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爸爸有第二型糖尿病,飲食上該注意什麼才能控制血糖的穩定呢?


善心人士阿良 wrote:
首先要告訴您,糖尿病...(恕刪)
----飲食作息的嚴格控制取代-----


這句話是很重要的,只是很少人可以達到囉~~
這就跟樓主老爸所說的--活得像人一點---是衝突的

病友應該要學習如何跟糖尿病和平相處,吃藥跟飲食控制要尋求一個平衡點。
醫院大多有衛教師
若是有飲食問題而看診時間問不完
可以請醫師轉介衛教師

若是病人不願忌口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命是自己的

自己都不顧還有誰能幫忙





好想放假

sun16888 wrote:
那要休息多久才能讓胰...(恕刪)


我朋友也算是一個例子吧
年紀輕輕就糖尿病發病,家族性遺傳的,但是是第二型
因為年紀輕,又鐵齒,所以一直控制不好
糖化血色素重7.x升到8.x-->9.x,最高到10.1
打了胰島素,有降到8.x,但是又回到9.x

其實還是歸咎於生活習慣太差
飲食不忌口、少運動、工作壓力又大
導致血糖控制不好
後來視網膜出現病變,才開始覺悟
開始少肉、少澱粉、多蔬果的飲食
每天持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假日甚至一小時以上
生活作息盡量正常,放鬆心情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持續半年左右,視網膜病變改善許多,連眼科醫師都很驚訝
新陳代謝科醫師也說胰島素也不用打了,藥量也減少三分之一左右
目前糖化血色素降到6.2,空腹血糖約90~100左右

其實糖尿病是一種生活疾病
醫師開給你藥只是被動的控制
重點還是在於病人有沒有心"主動"的去控制他
多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吧,改變飲食、多做運動
加油吧!






sun16888 wrote:
有打了幾年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能夠在讓細胞休息後也能停藥的例子嗎?


胰島素現在都是人工合成,與以前是動物性不同。
這方面可以請藥師與醫師解釋比較妥當。

一般口服降血糖藥的作用
1.幫助胰臟製造更多的胰島素。
2.增加身體的胰島素利用率。

注射胰島素主要是胰島素製造量不足或製造量足夠但身體卻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時。

糖尿病起因每人狀況不同

大多早期第二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安全減肥、戒菸及避免二手菸暴露等)來控制、甚至治癒糖尿病。不過定期追蹤很重要。

多吃多喝多尿容易疲倦大概都是中獎了。


伯爵紅茶 wrote:
現在都改成打長效人工...(恕刪)


個人不認同下面這段話而已,一休就不起是打胰島素最大的問題
伯爵紅茶 wrote:
直接打胰島素可以讓細胞休息


對於飲食無法節制,打胰島素卻可以按時按量打的2型患者而言,打胰島素算是不得不走的路

sun16888 wrote:
對於飲食無法節制,打胰島素卻可以按時按量打的2型患者而言,打胰島素算是不得不走的路


其實這是問過醫生與藥師的答案。

當然也許有些輕度糖尿患者可以在飲食控制下得到緩解不需要打針吃藥了。

不過定期追蹤與飯後睡前測試血糖值去作自我控制才是長久知道。

糖尿病定期追蹤是長期抗戰到死都要做的一直控制。

我岳父就是死硬派, 因為手術發現糖尿問題。

但是就是不喜歡忌口、菸酒、糖都不忌,只相信吃藥沒事。也強調自己有運動
但常常不明的皮膚癢自己還以為是過敏,其實都是糖尿病併發症。
血糖測試都非常不穩定一下140 到200多都有。

另一個親戚也是吃降血糖藥吃到後來是截肢洗腎、尿毒、多重器官衰竭而亡。後來才打針
主要還是發現太晚、血管、臟器已經受損。


我認識的醫生說法就是打長效胰島素 快速控制下來之後,器官得到休息與修復。
長效胰島素可以自行控制藥量依照每天測試的血糖值打合適的藥量。

一個親戚40歲健檢就是發現高血糖直接做這樣的處理,3個月從糖化指數12降到6 血糖360降回110附近。

不管用哪一種吃藥、打針、運動等方法用血糖機定期自我檢查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sun16888 wrote:
個人不認同下面這段話...(恕刪)


胰島素控制一直都是和藥物平行的治療方向。
只有口服降血糖藥失敗後,才會有只能用胰島素治療。
所以民間講的那種打胰島素會拿不掉的說法是錯的,基本問題是在於病人的糖尿病已經惡化到beta cell沒有功能,只能靠胰島素治療。

而且目前最新的觀念就是,在初診斷時先積極用胰島素治療2週,之後改回口服降血糖藥,這些病人比起初診斷時只給口服降血糖藥(兩者都同時進行生活習慣和飲食改變),在一年後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的比例比較低。目前這觀念認為說是先打胰島素可以讓beta cell休息。
人工胰島素是化學合成的,我爸說人體會排斥外來合成的物質,抗藥性遲早也會發生,所以一般有醫德的醫師還是會比較建議以調整飲食作息跟規律運動來穩定血糖比較實際,合成胰島素也不能太過依賴.
善心人士阿良 wrote:
人工胰島素是化學合成的,我爸說人體會排斥外來合成的物質,抗藥性遲早也會發生,所以一般有醫德的醫師還是會比較建議以調整飲食作息跟規律運動來穩定血糖比較實際,合成胰島素也不能太過依賴.



人工胰島素 其實分為很多種類 抗藥性主要是十幾年用豬牛的內臟提取的動物性胰島素。

10幾年前美國早就改用這種化學合成的人工胰島素藥物動力學。
可看下面的介紹
http://www.cth.org.tw/08mail/medi_mail15_02.html

胰島素抵抗(英文:Insulin resistanc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B0%E5%B3%B6%E7%B4%A0%E6%8A%B5%E6%8A%97

可以研讀一下吃藥的藥物動力與打針的藥物動力差異。如果能靠飲食與運動控制當然是好!
不過單靠運動飲食是不可能立刻降低血糖。

運動與藥物交叉輔助是比較完美的作法。



善心人士阿良 wrote:
人工胰島素是化學合成...(恕刪)


胰島素是人工合成沒錯,但是它和你體內胰島素結構是非常相似,抗藥性發生的機會很低。

而有醫德的醫師是不管用哪種治療方式,都會盡力把你血糖控制達標。不管美國糖尿病學會,台灣糖尿病學會,或是各國與糖尿病相關的專業組織,都把胰島素治療當做主流治療方式。連李登輝都打了三十多年胰島素活到九十多歲。難道這些糖尿病專科醫師和御醫都沒醫德。

一昧排斥胰島素的做法就跟清朝那些把火車視為毒蛇猛獸的鄉民一樣,都被跟不上時代的思想給困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