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學弟妹們,你們真的考慮好要進入醫學系了嗎?

Graco63 wrote:
醫療是怎麼論過失的呢....
舉證責任倒置....由醫療方提出....
刑法要怎麼認定過失呢....

一般民事心證的程度,祇須達到證據優勢(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
不須達到明晰可信(clear and convincing proof)
更不須達到無合理可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的程度....

但是刑事不同....刑事案件因為刑法謙抑性原則....
必須達到無合理可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簡單來說....原告的舉證必須讓法官認為幾乎100%的可能才會判有罪....
這是刑法的ABC....

舉證責任倒置時....
被告需要舉證到無合理可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嗎....
如果是....
那刑法謙抑性原則不見了....
變成....
被告可以證明60%我沒有罪....但是有40%沒辦法....
因為不是100%所以就判有罪....
也就是說40%的懷疑....就是有罪....
這是很不合理也不符刑法原則....

但是在醫療....
就是如此....
所以舉證責任倒置+無合理可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的舉證強度
= 有罪推定....
這是醫療面臨的問題....
要知道....
醫療要舉出無合理可疑(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的舉證強度有多困難....

...(恕刪)


哇....長知識~~太厲害了.....
來這棟樓除了看看醫療問題~~還可以增加法學常識呢~~~

不過這樣就有刑事敗訴(原告的舉證不達100%)但民事勝訴(不達100%但有證據優勢)兩者判決不同的機會產生??

CC1311 wrote:
所以台灣的健保制度才...(恕刪)



這位仁兄更強了
隨著醫學進步與資訊流通,許多手術現在看來沒那麼難了是吧

那你以後不幸有盲腸炎,你就自己一邊上網找資料一邊幫自己割盲腸
有什麼身體不舒服,你就問問網友或google一下,去買成藥吃
有什麼骨折內出血的,這種小手術你應該也可以在家自己DIY

敢說可要做到喔

kenhugh wrote:
醫師仍是社會地位高的...(恕刪)

醫師的培養歷程並非只著重於技術的要求,經驗學識及診斷,甚至是對病徵的直覺都是與時俱進的.醫師的體力及手的穩定雖然會隨年紀增長而退化,但是學問及經驗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強.這也是為何醫學中心中那些名聞遐邇的老教授為何仍是有那麼多病人願意指名求診的原因.把用腦工作的職業隨意以制式的退休年紀來限制?您真是外行人說外行話.更別說以後醫師新血不願意進入的四大科,將來老醫師想退休,恐怕衛生署長還要拜託他們為了"蒼生"不要輕言退休呢!
三年之內
會有很多不幸的事情發生
會有許多人因為"急診室人手不足"
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不要再說不爽做就不要做了
急診室是國家社會安全的一環
是人民遭遇緊急危難的依靠
內外婦兒急五大科的醫療品質
所牽扯到的社會層面很廣
當你需要用到.可是發現醫師真他媽的少的時候
就會覺得很抓狂

當你家人受傷到急診的時候
因為人手不足
醫師都在急救
而延誤了患者的治療的時候
是沒有人可以告的
當你在當下眼淚撲簌簌得流.急得跳腳的時候
看到該偌大的急診室只有兩個醫師當班.都在CPR
要想想..幾年前一個時段是有六位醫師在值的
現在如果有六位在那該有多好

不要想說你都用不到急診
用不到當然最好
我也希望我不會用到
但是我真的希望當我需要急診的時候
急診室裡面很多醫師護士在

醫療崩壞這詞兒太籠統
試想如果一整個台北市只有兩組消防隊
同時發生三起火警
是什麼狀況
就能理解了
而當幾位瀕死的人送到急診室需要急救
人力只有辦法處理一半的人
那就會有另一半的人遭遇不幸
怪誰呢?
怪醫師都不走急診?
不能再說不爽走就不要走了

cguwolfer wrote:
為什麼不提出解決方案呢??
唯有你們在體系內, 才知道到底什麼是需要改善的
我不相信醫生們自己不知道哪裡需要改善

我們局外人真的不知道
希望有人可以出來詳述, "全盤的詳述"...(恕刪)

你想的太美好了
真不知道應該說你不食人間煙火還是太天真?

每個體系都有自己的文化(一間公司、一個國家等)
每個體系之中一定都有其問題點在
問題在哪大家都知道,要怎麼改大家也都知道
但是要改就得要全部的人一起改(有時連周遭相關的體系都得改)
只憑一己之力能做什麼?
更何況文化改革已經是一種革命
相對於革命這種勞心勞力又可能被污名化的苦差事
何不轉去輕鬆的科別繼續做醫生?

或許你真的不懂那種『被現實擊潰』的感覺吧?
其實只要醫療去刑化(非去民,有醫療疏失一樣要賠, 現在要告醫生太容易了 , 因為業務過失致死或致殘是公訴罪 , 只要告由檢察官起訴 , 不需成本,易被濫用) , 就能燃起走重症科的熱情 , 因為願意走重症的人絕對不是最care income , 而是安全的工作環境 , 但 , 有可能嗎??????

tzchang wrote:
那就更直接一點, 台...(恕刪)

你的話說反了,應該是取消健保.保證醫師,醫院的病人量減少至少3成以上,馬上解決醫師護士工作負荷太重的問題,接著是診所內兒婦科醫師逐漸回流醫院,解決四大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想已經濟學的方式解決,請先了解市場經濟運作的方式,再多讀點書吧.
想以經濟供需原理來解決醫療重症問題也不是不可以

假設一台刀失敗要賠3000萬

若失敗率是1% 那就是其他99%成功的要收到3000萬才打平

換言之 一台刀要收30萬 但這有可能嗎

1%還是低估了失敗率

叫任何人去算國小四則運算100題

有人敢保證只錯一題?

就算開放外籍醫師執業 廣開大門 也沒有人要做啦

真的是做功德的才走大科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本生意沒人幹
Numbers have no respect for humans. They just are.
何不用保險的概念來cover高額賠償的問題?
健保局針對醫美/牙科/皮膚等低風險高報酬的科別支出扣除一定比例
來支付高風險的外科/婦產科/一旦有醫療糾紛所產生的相關費用與賠償?
當然細節還需要再多些考量..不過以這個方向來做應該是可以吧?

sanla wrote:
何不用保險的概念來cover高額賠償的問題?
健保局針對醫美/牙科/皮膚等低風險高報酬的科別支出扣除一定比例
來支付高風險的外科/婦產科/一旦有醫療糾紛所產生的相關費用與賠償?
當然細節還需要再多些考量..不過以這個方向來做應該是可以吧?


您說的很好
可是
重點來了
健保沒錢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