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向Mobile01朋友們做一些H1N1資訊的澄清


ChongYie wrote:
我來回答吧,陳博士有可能告我,不過他不會贏。
原因是因為,

1. 他是公眾人物,有受公評之義務
(國光公司好像也是如此吧....)

2. 他好幾處發言有誤,我可以跟法官說根據發連續錯誤的發言,我認定他有刻意誤導大眾之實。
(如果他拿的出證明他所說的是有憑有據....不一定就是刻意誤導...更何況是不是刻意誤導...是法官決定..不是你!)

所以我就算罵他招搖撞騙,他也拿我莫可奈何

張中一


這麼有把握...那就祝福你吧....做人別太自信...
SWIMCAT wrote:
2. 他好幾處發言有誤,我可以跟法官說根據發連續錯誤的發言,我認定他有刻意誤導大眾之實。
(如果他拿的出證明他所說的是有憑有據....不一定就是刻意誤導...更何況是不是刻意誤導...是法官決定..不是你!)...那就...(恕刪)


可是陳博士的發言常常無憑無據啊!!

他之前大吹特吹角鯊烯是拿來防腐用的,結果一整個被人家踢爆他搞錯。
他犯過錯誤的地方可多了。您對陳博士講過啥大概一無所知吧,所以才會說「如果」他發言是有憑有據。我可是之前在我發第一篇文之前就去摸他的底了。我自然知道陳博士不可能「如果」有憑有據。陳博士是偽造證據在胡扯。

如果他是醫學博士,就不會犯這麼明顯的錯誤。如果他的專業沒有問題,那就是他發言刻意誤導。
何況就算他發言沒有刻意誤導,我批評他也是他必須承擔的苦果,法律對言論自由就是這麼定義的。
至少,理論上台灣的法律是這樣定義的啦。

至於您說我做人不要太自信,我忍不住要用笑傲江湖裡的話回您:
「恆山定逸蠻橫幾十年啦,你現在才知」

張中一

danieltwnz wrote:
那些打疫苗導致死亡的人如果中了H1N1大概也會免疫力不足而死吧?
...(恕刪)


意思是說 :
" 本來不一定會被感染的, 結果去打疫苗卻是自尋死路 ?! "

kib54385 wrote:
凡事沒有絕對,我只相信遵從自然法則才是萬物生存之道


醫學本來就是逆天行事,這不是只有西醫是這樣,中醫亦然,任何有人為力量企圖介入的東西都是違反自然.老兄站在制高點享受逆天科技的好處卻侃侃而談遵從自然法則,個人覺得是有點那個啦,有句話叫啥?得了xx還賣x,是這樣說麼XD?

遵從自然法則,現在大家烙賽就有機會烙死,簡簡單單一個盲腸炎就可以痛死,遵從自然法則的話我也沒機會在這發言啦,因為和那些遵從自然法則沒機會享受逆天科技的眾多古人一樣,我有非常大機會早應該遵從自然法則掛掉,因為已經超過自然法則下的平均壽命啦.
昨天疾管局公然撒了一個大謊~~更讓人覺得
講這句話嚇唬百姓接種疫苗~似乎存在某些陰謀~~

"得到H1N1的病例中~都是沒有接種疫苗的~"
但~問題是~新聞不是有撥出嗎??
傅達人~不是接種過疫苗~又中了H1N1的嗎??
莫非~他算是賽亞人~不列入統計數量囉~~
thomaslee2006 wrote:
昨天疾管局公然撒了一個大謊~~更讓人覺得
講這句話嚇唬百姓接種疫苗~似乎存在某些陰謀~~

"得到H1N1的病例中~都是沒有接種疫苗的~



不要造謠、不要說謊有這麼困難嗎?你爸媽沒教過你說謊是一件很要不得的事情嗎?尤其是涉及到人命關天的疫苗事件上。

你說昨天(2009/01/16)疾管局講:「得到H1N1的病例中~都是沒有接種疫苗的~」請問這真的是疾管局講的話嗎?還是你自己捏造的?

2009年1月16日疾管局的新聞稿,明明是針對37例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這是一個有資料可查的事實敘述,疾管局甚至同步公佈的相關的病例資料。但是說謊造謠的人,卻刻意扭曲造謠變成:「得到H1N1的病例中~都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你要不是中文閱讀有問題,連「感染h1n1的死亡病例」跟「得到h1n1的病例」,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都無法分辨,要不然就是你中文閱讀沒有問題而刻意造謠。
我很難想像現在任何有小學畢業的人,會無法分辨上面兩種是不同的東西,你卻硬要用疾管局沒說過的話來痛罵疾管局,這不是公然造謠嗎?

還疾管局公然撒了一個大謊是天大的陰謀勒~自己幻想並扭曲別人的話,最後又怪到別人身上,說別人公然說謊,你說謊造謠有這麼開心嗎?


疾管局2009年1月16日的新聞稿

指揮中心今日公佈國內第37例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是一名台北縣47歲男性有糖尿病、肺癌病史,據瞭解,該名患者並未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個案詳細病史已授權台北縣衛生局發佈新聞稿對外說明。另外,台北區兩名兄妹(各為7歲及5歲)均在去年11月13日施打第一劑H1N1新型流感疫苗後,未再施打第二劑,分別於1月10日與12日開始出現咳嗽、發燒症狀,13日雙雙因肺炎住院,並通報H1N1住院病例經檢驗確認為陽性。
依據疾管局最新疫情統計,目前37例H1N1新型流感死亡病例中,32例病患(86%)具潛在疾病病史,顯示過度肥胖及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均為 H1N1新型流感高危險族群,一旦感染H1N1新型流感即易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指揮中心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儘速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民眾若有家人為高危險族群亦應儘速接種疫苗,不但可避免自己受到感染,亦可防止將新型流感傳染給可能為新型流感高危險族群之家人。
根據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國小三年級以下兒童若僅接種一劑H1N1新型流感疫苗,只有3-5成的兒童在接種3週後具免疫力,若能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則有接近9成具免疫力。目前需接種兩劑的208萬名兒童,只有54%完成第一劑之接種,完成兩劑之接種者僅有23%。指揮中心籲請需接種兩劑者請儘速完成H1N1新型流感疫苗接種。
國內目前已接種554萬劑H1N1新型流感疫苗,疫情亦在校園開始接種後兩週急轉直下,顯示疫苗的有效性。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VICP)及司法相驗已完成審議之案件及疫苗疑似不良事件之監測分析,迄今均支持H1N1 新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民眾可安心接種疫苗。


herblee wrote:
劉小弟的死因.
官方當時的說法是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 JRA)
但是依照媒體所描述的 , 猜測是 DIC , 而不是 JRA
現在解剖後, 果然是 DIC ...(恕刪)

蘋果日報報導又有一例類似劉小弟疑似打國光新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也是打國光新流感疫苗之後出血死亡,醫師推論是免疫系統問題致凝血不全症候群:

「媽媽 我還有幾天可以活」少年打新流感疫苗後死於凝血不全 母泣訴兒遺言 2010年01月17日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綜合報導】又傳疑似打國光新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彰化縣一名十六歲陳姓少年,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施打疫苗,本月五日吐血送醫,醫師推論是免疫系統問題致凝血不全症候群,前天凌晨不治,前後歷經四十八天;陳母昨泣訴:「兒子最後一句話是『媽媽,我還有幾天可以活?』」HINI疫苗自救會召集人張耀中指出,少年與台中七歲的劉小弟都死於凝血不全,呼籲疾管局重視。(20100115)
疾管局怪自救會扯後腿

。。。

張耀中指出,該會將接獲的一百二十例個案資料送疾管局,不料該局前天竟退回名單,「認為我們扯他們後腿!」對此,施文儀說「基於尊重,應先取得自救會成員同意再通報。」不過,昨天再增一名感染新流感住院病例,疾管局另規劃下月一日起,在桃園、小港、松山和台中機場設新流感疫苗接種站,供返鄉台商接種。

少年疑打疫苗死亡事件簿
2009
11/27 接種新流感疫苗,12/01至阿里山梅園樓實習,打電話回家說覺得很累
2010
01/04 返家時被父親發現青春痘傷口血流不止
01/05 凌晨頭痛欲裂,至二林基督教醫院掛急診住院,醫院通報衛生局
01/06 檢查發現血小板過低,疑免疫系統出問題致凝血功能不全
01/07 轉至彰基醫院,出現腦出血、瞳孔放大
01/12 轉院至台中榮總,但腦部壞死出院返家
01/13 凌晨拔管往生

資料來源:(20100117) 蘋果日報
shng wrote:
【蘋果日報綜合報導】又傳疑似打國光新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彰化縣一名十六歲陳姓少年,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施打疫苗,本月五日吐血送醫,醫師推論是免疫系統問題致凝血不全症候群,前天凌晨不治,前後歷經四十八天;...(恕刪)


你們這些人啊,出來亂扯一通之前可不可以看一下自己POST的內容。
打完疫苗都四十八天了,才出事。這中間有多少可能性啊。

你們有沒有看過VICP的審議內容啊(有公布,不要跟我說都是黑箱作業),超過24小時才出現症狀,就很少歸類為疫苗造成的,因為如果是疫苗造成的應該很快就會發作。如果真的是疫苗導致凝血問題,怎麼會拖快兩個月才發作?凝雪有問題中間就會有很多症狀了。

更何況你們新聞都不POST完,那個新聞的後半部,連死者家屬都說他們也認為可能不是疫苗造成的,但還是希望政府或醫院告訴他們小孩子為何死掉的。你怎麼不POST出後面那一半?

你們這樣子連想一下都不肯,下次是不是打完疫苗後一年才死掉的,你們也要說是疫苗的問題?

套一句之前一個我認為不知所云網友的COMMENT,獨立思考一下有這麼難嗎?
ChongYie wrote:
你們有沒有看過VICP的審議內容啊(有公布,不要跟我說都是黑箱作業),超過24小時才出現症狀,就很少歸類為疫苗造成的...(恕刪)

打針吃藥引起的 "史蒂芬強森症候群" ...... 很多案例是好幾天後才開始有症狀
Steven-Johnson Syndrome
疫苗不是要四週才會產生免疫力嗎, 怎麼剛打疫苗, 疫情就會下降 ?

照推算應該是 隔離措施, 以及 口罩加洗手 為主要的改善因素.

爭功諉過, 標準的官員回應.


"""
2009 11/27 接種新流感疫苗,12/01至阿里山梅園樓實習,打電話回家說覺得很累
"""

四天就發病, 可能是急性過敏反應.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