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醫事人員專業化,醫師訓練專科化的現代 我們的病患是受益還是受害者??

Braddom wrote:
討論這麼多真是無聊就...(恕刪)

很好,終於又有人將"道德"大帽子給戴出來了,準備看好戲了.呵呵.

Braddom wrote:
討論這麼多真是無聊就...(恕刪)


嘴砲誰都會....待我說來....

討論這麼多真是無聊

就我看來

政客的原罪就是沒有道德

因為政客之所以有收入 追根究柢

不是來自於努力付出 犧牲奉獻

而是來自於民眾的期待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民意

就不需要政客了

既然是來自於民眾的期待

那政客怎麼可以把高收入的手段

建立在民眾利益的追求 跟只會開空頭支票上呢?

這是違反政治人物的道德的

賣進口車賺很多

但是客人心甘情願的買

所以不需要討論賣車的有沒有道德

其餘行業以此類推

唯有納稅人的錢

是民眾付的最不甘情願的(要不然怎麼會有一對大戶逃漏稅??)

一個月八萬 工作400小時

就是比四萬 工作200小時的人爽

沒甚麼好說的

台灣要培養有道德的政治家

應該統一比照最低薪資領17880

誰還管你民代,立委,還是總統呢?

領多少錢 做多少事

領我想像中的很多錢 就要給我想像中很滿意的服務

其實大家才懶的管你層級有沒有分好

只希望"每一個"政客都能看到"全部"民眾的心聲

很難嗎?

我相信有道德的政客

一定會盡全力去達到每個民眾的要求

要培養有道德的政客

應該先訂定全國統一公務員領最低薪資17880
嘴砲誰都會....待我說來....

討論這麼多真是無聊

就我看來

政客的原罪就是沒有道德

->同意

因為政客之所以有收入 追根究柢

不是來自於努力付出 犧牲奉獻

而是來自於民眾的期待

->同意

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民意

就不需要政客了

->不同意 政客會說服民眾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去做民眾需要但不想去做的事

所以政客的存在民眾要負一定的責任


既然是來自於民眾的期待

那政客怎麼可以把高收入的手段

建立在民眾利益的追求 跟只會開空頭支票上呢?

政客的高收入 有嗎? 如果是帳面上的收入 我想應該不算是高收入

不過我不甚了解 所以也不能說什麼


這是違反政治人物的道德的

沒錯 台灣的社會 在升斗小民的眼裡 高收入通常伴隨著低道德良知

賣進口車賺很多

但是客人心甘情願的買

所以不需要討論賣車的有沒有道德

其餘行業以此類推

唯有納稅人的錢

是民眾付的最不甘情願的(要不然怎麼會有一對大戶逃漏稅??)

納稅是因為你有收入而且還超過一定程度 就要貢獻給國家

不然憑什麼念義務教育呢? 走在柏油路上? 讓一堆公務員幫你補辦身分證?

但是 今天即使我沒有任何收入 沒使用任何的政府設施 不須要公務員

我生病了 也是要付出醫藥費 就算有補助

也只是救急不救窮


一個月八萬 工作400小時

就是比四萬 工作200小時的人爽

沒甚麼好說的

台灣要培養有道德的政治家

應該統一比照最低薪資領17880

同意

誰還管你民代,立委,還是總統呢?

政客有階級 統一薪水是很難的

領多少錢 做多少事

領我想像中的很多錢 就要給我想像中很滿意的服務

其實大家才懶的管你層級有沒有分好

只希望"每一個"政客都能看到"全部"民眾的心聲

很難嗎?

我相信有道德的政客

一定會盡全力去達到每個民眾的要求

聽到心聲沒問題 達到要求不可能

要培養有道德的政客

應該先訂定全國統一公務員領最低薪資17880


我支持這個結論 讓公務員領最低薪資

但是要求所有的公務員都會全部的事情是不合裡的

民眾看病會希望醫生不要頭痛醫頭

但是不會去要求衛生所護士幫忙處理報稅的問題

歡迎討論!!
看來是我認真(+嘴砲)了...
反正討論到道德方面都是各說各話沒有一定的結果
但是如果回歸到最先的命題"醫事人員專業化, 醫師訓練專科化的現代 我們的病患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

我只能說, 分工精細本來就是時代的趨勢....
就像是你不能要求高中國文老師也教數學是一樣的
就像你不能要求一個音樂老師所有的樂器她都會使用自如是一樣的
就像一個心臟外科醫師你不能要求他幫你動腦外科的手術是一樣的

如果這不是趨勢, 為何全世界的醫療人員都在分科? 為什麼要有心臟專科期刊Heart或者是小兒專科期刊Pediatrics? 因為在醫學越來越進步跟專精的進展下, 沒有一個醫師能夠所有的專科都會....

每一個專科至少都要經過三年的專科訓練, 骨科或耳鼻喉科至少要五六年, 如果你要求一個醫師所有的專科都會, 也就是說他要等到五十幾歲才能將所有的專科走一遍, 更不用說一個內科裡面還分了心臟內科, 肝膽胃腸科, 腎臟科等等....

這也就是為何要落實轉診制度, 英國就是這樣的制度, 一個人生病, 你必須要先去看你的家庭醫學科家庭醫師, 由他經過詳細的問診跟理學檢查之後判斷你應該要轉診至哪一科比較適當, 然後拿著轉診單再去較大的醫院看診, 家庭醫學科醫師跟急診科醫師的訓練也是一樣規定年限裡面必須每個專科都要去學習, 台灣因為民眾累積的習慣, 幾乎都沒有經過這個轉診制度, 所以你要怪醫師沒有全盤看診嗎? 那請你下次生病, 先去掛家庭醫學科好嗎?

再轉回我所要闡述的, 樓主認為急診醫師沒有全盤考量? 我只能說, 因為在台灣看病太便宜了, 所以只要非門診看診時段, 大家不論大小病都一窩蜂擠進急診, 逼著急診醫師要在最短時間內下重要的醫療決策, 會怕嗎?? 那下次生病的時候, 請等到有門診的時間再去看家庭醫學科醫師或者你覺得你想看那一科的醫師吧!! 台灣大多數的民眾不是都是自己下判斷去看哪個專科的嗎?? 在美國, 一個急診要花掉你一千多塊美金, 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選擇有門診的時候再看門診, 台灣呢??

要叫台灣急診的醫師拿美國急診醫師三至十分之一的薪水, 然後看美國急診醫師三至十倍的病人....然後看著電視上政府大肆誇耀全民健保的好處....你去醫院隨便問一個醫護人員....誰不心寒??

-----------------------------------------
要鞭請慢鞭, 我是不會回了....

Braddom wrote:
嘴砲誰都會....待...(恕刪)

呵呵,看來最好的制度依照B大的論點就是共產制度的人民公社了,所有的人連薪水都不用了,一起獻身為人民服務,這可是無比的"道德"啊.
sorry,我來亂的.

天地玄黃 wrote:
呵呵,看來最好的制度依照B大的論點就是共產制度的人民公社了,所有的人連薪水都不用了,一起獻身為人民服務,這可是無比的"道德"啊.


可悲的是 如果你去街頭訪問

覺得醫生 公務員 政客 領太多薪水的人 一定多很多

只能夠允許自己高年收 低稅賦 (傳產 小吃 商業 金融 房仲)

台灣的社會下

希望自己領資本社會的薪水

讓"服務業" 領共產社會的薪水
B大所言差矣,是"老闆"們坐擁高收入,卻只要"員工"領最低薪資,不是只有服務業是這樣.
呵呵,好像離題很遠了.
我是醫師,我認為樓主觀察到的現象正是一般民眾的感受,也是現今醫界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而且可能會有惡化的現象,其原因在其健保制度的不良設計。醫師們的大老闆其實是全民健保,醫院是小老闆,醫師則是員工。不管是公立或私人財團醫院的經營走向,完全是根據健保走向而定,今天給付的規定改了,醫院就會要求醫師治療疾病的方法要隨之改變;分工越細,越方便大型醫院的經營,也因此一個病患如果不止一種疾病,有可能要去好幾科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健保的不良設計,就會造成病患「三長兩短」的就醫感受。若要有改善,健保制度肯定要全面檢討,如果沒有全面檢討,恐怕樓主的感受在將來只會越來越深,醫病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

以下文章的論述值得一看:
不良健保制度 造就了血汗醫院
http://doctorwebber.com/viewpoint_detail.php?id=47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