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nan wrote:
改天再買安麗的試試,
以前買整組的安麗不銹鋼鍋經昨天用磁鐵吸,
也會被吸住,不知對人體是否會影響?
磁力與否
和
鋼材好壞
一
點
都
沒
有
關
係
拿磁力來說明,只是菜市場攤販的話術!
和油也是同樣的道理
牌子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好的牌子+打上 304 or 18-8 or 400系列的
我才會相信這是好的鋼材(食用級)。
其它阿力不達的牌子打上什麼鬼標示
我才不信咧!
P.S.
1.如果光靠磁力與否就可以判斷鋼材,那我看一堆檢驗室可以關門了!

2.直銷的東西,我才不信會有什麼好貨。一層層的上下線剝削後,我直的很懷疑,產品的品質(CP值)!
平安、健康最重要
剛好在廣播聽到某牌橄欖油品油師上節目來推廣
所以大概知道橄欖油這東西是怎樣區分
B是所謂的純橄欖油 或是"高級"橄欖油
A是冷壓初榨橄欖油
[知識] 橄欖油優劣等級知多少?
其中一段跟這位品油師說的蠻類似的
quote下來給你參考一下
==
很多人認為extra virgin橄欖油是用來涼拌的,而pure橄欖油是用來炒菜、煎、炸、烹調用,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早期台灣只進口pure橄欖油,不進口extra virgin橄欖油所以都教育消費者pure橄欖油熱化過炒炸不會變質,而extra virgin冷壓油高溫熱炒會變質只能用來涼拌不能用來炒菜,事實上extra virgin橄欖油的發煙點是"210度",而炒菜溫度約在100度~150度,麵包烘焙在160度~200度,除了氫化過的油脂,一般蔬菜油的發煙點約在150度,所以橄欖油反而是作菜過程中最不容易變質的油了。
==
(勘誤 冷壓初榨橄欖油發煙點並沒有到210度這麼高 一般網站說明只有到160度 重點還是你的烹調溫度)
高級橄欖油算是再精鍊過的油
養分不見了 只剩"油"
我個人是不會買這種"高級"油
就算是冷壓初榨的也不大想買
因為橄欖油的發煙點太低
跟我的烹調習慣一點都不符合
以東方人高溫煎煮炒炸的烹調習慣
橄欖油根本應付不了我的需求
食物都還沒下鍋烹調 油就瞬間劣化了
吃了還傷身體
建議你根據自己的烹調習慣去選擇適合的油品
而不是一昧的追求高貴的進口油品
附上食用油品發煙點給你參考
其實,你一直吃錯油!
前陣子還有人提出動物油比植物油更好的論述

主婦難為啊
順帶一提
我是用苦茶油

yangnan wrote:
10月份剛好朋友不約...(恕刪)
台糖是台灣分裝,條碼是471,所以不是原瓶原裝進口,此外他是第二榨橄欖油,就是將第一道榨完油的橄欖渣在去加熱或是用溶劑將油提煉出來,所以顏色較淡,較無味道。
另一罐寫第一道冷壓萃取,所以依包裝看,這罐比較好。
但話說回來,台灣人吃不慣第一道冷壓的橄欖油的,因為味道及辛辣的口感,所以市面上才一堆橄欖調和油或劣質橄欖油,就是要符合國人的口感啊,國人偏愛無味的大豆、芥花、葵花等種籽油,對於像橄欖、亞麻仁、椰子等帶有風味的油都不愛,因為不懂品嚐及習慣一種油來作全部的料理,要去學習用不同的油作不同的料理才是。
如果真的吃不慣橄欖,改用苦茶油吧,營養成份與橄欖類似,都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只是好的苦茶油價格也不輸橄欖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