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就大潤發,不用遮遮掩掩 大聲說出來吧好歹也是的大企業,都不會學學人家金車人家金車可是自己主動驗,自行公佈的就算是誤用,自己趕緊承認趕緊回收不就好了搞到後來商譽盡失..............那些理由拿來騙人太遷強了啦,想騙誰阿
唉 風波越演越烈 衛生署犯的錯就是沒考量到社會觀感..他以一般儀器偵測及線及香港訂的標準所以定了2.5PPM 如果他參考美國定一個50PPB 不管國內儀器驗的到驗不到 事情也不會鬧的這麼大了。一般實驗室使用液相層析法 (HPLC)的儀器檢驗,儀器極限值是2ppm,也就是「未檢出」也不代表沒有所以檢驗報告中的N.D. 不代表驗出值為0 而是代表檢驗值低於偵測極限。而且塑膠容器、包裝中也會溶出三聚氰胺,所以歐盟去年訂出容器釋出量不能超過三十ppm,所以三聚氰胺是有可能出現在生活中的,或許是原料,或許是容器。這個問題除了是食品衛生的問題,還加上了民眾觀感。
昨天msn問一個在大陸飲料業工作的朋友 ,有關三聚氰氨的新聞在大陸鬧得怎樣 ???結果~~朋友回答我說 ,根據酪農和集乳站的說法 ,三聚氰氨比較貴 ,所以其實加的是尿素 , 三聚氰氨只是尿素產生化學變化的副產品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不就還有未知的其它化學成份在裡面 ???這有可能嗎???我有幾個小問題~~~1.尿素比三聚氰氨便宜嗎???2.三聚氰氨是尿素產生化學變化的副產品 ,這是可信的嗎???3.有沒有在大陸的朋友們聽過這個說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