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朋友也有很嚴重、長期的偏頭痛
而且她是屬於冷底體質
我之前有上網幫她找資料
打成一篇 word 檔
也提供給樓主的媽媽看看 :)
偏頭痛和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會隨著女性週期而起伏。
這類頭痛與月經前後雌性激素濃度驟降和黃體素上升及異常的血小板聚集、血清素有關。
詳細的可能原因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可是貼在這邊會過於冗長
偏頭痛的原因及改善─較完整
簡而言之
血清素 下降 造成偏頭痛的閾值轉變
腦內啡 下降 使腦子對痛變得較為敏感
雌性素 下降 使得顱內的血管收縮搏動、三叉神經系統變得很敏感
黃體素 上升
中醫按辨症論治分三型
血虛、肝火上炎、血瘀
三種型的表現方式和症狀都不同
可以採用的藥方也不同
非藥物的治療
放鬆療法
腹式呼吸、泡熱水澡、冥想
正常的睡眠
適當的睡眠環境─在較暗的地方睡覺,有助於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
飲食
補充多含色氨酸的食物,因為色氨酸能合成血清素(幫助腦神經安定放鬆)、
褪黑激素(幫助睡眠)、少吃太寒的食物
色氨酸:香蕉、葵花子、牛奶、烤馬鈴薯、奶類、黃豆、苜蓿
褪黑激素:大麥、燕麥、甜玉米、米穀、香蕉、薑、蕃茄等。海帶、黃豆、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杏仁果、花生、酵母、麥芽、牛奶
色氨酸搭配單醣類一起食用的話效果會更好(單醣快速分解使胰島素上升,胰島素驅使其他氨基酸和體細胞結合,而使色氨酸進入腦中,可以幫助睡眠及分泌血清素、褪黑激素)
所以睡前可以喝一杯溫或熱的牛奶,可以搭配穀片、方糖或是加糖的可可粉、還可以配少量的堅果食用
運動習慣
做些著重呼吸訓練、 調息的運動(例如瑜伽、氣功),可幫助穩定自律神經系統、減緩焦慮、肌肉緊繃等症狀
補充營養品
維他命E 、B2(可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和持續的時間)、B6、鈣(能穩定神經)、
鎂(能調節血流和放鬆肌肉)、多喝水
熱敷與冰敷
冰、熱敷能減輕頭痛時的不適。熱敷袋放在頸部,或在前額放冰袋
穴道按摩
偏頭痛發作在後腦─可以適度按摩風池穴(後腦骨最下緣、頸椎兩側外),以及兩頸肌肉。
痛偏在前額─可以按摩太陽穴、合谷穴(將大拇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口,
大拇指的指尖處往下壓,就是合谷穴)
痛在頭頂─較難找到適當穴位,建議按摩頭皮。
偏頭痛與中風的關係
■2004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一篇研究指出,偏頭痛病人比較容易發生沒有症狀的腦部病變和中風。
其中,有預兆的男性偏頭痛病人,如果一個月發作1次以上,後大腦動脈中風的機率增加。
而女性偏頭痛病人不管有沒有預兆,只要一個月發作1次以上,後大腦動脈中風的機率增加。
■美國女性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發現,有預兆的偏頭痛女性和沒有預兆或
其他非偏頭痛的頭痛病人相比,中風機率較高,尤其低於55歲的女性,風險最大。
八珍湯
組成:人參或黨參、白朮、茯苓、當歸、熟地黃、芍藥各三錢 川芎二錢、甘草錢半、黑棗二錢 生薑三片
可另加味:枸杞三錢 補肝又增加口感,也可以加肉類或素雞燉服。
活用方法如下:
1.改善畏寒、手腳冰冷:加黃耆三錢,肉桂一錢或桂枝二錢,合成十全大補湯(高血壓者不宜)
2.豐胸:加蓮子三錢 (生理期後服用)
3.氣血兩虛脫髮:加黃耆三錢
4.白髮、抗衰老:加何首烏三錢 杜仲二錢 菟絲子二錢
第1步先將胃放鬆,也可將頭部壓力釋放
*上脘穴-位於肋骨三角縫的頂端往下一個指節處(突出來的橫向肌肉)
兩個中指對著上脘穴,先吸氣,吐氣時用雙手中指按壓上脘穴(按進去後停住,再用力吸氣,將肚子頂出)2至3秒後吐氣放手,重覆按二到三下。
*三經交會處-膽經,三焦經及大腸經,位於頸椎側面,由耳垂拉一條直線,約四指寬處,食指下方位置的橫向的筋,按進去上下揉動。
*胃經-頸部喉節的兩側,頭側一邊,用右手拍左側,輕輕地由上往下拍打,將經絡拍鬆,力道以聽得到聲音的輕拍為準(如果拍的時候想吐,拍到噁心感消失或發熱即可停止)
以上的3個步驟重覆2~3次!
*大椎穴-位於後頸椎,由頸部頂端凹洞處,往下找到第六個突出的位置,兩側即為大椎, 使用二隻大姆指朝下按壓
*風池穴-後腦髮際上面的凹穴,斜上45度角按壓,偏頭痛者以按壓疼痛的一邊為主。
*玉枕穴-完骨穴往上,人字縫交會處,點壓後揉動
*安眠穴-耳垂後方,三角形骨頭突出位置的下面一公分處,用大姆指往上45度按壓(勿揉)5-6秒放手。
*後腦髮際下方頸部動脈(偏頭痛時,抽痛的血管痛適用)
*紓解動脈壓力,在耳朵上方後面有條環繞耳朵的溝,用食指關節在耳後上下滑動,由靠近太陽穴處往下滑到玉枕穴,再往上滑動,適用緊縮型頭痛,眼壓,偏頭痛,搓完單邊的脖子肌肉整個放鬆掉
*風府穴-後腦杓沿脊椎而上的第一個凹洞處,斜上方頂上去(不要往內按)
*風池穴-刮痧常刮的肌肉上方的第一個凹洞處(在風府穴往旁邊一點點)常用吹風機吹可治療過敏性鼻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