或皮膚吸入。沐浴10分鐘後,水蒸氣中的三鹵甲烷含量增加了約60倍,台灣自來水飲用標準是0.1mg/L,也就是100μg/l,比實驗中的5.8μg/l高多了。沐浴後三鹵甲烷在血液中的濃度約增加了18倍。內容摘要於:http://www.nature.com/jes/journal/v23/n1/abs/jes201280a.html
國內外政府處事態度真的差很多!國內的說詞如下:(擷取至行政院環保署網站)自來水中常見的影響健康物質之一是三鹵甲烷。三鹵甲烷對健康之影響,主要係針對氯仿而言,因為它是在飲用水中出現頻率最高且影響最大者。氯仿可使中樞神經系統衰退,並且還會影響到肝臟、腎臟之功能。三鹵甲烷對人體或動物均有不良影響,其中以致癌之影響為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胱癌。以我國總三鹵甲烷水質標準限值0.08毫克/公升而言,其終身致癌風險為10-5(即每人每天平均飲用二公升的水含0.08毫克/公升三鹵甲烷,連續喝七十年,大約每十萬人中將有一人可能罹患癌症)。只說明如果用喝的,需連續喝七十年,完全沒有提到沐浴洗澡時,對三鹵甲烷的吸收風險。也沒有提醒國人要注意防護。國外的就不同囉,例如加拿大的Nova Scotia省政府網站上,就會提醒國人注意沐浴和飲用時的風險和對孕婦的影響研究等,也建議國人最好要過濾後使用!更是提到會研究盡量減少三鹵甲烷的策略。相關內容網址:http://www.novascotia.ca/nse/water/thm.asp
看了這篇報告,還是不要飲用軟水比較保險!這篇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HEALTH RISKS FROM DRINKING DEMINERALISED WATER節錄結論:有足夠證據發現已確認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因為其水中缺乏鈣或鎂。許多研究表明,較高的水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從CVD猝死的風險。這種關係,已經在不同的研究設計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獨立描述,在不同的地區,不同人群,並在不同的時間執行。一致的流行病學觀察通過從屍檢,臨床和動物研究的數據支持。 生物合理性鎂的保護作用是巨大的。攝入低鎂也與運動神經元疾病的風險提高,妊娠病症(所謂的先兆子癇),嬰兒猝死及某些類型的癌症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軟水的攝入量,即低鈣水,與骨折的兒童風險較高,某些神經退化有關的疾病,早產分娩和出生時低重量和某些類型的癌症。 此外,水中的鈣可能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展。------------------------------------------------------------------------------而且除氯還是以末端除氯比較安全,否則依照細菌的滋生速度,全戶除氯後,管道內的水在無氯之下,難保細菌不會滋生!自來水加氯不就是因為評估後,加氯的好處大於三鹵甲烷帶來的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