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有沒有抹藥的支架,其再狹窄率差了10%喔(15%和5%)
若金錢能力還許可,且病患年紀還沒很大的話,看來還是要考慮有抹藥的支架
不像某人...人家用較貴的產品,就說銅臭味重
monicaleo wrote:
本身在導管室工作,因健保規定汽球撐完後再狹窄40percent,或者是內膜剝離達1.5cm,或者事在三大血管開口,或開過刀接的血管再狹窄或有氣球擴張後6個月內同位置再狹窄50percent就有幾付支架的錢,但通常是前兩項,外國文獻有提到若汽球撐完剝離後再放支架未來再狹窄率較高,因此有些醫師希望家屬直接自費放支架,不要氣球撐完為了就是癒後好一些,至於抹藥與非抹藥支架的差別就在再回堵率與價錢,有抹藥再狹窄率在5percent,沒抹藥再狹窄率在15PERCENT左右,還有很多打字太慢了
支架有無塗藥的利弊是很專業的
但就實務面而言
只是單純利益問題....
醫院.醫師.廠商三方共食這餅罷了
病人的部份在這些人眼中決不是第一優先
自費使用塗藥支架後再狹窄這部份問題
其實討論的不是太詳細...尤其是對一般大眾
一勞永逸的方式當然是CABG..在心肌未受損前..
可惜的是
當今醫療生態是
SOP..心內作過檢查抓到病人只要合健保給付規定
就進導管室作導管P一下,或放支架..
當病人的血管不能再劈再放支架時.....
就轉給外科善後..這樣癒後的病人你認為會好嗎?
抱歉有些離題了...
就單純以經濟層面考量〈醫院醫師廠商〉
金額越高代表....樓下有人要接嗎



若血管狹窄程度超過半徑之70%,則給付經皮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某些特定狀況可給付冠狀動脈支架:
1. 慢性全阻塞病灶
2. 主要血管開口病灶
3. 心肌梗塞12小時內之病灶
4. 血管氣球擴張後殘餘狹窄仍超過40%
5. B級以上之血管內膜剝離
所以若非特異病灶(1,2,3),一般都會先用氣球擴張,擴張後,
當下會再進行血管攝影,由醫師做連續的判斷。
若氣球擴張後有殘餘狹窄(稱之為recoil),或內膜剝離,(即上述4、5兩條)
則可申請健保支架(裸金屬支架)。
塗藥支架之給付標準亦同,但與裸金屬支架之價差需由病患自負(一支通常約6-7萬元)
只是健保局雖聲稱有上訴給付條件,
但通常事後(三個月後)都不給付,甚至放大核刪,反正人又不是賤保局在救的~~
abbott0821@hotmail.c wrote:
支架有無塗藥的利弊是很專業的
但就實務面而言
只是單純利益問題....
醫院.醫師.廠商三方共食這餅罷了
病人的部份在這些人眼中決不是第一優先
自費使用塗藥支架後再狹窄這部份問題
其實討論的不是太詳細...尤其是對一般大眾
一勞永逸的方式當然是CABG..在心肌未受損前..
可惜的是
當今醫療生態是
SOP..心內作過檢查抓到病人只要合健保給付規定
就進導管室作導管P一下,或放支架..
當病人的血管不能再劈再放支架時.....
就轉給外科善後..這樣癒後的病人你認為會好嗎?
所以你認為堵一個血管也應該做CABG嗎?尤其是不會影響存活期的血管?
CABG是大手術,同樣可以治好你要裝個支架一天搞定還是要開胸大手術半年才恢復
通常如果只有一兩個重要的血管堵住,裝支架遠比CABG安全
如果重要的血管阻塞很多根的話那醫生回直接丟你去外科,除非你拒絕開刀
支架的選擇是很專業的,現在還有可以被吸收的支架,和可塗藥的氣球
不一定都是錢的考慮
(當然有些不肖醫生會隨便裝支架,但你也不能一干子打翻一船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