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ird wrote:
會有非基改黃豆的存在.. 一定有其道理及原因.
國外非基改黃豆..大多是給動物吃的..是因為產量多..所以才給動物吃嗎
還是有其它原因呢...
如果基改黃豆長期吃沒問題 (有無醫學臨床證實??)..
為何會有非基改黃豆的存在
難道是有機店商家看到這塊的商機..所以強調非基改的價值嗎
你可以去查一下「黃金米」,這個基改出來十幾年了,一堆"環保人士"利用政商關係,硬是阻止其上市,理由說會影響健康、影響環境等等!要上市,可以,先做環評及各種測試。然後也做了很多的環評、測試,十幾年過去了,花了比研發出黃金米還要多出N倍的錢,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黃金米有礙環境及健康嗎?答案是,還不知道,要繼續做… 然後,近期在菲律賓,黃金米的上市,又受到很大的阻止,然而,當地很多人民一直缺乏維他命B群,這些環保人土…視而不見,只因為他們只相信他們的信仰,科學?不過就是個藉口吧了。
而事實上,在歐洲很多生物學家,已開始要求,需要對育種出來的新品種,做各種測試,因為基因的改變,也有可能將原本無毒的作物,變成有毒。
基改作物真的會影響環境,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
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找 Nature 2012, 487期, p362 這篇由中國發表在 Nature 期刊的研究:
標題:Widespread adoption of Bt cotton and insecticide decrease promotes biocontrol services(Bt基改棉花的廣植適應與殺蟲劑的減少使用趨使了生物性的控制)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7/n7407/full/nature11153.html)
(若沒有付費訂閱,應該只能看到摘要而已)。
簡單講就是,在種植 Bt 基改棉花後,因大量減少殺蟲劑(農藥)的使用,反而較其他種植非基改棉花,且使用大量農藥的地區,其生物多樣性更豐富了。(觀察時間長達十年)
不知那些反基改的衛道之人,對這這個研究有何看法?
有人說,育種是天然的!育種是人為性地加速天然的突變,但是突變還是突變在基因庫中的基因,追根究底,還是跟人為將某個基因轉入植物的基因體是一樣的結果。所以,稍懂得這些基本生物學知識的人,應該都能體認,所謂的育種,就是廣義的基改。
redbird wrote:
就在老媽..上個月在別的雜糧店..買了黑豆眼的非基改黃豆..顛覆了對非基改黃豆的認知..
有上網孤狗, 有些文章寫到.. 黑豆眼的黃豆是基改黃豆..
所以 現在已不知道要買哪一種了(恕刪)
可以說說,你是害怕基改黃豆的什麼嗎?
一、怕放進去的抗殺草劑蛋白酵素?
二、怕施作於基改黃豆的農藥(Basta)
三、不為什麼,就是不想吃基改黃豆
四、……
那你怕不怕吃益全香米呢?怕不怕吃有龍眼口味的芒果?
那如果我跟你說,在有機化學中,有香味的有機化合物,大都是具有苯環(俗稱烏龜殼)結構的有機化合物,而這類的化合物,常常具有致癌性時,那你還會像選擇基改黃豆一樣地看待上述的作物嗎?
有時人很矛盾…
601 wrote:
親戚家中有養羊與水鹿者,種植了一大片玉米,播的種子正是基因改良過的玉米,確實無噴灑任何農藥長的也很迅速,來不及割的就會結成玉米.那些玉米除了留作種之外是不吃的,起初我是不懂不應該浪費食物,叔叔才說這是基因改造過的玉米專供牲畜食用....
答案應該很清楚,現在很多農作物都是基因改造過的,基改沒有甚麼不好.只是它的原始目的是甚麼,很多是供人類食用的,那若是基改給牲畜食用的黃豆拿來給人用似乎是有點不妥吧!
基因改造的技術用到極致,確實是可以量身訂做。
就以你所提供的例子,可以利用基改技術,改良玉米中某種纖維素的含量,而這些纖維素對草食動物如羊、水鹿等,是大為可口及營養,但是對人類而已,可能就是難吃的要死,且可能消化不良。
基改有沒有風險?我想還是有一定的程度,就像藥物一樣,經過了好幾期的臨床試驗及一大堆的試驗,就一定沒有問題?只是現在很多人民,一來不瞭解基改的真正技術及風險,二來被媒體牽著走,結果大家一窩蜂的抵制,連帶政府也不敢有所作為。殊不知,其實很多身邊常吃、認為安全的各種育種作物,追其究底,也是基因改造出來,只在於天然及人為的差別而已。我倒認為,政府明確訂出遊戲規則,哪些類的基因可以轉殖,哪些類的基因不得使用於人類的食用上,規範基改作物或是基改的蛋白質如何完成毒性分析等等,這才是該有的作為。只是以目前的氛圍,只怕很難!也許要等到大家都沒東西吃,或是天災巨變,造成土地變質(例如鹽化)無法耕作時,才會想到這個基改的技術吧。
thespeed2.0 wrote:
基改為了克服病蟲害, 增加耕種次數, 增加品嘗的口感風味之類的改良, 就台灣的西瓜跟番茄種類幾乎是基改產品沒錯吧?
孟山都紀錄片中, 把黃豆或玉米的種子改良成可以抗除草劑噴灑, 收成時旁邊什麼植物都死光只留下作物
兩種都是基改, 也許台灣的農產品除了育種也有做像孟山都那樣的做法, 只是連農藥都能抵抗的作物給人吃或給牲畜吃是否有影響這是我比較好奇的
就我所知,蕃茄可以基改(我做過),但是西瓜的基改技術應該還沒有。
目前台灣還沒有開放基改作物的種植,所以台灣的西瓜及番茄的種類都是育種出來的。
孟山都的抗殺草劑原理是,在黃豆及玉米的基因庫中轉殖入一個可以分解殺草劑的酵素蛋白的基因(稱為 Bar 基因),並利用連續性表現的啟動子(也可以用專一性的啟動子,讓基改作物在生成種子的時期不表現 Bar基因),持續表現這個基因。只要植物吸收殺草劑,殺草劑就會被 Bar 酵素蛋白分解,所以基改作物不會死,但是週圍的雜草會死。
就我認知,基改作物本身放進去的Bar 基因,其所產生的酵素蛋白,本身並不會對人體或牲畜造成影響,況且黃豆或是玉米都是經過層層加工處理,酵素蛋白也很難有活性。所以吃基改黃豆並不會怎樣。
但是現在種植基改黃豆有個問題,就是農藥施用過量(過度)的問題。這是人為(人心貪婪)的道德問題,以及作物管理的不當,非基改黃豆本身的問題。
簡單講,上述的情形會是,人或牲畜吃了有問題,不是因為轉了 Bar 基因所造成,而是農藥過多殘留所致。
其實要不要用像孟山都的做法,我覺得也未必,Bar 是從其他物種來的,但是也可以從同種物種來,例如A水稻可以抗稻熱病,只要知道是哪些基因造成具有抗性,就可以利用基改技術,快速轉到口味好,受歡迎,但是不抗稻熱病B水稻。而同樣的基因轉移的方法,以往都是利用人為育種的方式,只是要能篩出可以接受的,只怕沒有五年十年做不出來。
至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那又是另一個話題,而且更複雜。不過,有興趣深入探討的人,也請記得,農夫種植作物,不管是用育種或是基改,本身就是一種為了人類糧食的經濟生產,一種區域性、封閉性的栽植,不是種來給蟲吃的。就算不用基改來抗蟲,農夫也會想辦法不讓蟲吃,所以不要跟我說,改種抗蟲基改作物後,蟲不吃作物,會影響生態甚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