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710081 wrote:我是手拿啞鈴要測試 ...(恕刪) 我沒說用電流就能直接取得測量值我只是簡單描述他是怎麼取得公式裡面他要的東西電流就是體脂計的工具我也只是單純地想表明"沒人這樣用體脂計"衣服會影響值因為家用型體脂計並不能扣除衣服重這你不需要試驗了~因為我也玩過了我的結果是只相差不到0.5%只是我不知道你想要他到底精密到甚麼程度
never710081 wrote:事情是這樣的 之前...(恕刪) 這種消費型的體脂計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專業,更何況他是兩點式,量出來的體脂只有下半身的而已,你拿啞鈴牽扯的數值當然很多,你的肌肉各部分都會使用力量,這也會影響體脂測定。你上上下下重複量測,體脂數值也都會不一樣,你跳個幾下再去量又不一樣,這種體脂計叫做參考,請用"相對"與"平均"的方法去量測,他不是絕對。相對的意思是說,用同一台體脂計,你今天睡覺前22:00 量體脂25%,一個禮拜後你睡覺前22:00去量,體脂變成22%,所以你目前的體脂"相對"於上禮拜的體脂少了3%,而不是測量多少就是多少,你換了體脂計,一定又不一樣。平均的意思是說,你要在某個時間內(例如20分鐘),重複量3~5次,取平均值,這樣可以降低掉體脂計本身的誤差。我買的四點式體脂計,每天量的數值也都不一樣,我量完一個小時之後,再量一次體脂有時還會上升1%,那我不就要崩潰了,所以用"相對"與"平均的概念去量測體脂才能知道你的體脂變化,而且我量體脂的時候只穿一條內褲,避免身上的東西干擾量測結果。就算你是幾萬元的體脂計,也不會這麼準確,電阻測定體脂肪牽扯的變數太多了,肌肉量、血液循環、含水量都會影響。
市售體脂功能體重計當然都是用內建程式下去推算的阿怎麼可能腳踩著兩點就有辦法知道你『全身』詳細的脂肪分布呢?他的功能就是提供你數據做參考罷了還特地去加上身體以外的物品做『測試』基本上就已經不屬於內建程式設定的條件之內了出來的數據當然就不對了這跟被騙有啥關係有人會扛著啞鈴去量體重然後說『這體重計壞了我根本沒那麼重』嗎??
我才不相信什麼微弱電流通過體內,偵測體脂肪比例。簡單的方式,光是有沒有流汗,皮膚表面的導電值或阻抗值變化就很大了。不信?拿一台數位三用電表,開在歐母檔,兩首分別握兩個探棒,觀察電阻值的變化就知道了。最簡單的測是就是找兩個體重相當身材迥異的人,一個健美先生,身上脂肪很少都是肌肉,另外一個就是胖胖肚子一圈的,站上這個體脂肪計,看看量出來的數據就知道了!我覺得體重機算算BMI就算了,體脂肪,真的不用太認真,只不過是微電腦的晶片多了一套公式計算而已。頂多自己跟自己比較,看看上面的體脂肪數據的變化這樣比較有參考價值(其實就是看體重的變化,只不過換不同的單位而已)
BMI本身就是用算的用身高體重算google一下就知道他就是一個計算值體脂機大家也都告訴你是測電流當你拿著啞鈴當然體脂機就把那塊金屬當成你身體的一部份比例改變 結果當然有差要是沒差 你才要考慮是騙人的機器你應該不是理工科的吧?
突然多了好多人分享心得 實在足感心看來我也只好接受這個"只能參考"的數值了因為我一直以為體脂計標榜的功能,就是可以屏除外在的影響,準確量測體內的狀況看來多花了好幾張小朋友買一個"多功能"體重計...是蠻浪費錢的行為話說在請問各位大大 我這次買地的TANITA這個品牌 其實跟歐姆龍也都並列是大廠了會買它也是因為上網做過功課說醫療院所比較多使用 至於BC541只有機器上有四塊導電板如果說買歐姆龍的另外幾款體脂計,有可以增加手握感應的那種 會比較準確嗎??(噗 我就是不死心..)
小靚仔 wrote:BMI本身就是用算的...(恕刪) 我已經有用過塑膠袋裝著啞鈴上去測試過了 這樣應該不導電吧有穿衣服和沒穿衣服也測試過了 體重不同 測出來的體脂肪都不一樣說是小誤差也不是 誤差都蠻大的 全部的重量越重 它測出來體脂肪就越高 越輕則約低所以我才說什麼有微電流過身體是騙人的吧......babbit wrote: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恕刪) 穿拖鞋就沒辦法測了阿........
never710081 wrote:如果說買歐姆龍的另外幾款體脂計,有可以增加手握感應的那種 會比較準確嗎??...(恕刪) 至少這樣你就不能再拿啞鈴了... 總之因為是通電流量電阻,而電流跑的是最短路徑,手握就跑上半身,腳踩就跑下半身,手握加腳踩,大概就是兩個數字取公式(又是公式)下去做某種計算。準不準未可知,但量到的數字肯定不同就是了。比起這個,體內的含水量(剛睡醒或睡前)、喝水啦、排便啦,這些條件變動的話,量到的數字也是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